穿七零前,侯府嫡女搬空半座皇城(163)+番外
“而且秦家老两口有一句话说得没错,建业是正式工人,吃商品粮的,以后染染的日子也不用愁。”
可不管林卫国怎么说,沈文芳都坚决不同意。
“不行,就凭秦建业有这种难缠的父母,我就不可能答应。”
“你不知道公婆不好,染染嫁过去会受多少磋磨。”
但林卫国却有不同意见。
“这个还不简单?建业现在都进城了,以后他们若是结婚了,肯定留在城里生活,跟公婆接触得少,自然就能避免很多矛盾。”
虽然这话有点道理,但沈文芳还是一百个不乐意。
只是一时没想到怎么反驳。
林染见父母为这事斗嘴颇有些哭笑不得。
“爸妈,你们不是说我还小吗?现在说这事是不是还太早了?反正我近几年不想结婚。”
她还想去考大学呢,若是成功考上大学,可能结婚的事还要继续往后推。
“还不是你爸想把自己闺女往外推!”
说着沈文芳还狠狠瞪了林卫国一眼。
林卫国大呼冤枉,他刚刚那话只是实事求是,他也不想自己的宝贝女儿这么早就嫁人啊!
可沈文芳正在气头上,显然听不进去。
最后还是林老大弱弱来了句。
“爸妈,这日头不早了,是不是该去上工了?”
这下林家人也没功夫争辩了,除了受伤的林老三,其他人都急匆匆往工场赶。
与此同时,隔壁的郑家夫妻俩也在讨论秦建业。
“其实我觉得大丫能说给秦老二还挺好的,以后也能跟着进城吃商品粮,咱们就这样直接拒绝了是不是太可惜了?”
郑婶子越想越舍不得这门亲,毕竟之前就是她家盼望的。
郑会计却毫不在意。
“这有啥可惜的,我不是已经答应沈四姨的说亲了吗?”
郑婶子毫不掩饰脸上的嫌弃之色。
“可那又不是她家的儿子,只是侄子而已,家里还穷,又是农村的,跟秦老二根本没法比,难道真要把大丫嫁过去?我这心里实在是不甘心啊!”
“妇人之见,杨二林家虽然穷,但怎么说也是曹长征的侄子,咱们两家结亲了就相当于跟曹家成为亲戚,这以后对我们家肯定有好处。”
郑婶子不屑地撇撇嘴。
“不就是一个公社副主任嘛,咱们家都有县副主任这个后台了,还在乎曹家干嘛!”
郑会计听到这话顿时陷入沉默。
说实话,其实他也后悔了。
早知道贾家会找过来,他那天就不答应沈四姨了。
若是让贾家帮大丫找户人家,那肯定都是县城有头有脸的人家。
可是……
“我都答应了,现在突然反悔,怕是会得罪人吧?”
“这有啥!咱们只要抬出贾主任,量曹家不敢说什么。”
说这话的时候郑婶子难得露出一抹自得之色。
当初多亏了自己有先见之明。
要不是她把孩子换了,不说贾宝琴过了这么多年好日子,就是他们家也不可能跟县副主任搭上关系啊。
郑会计一想也是这个道理。
当下两人便开始商量该如何回绝掉沈四姨。
只是两人还没商量出个所以然,就被篱笆院外的不速之客给打断了。
第139章
处处埋怨别人
郑会计看着门外的三人疑惑询问:
“你们是?”
杨二林挠了挠头,笑得一脸憨厚,只是支支吾吾半天也没好意思自我介绍。
最后还是沈二姨笑着站出来打招呼。
“郑会计你好,我们是黄桥大队杨家的,之前托我小妹帮忙到你家说过亲,这不今天过来走礼的。”
说着她又将一旁的杨春山拽到跟前。
“这是我儿子春山,春山,还不快喊人!”
杨春山通红着一张脸,憋了半天,才终于喊出来。
“老丈人好!丈母娘好!”
喊完他就不自在地低下头,盯着自己黑布鞋上的补丁不敢见人了。
但这可把郑会计吓了一大跳,他连连摆手。
“这可使不得,使不得,八字都没一撇呢!”
说完夫妻俩对视一眼,显然没想到杨家人来得这样快。
能不快嘛!
那天沈四姨离开塔山大队后就直接骑车去了黄桥大队。
千叮咛万嘱咐,让沈二姨赶紧将这门亲事定下来。
要不是为了准备过门礼,他们昨天就要过来了。
沈二姨还不知道郑会计两口子想反悔呢,此时一脸殷切道:
“使得使得!左右以后都是一家人,我们今天就是来过礼的,正好两家坐下来一起商量一下结婚日期,这样我们家也好做准备。”
说完,杨家三口子三双眼睛眼巴巴看向郑会计夫妇。
郑会计见状连忙给郑婶子使了个眼色。
郑婶子这时才终于翻着白眼开口:
“商量什么亲事?你们可别在这胡说八道损害我家大丫的名声。”
杨家人顿时傻眼了。
沈二姨结结巴巴问:
“前两天我小妹不是过来说好了吗?就曹长征家的。”
“来是来了,但当时我们只是答应会考虑考虑,可没说同意啊,你们怎么还想强娶不成?”
说着她眼睛一棱,大有要干架的架势。
沈二姨的头摇成了拨浪鼓。
“不是,我们没有,但我小妹确实说你们点头了啊,不然也不可能让我们过来提亲。”
“那这事你得去问你小妹,反正我家没答应,正好你们在这,我也就直接明说了,我们两家不合适,你们还是去相看别家的姑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