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死对头跪下求我(14)+番外

作者: 辞丹凤 阅读记录

虽然对方没说过,但每次很快就输了以后暗自懊恼的模样,全都落在她眼里。

相处了一段时间以后,随着了解加深,她就发现了对方板正外皮下的真实性子。

一开始端着老古板的架子,一口一个在下,每一句话都是端方却疏离,只不过让他靠近点,就扯些男女有别之乎者也的大道理,十分无趣。

可相处过才知道,明明是个单纯天真,有时还有些孩子心性的率真少年。

极爱洁,容不得一点脏污,不爱喝茶更不爱饮酒,喜欢吃甜食,惹毛了一哄就好……

沈长乐此时已经相信了,对方和苏晓文那件事应该没关系。

她召人进府的初衷便是为了从江初月身上入手,看看能不能顺藤摸瓜,抓到大皇子和二皇子的小动作。

现在确定了对方只是个单纯写信作画谋生的书生,与京城这些人没什么牵扯,按理来说把人放走也是应当的。

但是想到对方就快要离开了,沈长乐心里有些微的不高兴。

但想到她的安排,到底还是忍下了。

江初月既然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且又胸藏诗书,腹有文墨,如此人才,不该埋没,合该留在长安城。

……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到了江初月离府的那天。

沈长乐没有露面,只是赐下一份薄礼,并派人把江初月送出城门。

半个月后又叫亲卫队的副手持自己的手书,往江南道走一趟。

前段时间的科举舞弊案已经被证实确有其事,涉事官员都被拉到了菜市场,落得个人头落地的下场。

考虑到上一次的科举有失公允,天子下令,特开制举,定于明年三月份。

沈长乐的这封手书就是替江初月摆平麻烦的。

从此以后,没人敢再仗势欺压他的老师,他也会如愿获得学官举荐。

……

江南道离京城不算太远,路上走了一个多月,江初月赶在老师生辰前十天到了家。

家中没人,他自己烧了锅热水洗澡,然后换了干净的衣裳出门。

绕过三条街道,就到了哥哥嫂子惯常摆摊的地方。

二人有一手好厨艺,靠卖吃食谋生。因为价格公道,用料实惠,为人热情,生意一向很好。

结果到了地方,他却没见到熟悉的摊子。

没有在家也没有出摊……

难道是出门了?

江初月只能先回家。

没等多久。

“初月回来了!”

是嫂子郑锦兰的声音,她先进的门,一眼就看到了小叔子。

“我今早才和你哥说来着,过几天就是冯先生的生辰,你肯定得回来。”

抱着女儿的哥哥江满月紧随其后。

“什么时候到家的,饿不饿,想吃什么哥去给你做。”

郑锦兰把女儿接过来,“还问什么,初月最爱吃你做的阳春面,赶紧下厨去。”

“别,嫂子,哥,不着急,你们刚回来,先坐下来歇会儿。”

他起身要去给兄嫂倒茶,却被郑锦兰拦住。

“不用你忙,你哥跟着我回了趟娘家,这才几步路,累不着他,你坐下先和丫丫玩会儿,一会儿饭就好了。”

“你嫂子说得对。”

江满月乐呵呵地洗手做饭去了。

江初月无奈,只能把侄女接过来,让她坐到自己腿上。

“丫丫,还记不记得小叔叔啊?”

小姑娘性子活泼外向,即使是面对生人也不怵,更别说自己原来最喜欢的小叔叔。

眼睛眨都不带眨的看着他,看着看着就咧嘴笑了。

“还记得你呢。”

郑锦兰看女儿这样就知道。

江初月也笑了,一把将小侄女抱起来,用脸去贴小姑娘的脸。

把小家伙逗得咯咯笑。

想起路上买的糕点,赶紧拿出来,递给嫂子一块儿,然后自己另拿一块掰成小块喂小侄女。

小丫丫看见糕点眼睛都亮了,小手挥舞起来,嘴里咿咿呀呀,吐出一个“吃”字。

把旁边的两位大人都逗笑了。

没过多久,面就好了,一家人没多少讲究,江初月把桌子支好,搬一个凳子过来,一边吃面,一边和兄嫂说话。

郑锦兰也拿出针线篓,趁这个时间给女儿做小衣裳。

而江满月则负责看着女儿。

“初月,你这一趟出远门可还顺利?”

“挺好的,吴少爷很照顾我,还给我介绍了好几个客人。”

江初月在外一向报喜不报忧,只捡着好事说,让兄嫂放心。

“那就好,挣多挣少都没事,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福气。”

“哥哥嫂子,你们呢,这段时间可好?”

“我们两个人守家在地的,能有什么不好?”

……

听着大人说话的小丫丫没多久就困了,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眼皮开始发沉。

几个大人就不说话了。

江满月把女儿横抱起来,一边轻轻的晃动,一边哼着不成曲调的歌。

没一会儿小姑娘就睡熟了。

江满月便把女儿放到夫妻俩的卧房床上,细心地用被褥围好才出来。

接下来几人再说话声音就轻了很多。

……

在家歇了一晚后,第二天一早,江初月就去拜见老师。

两家离得不远,没多会儿就到了。

冯先生将这唯一的徒弟当做半子,他来一向是用不着通报的,问过扫洒院子的婆子得知老师正在书房,就找了过去。

“老师。”

“初月回来了。”

冯先生见到爱徒很是高兴,关心了半天。

热络叙话过后,看着哪哪都好的徒弟,心中又是愤怒,又是自责,又是感动,又是骄傲,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