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死对头跪下求我(81)+番外

作者: 辞丹凤 阅读记录

男子上前几步,在与女子有一段距离的地方站定,率先躬身施礼问好。

“姑娘可还好?”

女子示意随从退下,然后扶着小丫鬟站起身,也施了一礼。

“多谢公子相救,小女不胜感激。公子来的及时,小女并未受到惊吓。”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我辈应该做的,姑娘没事就好。”男子温声细语,转而说起土匪,声音里带了些肃杀:

“这群土匪简直是太疯狂了,观他们言行,恐怕这黑风寨是此地为祸一方的存在。”

“在下欲寻到他们老巢,铲除恶霸。”

“公子高义。”女子赞了一声,却见对方面露难色,善解人意问道:“公子可是还有什么顾虑?”

男子犹豫了一下才道:“此地荒僻,人烟稀少,姑娘所带的随从有些单薄了,在下怕一离开,姑娘再遇到危险……”

他做事一向妥帖,依照他的性子,既碰上了,总要帮人帮到底,该是护送对方出了这片荒山才好。

女子一怔,这男人的赤诚之心倒是让她想起来记忆中的某个少年,也是这样一心为他人考虑的性子。

她心肠被轻轻触动了一下,唇角的笑意变得真实了不少。

“公子无需多虑,我的随从都有武艺傍身,若遇肖小之辈,还是能护住我的。”

男子看了看这有限的几人,却是放心不下。

没遇见还好,碰都碰上了,若对方真出了问题,就算与他无关,他心里也不得劲,就又多问了几句。

“不知姑娘是要往哪去?”为了避免自己追问这些不像好人,他不待女子回答,就先自报家门:“在下姓江名初月,是藏剑山庄的少庄主,此番是要回山庄参加武林大会,若姑娘与在下同路,不如结伴而行?”

“藏剑山庄江初月”这七个字甫一落入女子耳里,就像惊雷一样,勾起了她的回忆: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未央妹妹,你现在已平安回家,我也该走了。”

——“你记住,我叫江初月,藏剑山庄的江初月。”

记忆中的身影渐渐与此时的男子重合。

十年前那个热情阳光的少年郎,如今已是翩翩如玉公子了。

当年她五岁,他十五岁。

如今她十五岁,他该是二十五岁。

“竟是藏剑山庄的少庄主,久仰久仰。”

“我名褚乐央,从庐州而来,并非江湖人士,途径此地是因为自幼向往江湖儿女快意恩仇的故事,听闻武林大会即将召开,想赶去藏剑山庄见识一番,倒是巧了,遇上了少庄主。”

女子解释道。她本名沈长乐,褚乐央只是化名。

十年前,对方问她名姓,她就回了个虚假的“未央”,如今故人重逢,实不应该再造假身份欺瞒。

可想到她此番踏入江湖的目的……

仇人未除,真名不能现世。

罢了,相较于以“未央妹妹”的身份与对方相处,将对方卷入,不如做一个没有任何关系的褚乐央。

“褚姑娘,幸会幸会。”男子也就是江初月道:“既然褚姑娘要往藏剑山庄去,你我正好同行。”

对方的目的地竟然也是藏剑山庄,这倒是一种缘分,正好解了江初月的顾虑。

“这,不瞒江公子,我自幼体弱多病,侥幸长这么大,每天也是药不离手,你我同行,恐怕会误了公子您的归期。”沈长乐做足为对方考虑的样子。

她知道,对方绝不会因为她这么说就放弃同行的打算,只会更加坚定。

果然,江初月一听这话便道:“如此,褚姑娘更应该与在下同行了。”

“来者是客,姑娘要去藏剑山庄就是我藏剑山庄的贵客,我作为少庄主,怎能不顾及贵客安危?”

江初月作为江湖中人,深知武林人士有好有坏,有时候,武林人士做起恶来,比普通人更严重。

这样,他更不能放心褚姑娘带着几个随从就要往鱼龙混杂之地去了。

“也好,接下来承蒙江公子照顾,乐央先谢过了。”

沈长乐又施了一礼。

“褚姑娘无须多礼。”江初月温声道:“我一人孤身在路上形单影只,能与姑娘等人结伴,互相照料,也是一件幸事。”

商量好接下来同行之后,就是山匪的事了。

江初月道:“还得麻烦褚姑娘等我半天时间了。”他解释道:“我去会会这黑风寨的人,总不能留他们鱼肉乡里。”

“无妨。”褚乐央道,“公子是要行义举,长乐怎么会觉得麻烦。”

江初月把匪徒都绑上,逼问出黑风寨的位置和布防,就打算拎着一个匪徒前去。

却被沈长乐拦了下来。

“江公子且慢,据刚刚那土匪所说,黑风寨有百余青壮,公子纵使武艺高强,可双拳难敌四手,不如把我这些随从带上,让他们也出点力。”

“褚姑娘无需担心,在下可以的。”江初月道。

沈长乐:“乐央并非怀疑公子的能耐,只是咱们虽然有从匪徒那得来的情报,也不能完全确定这黑风寨的具体情况,多带些人保险一点。”

江初月道:“在下知道姑娘是一片好意,但这些人还要保护你,怎可我们都走了留你一人呢?”

沈长乐想了想道:“既如此,我们不如一起上山?届时我与丫鬟并一个随从躲在寨子外隐蔽处,等你们将寨子拿下再会和。”

“不妥。”江初月还待反驳。

褚乐央抢先道:“莫非公子嫌弃我是个累赘,做好事都不愿意带上我,若是这样,咱们也不必同行了,乐央自去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