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市井种田考科举(257)

作者: 春摇绿 阅读记录

约定好明儿一大早,城门开启,就一起出去打猎去。

孙家汉子拍着肩膀,“上次我遇到一窝野猪,两只大的带三只小的,一直犹豫着没敢找人去,现在遇到兄弟几个,明儿咱们就去给他们一锅端了,回来给婆娘改善伙食!”

“好!”

十几人说着,继续摆弄着城墙上的箭努。

张铁牛摸着床弩上的猛火油槽,眼睛比火把还亮:“有这利器,齐王的铁骑来了也得变烤猪!”

“这匠人手艺真是精湛,这样的武器之前从未见过。”

孙家汉子自然而然接腔:“那是自然,咱们...”

“嘘——”

赵大牛突然压低声音。众人瞬间紧张起来。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见一团黑影正缩在城墙根下。

“什么人!”

黑影吓了一大跳,慢慢抬起头,众人这才发现竟是王大花,怀里还紧紧搂着个陶罐。

“马齿苋馅的包子。”她把陶罐往一边的石头上放,“给、给守夜的......”

众人沉默,赵大牛下城墙去,将陶罐拿在手里,“多谢王婶,夜深了,回去歇着吧。”

王大花听到赵大牛这样叫她,浑浊的眼突然迸发出光亮,“哎哎”点头,坡着脚逃进黑暗之中,不见了踪影。

赵大牛利索回到城墙上,每个人分了个包子吃,他指了指王大花离开的方向,

“永和城先前差点被山匪给占了,还好老宋家的人脑子转得快,设计将山匪给引了出去,不然今日这永和城内住着的,就是杀人不眨眼的山匪了。”

张铁牛动作一顿,“和那位婶子有何干系。”

赵大牛道:“是她带山匪来的。”

空气突然一默。

赵大牛三两口将包子吃完,拍了拍手,“当时王大花被山匪抓住,威逼利诱,在那种情况下,也不能全然怪她,不过会遭村里人怨恨是真。”

“各有各的难处吧。”

如今王大花白日在城中乱转,遇到能吃的就收集起来,拿到集市上去换,渐渐的也有人和她搭话了。

她心中欣喜,也更为卖力。

经过山匪攻城那件事之后,她隔三差五就会送吃食来给守城的汉子,刚开始汉子们不收,王大花便不走,直到看到吃食被拿走,她才会离开。

见她并非目的不纯,久而久之,守城的汉子也不再拒绝,见她前来还会说上两句感谢。

到下半夜换值的时候,十几个汉子都回家去,有媳妇的回家征求媳妇同意明日出城打猎。崔家护卫则去与崔管家汇报,得到同意之后,汉子们笑得像个几百斤的胖子,各自去睡了,为明儿养好精神。

第二天第一大早,城门打开,村民三三两两结伴出城去了。

暖风送来灶房的香气,柳雪梅掀开蒸笼喊道:“有人来搭把手嘛。”

崔三小姐应声而去,裙裾扫过晾晒的葛布。晨光下三百个陶瓮正在发酵米酒,气泡升腾的碎响惊醒了睡在麦垛上的狸花猫。

看着蒸笼里白胖喜人的包子,还做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崔三姑娘亮着眼睛,“哇,雪姨,你的手艺真好!”

柳雪梅笑着将蒸笼拿下来,“那些个皮娃到了挑嘴的年纪,换些花样也好。”

她指了指其中几笼,“等会这些都给练武的汉子送去。”

崔三姑娘道,“我去送吧。”

朱秀儿进屋来,“你一个小姑娘,初来乍到不久。”她擦了擦汗,“若是想去,我陪你一块。”

崔三姑娘点头,只要能做些事就行。

俩人很快推着小板车出门,来到晒谷场,看到崔老夫人也站在晒谷场上,看自家孙子挽着裤腿子,跟稻香村汉子勾肩搭背地啃炊饼。

油渍在粗布衣上晕开深色花纹,爽朗的笑声传荡开来,恍惚间竟分不清谁才是世家子弟。

不过这样也好,下乡种地总好比在老宅的时候,整日游手好闲,事事不做。

看到这群年轻人活力四射的样子,崔老夫人欣慰笑了笑,一旁的伺候的贴身婆子道:“瞧着少爷们这样,心里高兴啊。”

崔老夫人拍她,“日后可不准再称什么少爷小姐的,统一叫做姐儿哥儿,入乡随俗。”

“是。”婆子笑着答。

“母亲!”崔三小姐将小板车放好跑过来,发间野菊沾满露水,“我和秀儿婶一起送吃食过来。”

崔老夫人笑着摸了摸崔三小姐的脑袋,“妍儿真棒!”

看着蹦蹦跳跳里来的崔三小姐,崔老夫人忽然想起昨夜老爷子说的话,这世道最金贵的不是绫罗绸缎,是能让三百户人家笑着分食一锅粥的本事。

就着霞光,崔老夫人舒了一口气。

这样的日子,再没有什么需求了。

另一边,崔老爷子散步到田埂边,捏着粒稻种对钱老汉等人瞪眼:“田内的水深度也有讲究,可不能就这么放。”

他袖口卷到肘间,裤腿沾满泥点,站在田埂边和一群老大粗大声嚷嚷,哪还有半分世家家主的模样。

一边的崔管家却笑容满面。

自从被迫离开居住多年的老宅,老爷脸上终日愁眉不展,好不容易鲜活起来了,他心里宽慰。

“您老一大早上就到这开始讲课,嗓子干没干。”宋大郎笑着递过陶罐,“昨儿新启封的黍米酒,尝尝?”

崔老爷子喉头一动,却见李村长提着竹篮晃过来,篮里油纸包着的卤猪耳红亮诱人。

几个老农盘腿坐在歪脖子树下,粗陶碗碰得叮当响,钱老汉道:“崔老哥,这垄沟怎么挖能防水泡根?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没摸清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