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种田考科举(262)
林老婆子瞬间板起脸,“一整天咋咋呼呼的,快将架子扶起来,不然不准去玩。”
宋知江等人玩心正盛,听到这话也先停下来将架子七摆八弄地放好,随后又跑着出去玩了。
朱秀儿摇着纺车打趣:“要我说书院就不该休沐,省得这群猢狲闹翻天。”
“可不是嘛。”隔壁的孙娘子搭话,“我家那皮猴子一整日都不着家,也不知道干啥去了。”
这般闹腾到申时,日头毒得像蘸了辣椒水的鞭子,抽得人皮肉发烫。
宋老汉拎着鱼篓推开院门,见柳雪梅正往门框上挂艾草,突然“咦”了声:“今儿怎的这般清净?”
柳雪梅抹了把颈间的汗:“许是抓鱼去了,昨儿文哥儿半夜还和我说,他们约好今儿抓鱼去。”
说着递过碗金银花茶,抬头就看见廊柱上不知被哪个皮猴子用灶灰画了只王八,八条腿歪歪扭扭支棱着。
她笑了一声,没太在意,继续忙活自己的事情。
永和城内的静谧一直持续到了下午,晒谷场上荡起些许凉风。
李村长摇着蒲扇听赵铁匠侃山,忽觉裤脚被扯了扯。低头见小孙女闪着眼睛道:“爷爷,狗娃哥说要带我看小溪里会发光的石头,我可以去嘛......”
会发光的石头?
许是哪个小子闲的。
李村长摆了摆手道:“去吧,早些回家吃饭,不准在外面胡闹。”
小孙女得到准许,开开心心跟着一群娃子跑远,还一边喊着:“可神奇了,会发光...”
李村长和钱老汉还在扇着扇子纳凉,笑着道:“小时候咱们也这样,可惜现在,老咯。”
几个老头聚在树下,聊起陈年往事,都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傍晚。
李村长慢悠悠回到家,家中的饭食已经备好了,正打算坐下,环顾四周,皱了眉开口:“怎么不见丫丫?”
“不知道跑哪去了,现在还没回来。”丫丫她娘端着盘子出来,放到桌子上,眼里也有些担忧。
李村长沉声:“去找找吧,丫丫平时很听话,不会乱跑的。”
“对了。”他补充道:“重点去溪边看看。”
李村长一出门,就和也出来寻孩子的宋老汉打了个照应,“你家孩子也没回去?”
宋老汉惊奇,“你也去找孩子的?”
孙娘子匆匆跑来,“看到我家大虎了没?”
几人对视一眼,立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要是一两个贪玩的孩子没回家,那还好说,若是娃子都不见了,那就是大事了。
有孩子的人家都出了门,看到李村长和宋老汉几家也在,心中不安,“你们家孩子也没回来吃饭吗?”
李村长面色一沉,当即敲响了城主府前的铜锣,永和城几十户人家的油灯全亮了。
“找孩子啊,孩子不见了!”
宋大郎着急将城内所有水潭子都逛了个遍,连根毛都没找到。
来到崔家门前,正巧看到崔三姑娘出门消食,上前开口问:“三姑娘可瞧见孩子们都去哪了?”
崔三小姐惊诧,看着这么多人都在找孩子,她突然想起晌午窗根下飘过的只言片语,“虎子说后山...有个会发光的洞...”
虎子他爹也寻到这来,闻言狠狠抽了自己两个嘴巴子,“都怪我,是我前几日和虎子说后山有个会发光的洞,我本想着说个稀奇,没想到他竟然当了真。”
“那后山,可是在城外啊!”
来寻孩子的大人闻言两眼一黑,太阳都快要落山了,一群孩子现在还在城外,外面一大堆豺狼虎豹,那危险程度......
人群中顿时有人哭起来,“儿啊!我的儿啊!!”
宋老汉沉声道,“我出城时也见过,西山往北有个溶洞,半夜会泛绿光,离永和城不远,事不宜迟,现在就去看看。”
“都抄家伙!”宋大郎劈手夺过巡夜人的铜锣,“汉子们都出城去寻人,举火把的走前头!”
黑夜的深山可不是那么容易进的,举着火把最起码能吓退一些野兽。
二十多个汉子组成临时小队,很快出城去了。
会路的虎子爹走在最前头,火光照见溪边歪倒的竹篓,半篓覆盆子洒在鹅卵石上,像泼了一地血珠子。
众人的心也随之揪紧。
“前面就快要到了。”虎子爹指着前方一处隐隐发出光亮的地界,“就是那。”
“嘘——”赵大牛突然压低声响。
只见幽蓝光里,十几个小身影正蹲在溶洞口,最前头
的谢承宇举着根莹白的兽骨,绿荧荧的磷火在他脸上明明灭灭。
“这肯定是龙骨。”虎子压低嗓门的欢呼,“我们找到龙骨啦!”
“龙你个大头鬼!”虎子爹暴喝如雷,惊得倒挂在树下的蝙蝠扑棱棱乱飞。孩子们僵着脖子转身,火把光里十几张花猫脸瞬间惨白。
丫丫突然“哇”地哭出声,手里攥着的发光石头滚到李村长脚边。李村长怒气冲冲将人扯过来,“真是胆大妄为,这乱葬岗的骨头也敢碰!”
“这是野猪骨。”崔老爷子捡起块胫骨就着火把细看,“经过长时间的埋没,已经快变成石头了。”
话没说完就被狼嚎掐断。宋大郎猛地将孩子们拢到身后,长刀出鞘的寒光惊散了水潭的萤火虫。
黑暗里亮起十几双幽绿的眼,此起彼伏的呜咽声催得人汗毛倒竖。
狼群来了!
所有人心中一紧,同时也庆幸还好早来一步,不然会发生什么,他们都不敢想。
“慢慢往后退。”李村长将火把插成圆圈,抖着手往地上撒驱兽粉,“莫跑!越跑狼越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