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普女万人迷,在线玛丽苏(23)+番外

作者: 关以宁 阅读记录

“知道啦。”不鼓掌不就行了吗?宋知音心想,自己真是花钱找罪受。

七点三十分,闻裴之出现了,穿一身藏蓝色的西装,领口的扣子开了两颗,要命的性感。

掌声如雷,灯光打在他俊秀的脸上,音乐响起,他带着听众来到他的王国。

大提琴音色低沉浑厚,小提琴琴声变换莫测,钢琴发出的声音,质感是一颗一颗的,像水晶一样剔透。

和乐团配合的天衣无缝,无数个四维空间叠加糅合,震撼人心。

是滴滴答答的小雨落下,潺潺的小溪从小木屋前淌过,蓝天白云,绿地群山,一粒种子,在泥土里萌芽。

是翻滚的麦浪沙沙作响,彩色的炊烟远远的飘荡,黄狗稚童,小巷人家,树叶纷纷扬扬,在最后的舞蹈

是日落了吗?在天上,还是在大海上?分不清楚了,天河倾倒了,数不尽的繁星唾手可得。

静静的,静静的,是婴儿的摇篮。

忽然之间,地动山摇,狂风在咆哮,野兽在嘶吼,惊涛骇浪,电闪雷鸣。

是开天辟地,还是毁天灭地。

重复,激进。激进,重复。

过程中他会不断的流汗,汗珠从额头大颗大颗的滚落,头发被打湿,一缕一缕的粘在一起,沉浸在音乐中的王,抱着他的琴,蓝色的花海中,幽寂,孤独的芬芳从他的手中的弦上散逸。

观众席掌声此起彼伏,不时有人高喊“bravo”。

宋知音呆呆的在音乐厅坐了两个小时,她的灵魂在音乐厅高高的穹顶之下飘荡了两个小时。

音乐会结束,闻裴之虽然很累,但是仍然敬业的保持微笑,优雅的退场。

助理将水递到他手边,他一口气干了半瓶。

“闻先生,闻先生能采访您一下吗……”休息室内隐约听到外面有人在吵闹。

喝完水,他拿起毛巾将脸上的汗擦干,“我记得没有采访预约。”

助理接过水,“是一个互联网门互网站的记者,我已经拒绝了,他一直守在外面不肯走。”

现在互联网门户网站用户众多,影响力隐约有超过传统纸媒的趋势,是很重要的宣发平台。

“闻先生,我等您一晚上了……”外面的人不依不饶,甚至冲破了门外两位安保的阻碍,

闻裴之抬头看了一眼,是个很年轻的小记者,一身狼狈不堪还在不屈不挠的努力,“闻先生,十分钟,就十分钟!”

助理赶紧把人拦下,厉声制止道,“你这是骚扰,我要报警了!”

闻裴之抬抬手,看了看表,他现在心情很好,“给你十分钟。”

安保闻言只好将人放了,助理不放心,警惕的站在一旁。

记者独自一人,只带来一支录音笔和一本笔记本,脖子上挂着一台照相机。

“闻先生您好,见到您特别激动。”记者很专业,尽管内心很激动,还是一板一眼的翻出笔记。

“您好,请坐。”闻裴之露出职业的微笑,很亲切。

“闻先生,时间有限,我们直接进入正题。”记者打开录音笔,“我看过您的资料,您这些年发展特别好,签约公司,灌录唱片,举办音乐会,出国深造,一步一步稳打稳扎,在这巨大的成功过程中您有没有迷失过?”

闻裴之稍作思索,“开始的时候,多少有点吧。那时候我还很年轻,面对突如其来的成功我当然很开心,会有膨胀和炫耀的心理,如果说迷失也算不上。但是密集的巡演很快让我意识到,获取奖项只是阶段性的荣誉,获奖了,然后呢?”

“我的曲目储备还是太少了,我当然可以一整年都只演一套曲目,可是这套曲目演完了,明年后年呢?我想我需要学习的还很多,我得不断扩充自己的曲目储备。”

“当然,我在国外深造的几年也并没有闭门造车,我每年都会灌录一张唱片,来做为我一年学习的总结,也会定期开一些巡演,检验自己的练习成果。”

“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在什么时候迷失过,相反的,我一直保持清醒,这使我得到了长足的进步,音乐家的演绎寿命是很长久的,不能只看眼前。”

记者认真的听着,不时赞许的点头,“我看您的许多采访,您都有提到,希望吸引更多年轻听众到音乐厅来,今天来看,您的听众都很年轻,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忧?”

闻裴之调整了一下坐姿,“总的来说,走进音乐厅的年轻人还是太少了,说起大提琴演奏大家就觉得很高深很难懂,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我希望可以改变大家这样的刻板印象。”

记者追问,“说起高深难懂,您觉得不懂大提琴的人也可以走进音乐厅欣赏您的音乐吗?她们能听的懂吗?还是完全是因为您的个人魅力才让她们跟风走进音乐厅呢?”

一连串的追问,闻裴之脸上没有丝毫不满,他沉吟一会儿,“从专业来讲,很难。但听众不是评委,也并不需要多专业。我觉得我的琴声是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国别与年龄,去带给人美的感受。感受美,为什么要设置门槛?”

和记者唇枪舌剑不是他的风格,被问及“女友”的话题,闻裴之打着太极,“现在每天一睁开眼就在不同的城市,哪里来的时间去找一个女朋友呢?”

继续聊了一会儿,记者意犹未尽,可是时间已经到了,他照列拍下两张照片做为插图。

“谢谢您能抽空接受采访。”记者感激的深深鞠了一躬。

经纪人将记者送走,外面听众已经等的不耐烦了。

签售秩序不错,一千多人的场,大家都自觉的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