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后和宿敌结婚了(191)

徐琳不由想到几日前在后窗捡到的一只蜡丸,是宫中除自己外另一个“天”发来的。

纸笺上朱印清晰,但宫中的“天”从不相互联络,蜡丸的位置也不对,让徐琳有些怀疑。但对方自爆身份是宝安公主,徐琳便又觉得可以理解了。

宝安公主是昭太子亲妹,地位尊贵,自然不会和其他细作一样经历严酷的受训,偶有不严谨之处也很正常。

徐琳打开纸笺,只见对方做好了周密的计划,决定在册封礼上刺杀李焕,需要两人相互配合。

她今日虽然做了准备,但还想再确认一下。

正想着,杨芙走到了徐琳面前。公主乌黑的鬓发上垂下金色丝绦,额心一枚金钿,她乌黑的眼中有哀婉质询之意,手上扇子不慎掉落在地。

徐琳立刻屈身捡起扇子,还给宝安公主,目光交接时,杨芙对她轻轻一颔首,是行动之意。

徐琳终于放下心。

杨芙走过去后,深深地吸了口气,想到她在仙游寺时,忽然收到了徐司簿的蜡丸。

先前与杨芙联络的南楚细作已全被剿灭,杨芙只当昭太子又派了新的人传递命令,展开蜡丸,徐司簿要她配合,在册封礼上刺杀李焕。

仙游寺一别,杨芙便一直后悔自己没对李焕动手,这一次再无法推脱,只是她从未行过刺杀之举,紧张难捱,喉中似有火燎一般。

这时杨芙想到了群青,为她而做了细作的群青。她在是如何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刺杀的?凭什么群青可以,而她做不到?

群青垂着眼,她的睫毛长而翘,在脸颊上落下蝶翅般的阴影。她脸上极度的静,仿佛这一切与她无干。

趴在窗外,狷素看看她,又看看陆华亭:“青娘子看起来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你确定今日会出事?会不会是耍我们的。”

陆华亭只是笑笑,向身后招手:“三郎,你过来,亲眼看着。”

此时宸明帝和皇后就位,内监尖细的嗓子宣了太子妃和燕王侧妃的册封旨意。

皇后给郑知意颁了印信和宝册,萧云如也步上前来,给盛装打扮的杨芙授侧妃印。

杨芙盯着燕王妃微微隆起的肚子,心下不忍,又有些说不出的刺痛和介怀。她心中决定了刺杀,就让她与李焕的生命,停在最喜庆的日子也不错……

萧云如却莫名停下来,打量了一下杨芙身边的李焕:“殿下今日怎么没有佩香囊?”@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李焕顿了顿,清清嗓子道:“忘记了。”

萧云如又打量了他一眼,没再说什么,行一礼后退到了偏殿。@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大宸皇族册封,也要饮合卺酒,图个好彩头。小内侍持盘而入,盘中放着酒壶和酒杯。

群青便见杨芙颤抖着将酒壶拿起来,伺机将指甲内的粉末洒在酒中,她手抖得太厉害,几乎有大半倒在了外面,李焕不由问:“怎么了?”

杨芙连话也说不出了,只是摇头。李焕便叫小内侍来,要素帕擦擦溢出的酒液,随后饮下这喜酒。

“殿下,”杨芙见李焕头晕,道,“心情激动,故而易醉。我们去屏后歇息。”

说罢赶忙将他扶坐在屏后的椅上。有一道人影与他们同时动作:徐琳悄无声息地离开,她行走之间,长而宽的衣袖擦过屏风,手指触摸着镂空屏风,抵在合适的位置。她向内看了一眼。

李焕瘫坐在椅上,撑着头不省人事。这个发疯一般爱着追逐着她的男人,马上将要死去了。杨芙面色惨白地望着他,又隔着屏风望向徐琳,眼中全是哀意。

徐琳可没有那么多哀意,她袖中机括微动,两枚银针透过屏风的空隙,像射碎西瓜一半,无情地射向燕王的太阳穴,直取燕王性命。

在这个瞬间,杨芙忽地叫道:“不要!”

她推开李焕,“李焕”也同时跳起,以至杨芙扑倒在地。银针击碎了桌案上茶盏,萧云如受惊而起,拔出侍卫宝剑,室内乱成一团。

徐琳脑袋一嗡,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分明是宝安公主相约刺杀,差一点便成功了,她这是在干什么?巨大的惊恐和失望笼罩下,她转身想要逃遁,身后却已有七个府兵,将她包围。

徐琳的脸色变得和纸一样白,望见群青引着太子走来,几乎不可置信,死死地盯着群青。

群青只向李玹行一礼,平静道:“尚宫局内的南楚细作,臣已找出,交给殿下。”

徐琳道:“臣在尚宫局数年,从未行差踏错,不过是质疑群典仪的宫籍有问题,竟使她如此报复。”

“徐司簿袖中应有针匣机括,若人赃并获,她还是不认,臣另有旁证。”群青向郑福呈上那根金箭和手抄纸,再由郑福转交给宸明帝。

“何物?”宸明帝望向那箭。

一旁的吕妃看见这两样东西,眉头微皱,迈着纤纤细步出来请罪:“圣人,这是当日臣妾负责秋狩时,射中使臣的那支箭。”

此事一直未破,宸明帝面上不虞:“怎么了?”

这个群青,竟如此莽撞,直接将这东西交由圣人,吕妃心底恨得牙痒痒,只得强笑道:“还不是臣妾宫中的蠢东西,急于奉迎圣意所想出来的主意:同一批狩箭,做了份量不同的箭杆。圣人和皇子的箭最重,此外官职越是低微,这箭杆子越轻,便越不容易射中大型的猎物,不会与圣人相争。”

群青不由佩服吕妃,金子这样做箭,不过是克扣为了箭里面那点足金。

宸明帝心中如何不懂,但听到吕妃这样说,竟然笑了两声,觉得吕妃为了讨好他,花费了不少心思,不想计较那几分欺瞒。吕妃道:“没抓到破坏秋狩的人,臣妾心中不安,审问宫人,终于从这箭杆中找到线索,当日暗中射箭的人就是徐司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