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后和宿敌结婚了(278)

总之那日之后,昌平公主还是答应了驸马出征。

有一日,杨芙的发钗掉落在下午的宴席间。宫中上灯时,群青提着一盏灯,推开两仪殿的门寻找。摇晃的灯,朦胧地照出桌案上的果子和酒。

殿中酒香弥漫,案后昌平公主的大袖流淌开来,整个人斜斜地趴在凌云翼身上,左手持杯,右手拽着驸马的衣领,以酒喂他。片刻后驸马似乎忍无可忍,他的手臂将她压向自己,眼中似乎只有她一人,推得桌案攲斜,随后两人一齐发现旁边有人,都呆住了。

群青大吃一惊,脚底似生了根一般挪不动,迅速吹熄灯笼,跪下小声告罪。

凌云翼脸色泛红,立时便想发作,案后昌平公主却拦住他,坐起身,素手拢了拢披散的长发,丝毫不见被触怒之色。群青第一次她如此容貌,像妖怪一般慑人。

她笑着望向群青,眼神流转,笑容宽和,倒一杯酒,摘一颗青梅投入酒中:“本宫问你,你可知在大楚,青梅酒是何寓意?”

群青道:“奴婢不知。”

“是祝贺平安之意。希望人也与青梅一般囫囵个儿地回来。”昌平公主面不改色地说,“北境刀剑无眼,方才本宫在给驸马践行呢。”

群青连忙应是。

“来,青青,这杯酒赏你了。去和十七娘玩吧。”昌平公主笑着将酒杯递给她。

群青手上生汗,攥着酒杯出来,一直走到有月光之处,还看见那颗青梅在清波里荡漾。

她回头看了一眼,见两名点靥的宫女含笑将厚重的殿门关闭,从此隔开了热烈与冰寒,甜蜜与背叛。

这一年冬,凌云翼便带兵驻守西北,这是他一直想要的。只是自此之后,与昌平公主分隔两地,直至他与李家暗中联手,以救驾为名扶代王,夺江山,昌平公主火烧代王,投江而亡。

算起来,践行之夜,的确是两人作为夫妻的最后一面。

昌平公主确实赌输了。按说凌云翼连亲子都能献祭,他应该原本就是只养不熟的狼。群青却又不知,他大权在握,为何会变成这个样子。

群青与陆华亭讲完,向那布衣僧人看去。他容颜凋敝,如一抔燃尽的灰,唯有拿酒杯的姿势,依稀可见记忆中那少年的样子,可是持杯的手,已出现颤抖的老态。

李焕给凌云翼赐酒:“朕登基不久,千头万绪。若非如此,不肯劳烦凌云爱卿,自己就去北境督战了。就算你不想去,朕也责令你将北戎军的弱点写出来,也好免得前线将士白白牺牲。”

凌云翼恭敬看了李焕一眼,只是沉默地接杯。

圣人下旨,其余人不敢不从。有品阶的近臣纷纷起身同饮一杯,皆劝说凌云翼出征。

群青摘下盘中青梅果,放进陆华亭酒杯中。

萧云如侧头看来,好奇道:“群爱卿,为何向酒中投掷青梅?”

“回皇后娘娘,青梅酒是祈求平安之意。希望人也如酒中青梅一般,囫囵归来。”群青的声音清凌凌地流淌在殿中,“臣与陆尚书,愿为凌云将军践行。”

众臣面面相觑,称奇道:“还有这层含义?从前闻所未闻。”

纷然议论中,群青感觉到凌云翼的视线看过来,带着她看不懂的言语,停留在她十九岁的侧脸上。

她身上已不是旧楚的宫装,而是大宸的官服。

祝贺声中,似乎是凌云翼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重重跪下,沙哑道:“承蒙圣人不弃,臣愿为前锋,领旨赴北境。”

李焕松了口气,四周顿时一片欢欣鼓舞。

就连歌舞伎的琵琶声也轻快了起来。

却又有人带着佩环叮咚随后伏地,似是鼓足了极大的勇气:“臣妾愿随驾前往北境。”

李焕见是杨芙,刚放松的神色立即凝住。

“贵妃不会武,去了能做什么?别闹了。”

群青感觉杨芙的眼神犹疑飘荡着,对上了她的,随后杨芙坚定地望向李焕:“臣妾……臣妾自知因旧楚公主的身份,即使有圣人宠爱,仍被宫中人奚落,不如去劝劝长姊,说不定于战局有利。”

“没有人敢奚落你。”李焕急道,“你明知杨仪是为报复,刀剑无眼,又有何劝降可能?你想要找死?”

杨芙道:“可是长姊的信发给了我,我已背叛了长姊,却躲在宫中连与她照面的勇气都没有,日后臣妾将如何自处?”

她说完后,满堂寂静。

杨芙梨花带雨的脸上却慢慢浮现出了一个笑容。

李焕对她,有迷恋、有宠爱,却唯独没有敬重。这却是头一次,她在李焕的眼神中看到了对她的尊重。

她得到了她想要的东西,死在昌平公主手上,兴许还留有身后之名,如此便不用在宫中忍受屈辱,也不必夹在大宸与楚国皇室之间为难。想到此处,她不由笑了起来。

“准。”李焕面色凝重,点了二人随行保护杨芙,“还请贵妃保重,朕愿在宫中点灯祈福,等你回来。”

第126章

宴席结束, 天黑得连掌灯都难见前路。

被陆华亭扶着,一脚踩进雪中,群青才意识到自己在席上多饮了几杯, 行走平地,如同行走波浪之上。

眼前两盏灯晃来晃去, 她猜, 是狷素他们迎出来了。她头很晕,想快步回房, 谁知一声脆响,随即喧哗吵闹声围了上来,都叫“小心”。

她站在原地, 低头一看, 裙角浸在水中。

“是谁把水缸摆在门口?这不是存心害人吗!”

“水缸不在门口,在角落!刚添了热水,醒酒汤温在里头。奴才们迎在这儿, 夫人斜着走,直奔着水缸去了。而且这水缸很厚,不是轻易能踢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