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系统来自2030[零零](134)+番外
俞妙则和南荣敏就是住在两人宿舍。
因为俞妙则的十五岁生日就是在集训期间,南荣敏也提前给她准备了生日礼物,是一副她以俞妙则为原型画的99个卡通小人画,特别卡哇伊,超级无敌可爱。
卡通小人有各种不同的可爱小表情,还给她换了学生装短发、可爱的双辫、青春靓丽的蓬松单辫、公主切、长发、垂在右肩的低马尾、丸子头等各种发型,还有不同的服装穿着打扮,99个卡通小人比一整套公主换装游戏还有丰富精彩。
俞妙则看得特别喜欢,这是她十五年来收过最喜欢的生日礼物了。
集训队里的女生不多,她们和隔壁宿舍的三个女生也逐渐熟悉下来。
领取到在海大饭堂使用的临时饭卡,她们都是在兰园饭堂吃饭,饭菜肉都好吃。
只不过集训队里的学习和考试都是快节奏生活,学生们每天的日程就是听老师讲题和刷题,但是训练强度和氛围比俞妙则在以前突破班的要大得多。
能进到国集的学生的学科天赋已经很接近了,想要在这群天才里面居于不败的地位,就要稳中求进。
俞妙则也会每天和其他同学讨论着今天做过的题目。
而在第一次考试时,竞争和淘汰就已经开始了。
第一轮选拔考试结束后就会将排名靠后的一部分学生淘汰,进入第二轮选拔考试后,距离深冬更近,学生们继续在昼长夜短的日子里拼搏学习着。
平时大家都是在第六教学楼上课和自习,然后在教学楼、兰园宿舍和兰园饭堂这不到一百米的范围内三点一线来回活动。
在第一轮集训结束后,隔壁宿舍的两个女生也离开了,只剩下来自上都的高三女生邱丽婷。
于是平时她们也会跟邱丽婷走在一起上课和吃饭。
到这个阶段只剩下二十多人,其中会产生5位学生参加IPhO。
往年的6-13名学生会出战APhO,但是因为今年不参加APhO,于是入选国家队的名额又少了一半。
今年的竞争程度也明显更加激烈。
十六七岁的青少年,兼之都是有天赋有才华的孩子,在这种全国竞赛的环境下更是不会轻易认输。
只不过从小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孩子也很纯粹,竞争是一回事,但平时在班上也还比较融洽。
经过前面的CMO和CPhO决赛,俞妙则和南荣敏就注定是集训队中最瞩目的存在。
跳级上来的学生,双修数物学科,且两个学科都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进入集训队,一轮考试的成绩更是很不错。
今年的集训队就有去年进入国家队获得金奖的学生,但这样的成绩比集训队中的二战学生都为之注目。
也绝对不会有人敢因为年龄而轻视她们。
只是有人背后讨论她们,觉得她们同时参加两个学科的集训,真的不会受到影响吗?
可是赛委会和老师都没有意见,其他学生有什么想法也就只能在心里憋着。
竞赛从来都是优胜劣汰的竞技场,只要有能力,并不会受到外因的影响。
在集训期间还安排过高校老师来进行讲座,尤其是在二轮选拔期间,又是一个升学热。
学生们也会悄悄讨论起自己选择的学校和专业。
俞妙则才知道,原来邱丽婷在高二的时候就已经通过生物竞赛保送到上都大学的生物科学专业,今年来参加物竞就纯粹是刷奖项。
在饭堂吃饭的时候,她们偶尔也会和男生那边聊聊天,毕竟说不定就是未来的同学。
只不过是南荣敏未来的同学比较多,俞妙则未来的同学一个都没有。
看起来这一届物竞生都不太热衷航天方向。
下午上完课从第六教学楼出来,外面又开始下起雪水。
俞妙则作为南方孩子,来到海市参加集训后才生平第一次见到下雪。
最初对下雪天的新奇过后,俞妙则就没那么喜欢雪天了。
每天还没到下课的时候,外面的天都黑了,她们踩着地上的软雪走到饭堂,才感觉外面呼啸的寒风逐渐停下来。
俞妙则和南荣敏、邱丽婷排着队打完饭,然后在靠近窗口的短桌坐下吃饭。
“又快要选拔考试了。”邱丽婷吃着卤鸡腿跟她们小声讨论起,“本来我是想冲一下今年的APhO的,现在IPhO也是没什么希望了。”
主要是在留下来的二十多个学生当中,既有去年的金牌,又有天才中的天才,衬得其他人都变成天菜了。
再加上进到国集的学生都
是保送名额到手了,在高手如云的国集,进不到国家队也不算太遗憾。
于是邱丽婷又问起她们升学的事,问她们是准备正常完成高中学业,还是进大学读预科。
俞妙则和南荣敏的升学目标都很一致,就决定明年二月进上都大学读预科班。
然后又提起下半年的安排。
南荣敏问她:“对了,妙妙,你下半年有什么安排吗?要不来海市玩吧。”
“也……好呀。”俞妙则想了想就点头。
算上国家集训队,她已经来过三次海市了。
但如果再加上漫游未来的两次经历,那就是五次。
可事实上她对海市的印象还是不太深。
只是因为这是南荣敏所在的城市,也是曾经的她在未来上大学的城市,所以她对海市就有一种天然的好感。
正好下半年肯定是有空的,那就去海市找南荣敏玩吧。
邱丽婷说羡慕她们,毕竟等到九月份她就要苦憋地上大学了。
还在辛辛苦苦准备高考的学生还期待着大学,羡慕着大学生的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