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学习系统来自2030[零零](137)+番外

作者: 梅兰塔 阅读记录

两场考试过后,学生们也并不敢慢下脚步。

到中期阶段,就有高校老师和去年国家队的学生过来给他们做讲座。

俞妙则也终于再次见到付秋然。

付秋然和另一个女生,应该就是来自海市的黄为灿,同另外四个男生一同过来。

等到讲座结束后,俞妙则就在门口等她。

“妙妙。”付秋然脚步轻快地走出来,跟俞妙则拥抱了一下,才笑着望向南荣敏,很自来熟地问道,“你是敏敏吧?”

南荣敏点头。

黄为灿就提着一个黑色单肩包出来,付秋然给她们介绍:“这是为灿,在S大计算机学院读电子信息专业。”

俞妙则眼前一亮,那不就跟南荣敏是同一个专业的吗?

“我和为灿姐认识。”南荣敏有些羞涩地轻笑着说。

“对,我跟敏敏很早就认识了。”黄为灿也道。

听她们这样说,俞妙则有些诧异,这里面还有她不知道的事呢!

看起来南荣敏跟黄为灿认识的时间还比她早。

不过这也很正常,南荣敏和黄为灿都是海市人,两人又都是从小就参加竞赛的苗子,肯定很早就在竞赛的时候便认识了。

于是在中午她们一同去饭堂吃饭时,俞妙则都和南荣敏牵着手。

第50章 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她们将成为今年奥赛……

数学国家集训队第一阶段的四场考试结束后,原本六十个学生只留下十五人。

俞妙则和南荣敏也进入第二阶段,争取进入国家队的六个名额。

这个时候大学已经开学了,集训队的学生们也在大学校园里学习,课间出来打水上洗手间也会看到楼下外面的大学生们在悠闲地走来走去,有时候也会有几分羡慕。

不过大家也都用不了多久了,最迟明年也都能上大学了。

集训队的第二阶段和前面的日程安排相似,除考试外的时间就是上课和学习。

四场考试,一共十二道题目,最后获得总成绩前六名的学生进入国家队。

春暖花开的季节,也是学习的好时光。

但是在第三次考试前,却有一个同学因生病而退出集训队。

第二阶段期间有学生退出后,并不会进行补录,所以接下来还是剩下的十四位学生参加选拔考试。

在这种换季的季节很容易生病感冒,吸取那个因重感冒发烧到住院的同学的教训,大家都做好预防感冒的措施。

然后继续完成最后几天的学习和考试。

虽然俞妙则对物理的爱好更强烈,但其实她一直都觉得自己的数学掌握程度更高。

而在闭幕式前就按照考试成绩公布最终进入数学奥赛国家队的名单。

俞妙则和南荣敏再次进入数学奥赛国家队。

今年的国家队成员和前几年相似,都是由两个女孩和四个男孩组成。

除她们两人外,另外四个男生当中,李寂和另一个男生同样也是海市的,另外两个男生则是其他省份的。

国家队成员名单在报纸和网络上双重公告,其他学科的国家队名单也在这段时间陆续出炉。

关于天才少女的话题也在满天飞舞着,从报纸到网络都在热烈讨论着;人们可能对竞赛一知半解,但对天才的追捧却永远不会消退。

俞妙则还在社群里看到过自己的话题楼。

自从国家队名单公示后,她曾经就读过的学校全部都挂上喜报庆祝,还有从前记者采访她的新闻稿也都集合起来。

网友会在心里自动美化她学奥数之前的经历;而在老师同学们的记忆中,也只保留着她是那个五年级就被保送初中,每次考试都能考到年级第一名的学生。

毕竟在五年级之前尽管她的学习并不很拔尖,但也算是很不错的成绩。

不过俞妙则也没有太多心思关注网上的消息。

接下来这几个月,她都忙碌于数学和物理的竞赛学习。

将出国参赛的护照和手续办理好,其次还有对她来说也没有什么难度的学考。

俞妙则在五月末回到荣城实验中学,便看到学校门口又挂上新的喜报横幅。

[热烈恭贺我校高一学生俞妙则进入数学国家队和物理国家队]

俞妙则站在门口欣赏一会,才进到学校。

她要准备即将到来的学考,回到学校后就到竞赛班旁边的自习教室学习。

学考的语数英三科是选择题+填空题的题型,其他

小科则是全部选择题。

俞妙则象征性地快速刷了一套题,确实也没什么难度。

自习教室里也有不少竞赛班的学生,就算原本不认识俞妙则的同学,现在也都认识她了。

晚上回到宿舍,舍友们才知道她回来了。

结果第二天早上,课间的时候就陆续有学生故意跑到自习教室外徘徊着,想要看看这个传说中的天才是怎么样的。

俞妙则对周围的环境很敏锐,每个课间都能感受到外面有很多学生在故意往教室里面搜寻张望着。

得知她回来的饶梦君和林淑也过来找她。

眼看着比她们年纪小的小妹妹都上大学了,让她们心里也焦急起来。

现在距离下一届奥赛还有四个月,饶梦君在准备着明年数竞比赛,林淑也憋着气想要冲刺明年的物竞。

饶梦君的数竞之路走得比较难。

在俞妙则漫游未来的时候,她记得她就见到2015年的饶梦君,大学毕业后的饶梦君已经成为新海联报的记者,她对这份工作似乎也很喜欢。

看起来饶梦君并没有通过竞赛保送大学,而且也读了一个和数学,甚至和理科没有任何关系的新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