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学习系统来自2030[零零](186)+番外

作者: 梅兰塔 阅读记录

同时已在宇宙中执行追踪任务的探测器传回最新获得的系外飞行器的数据。

此前系外飞行器已经再次擦过地球航行轨道线,并且出现再次加速航行的趋势,且在岩体燃烧过程中体积质量也出现减少的情况。

以目前的情况看来,很有可能系外飞行器将会在一年后抵达近地回归点,并且有15.78%的概率会直接撞上地球。

一年后,也正好是系统提到的系外飞行器第二次经过近地点的时间。

这个时间已经是比之前所预测的任何一个时间都要接近正确时间点了。

而15.78%的这个概率已经很高了,在很多人看来他们的最后期限也就是这个时间点。

如果不能在一年内完成拦截,那么地球很有可能会遭到撞击而陷入极大的危机。

作为与会最年轻的研究员,俞妙则对这次的任务轨道选定点做各组信息同步的工作汇报。

首先在天体模拟的结果看来,系外飞行器有很大概率会在一年后的2020年3月-6月这个时间段回归到近地位置,而他们所选定的任务点必然不能距离地球太近,否则爆炸后的陨石体也有可能会对地球造成极大的危害。

而从现在到明年的土-火-地三颗行星的运行路径位置和太阳的相对位置并没有太多连线点。

但是现在还有另一个对人类比较有利的情况,就是如果转而想要选择以火星作为太空盾牌,今年的十一月和十二月就是发射窗口期。

他们需要将航天器进行发射,运行到近火轨道的背面,而系外飞行器会从另一侧方向运行过来。

但是除了以火星作为盾体,其实在宇宙中还有三个定点位,可以作为备选的任务点。

地球的运行轨道和运行一周所需时间是确定的,其他行星的运行轨道和运行速度也是确定的,但系外飞行器的速度却是会变的。

他们并没有办法确定系外飞行器的加速程度,只能根据现有数据进行预测。

预测结果便是在这个时间点有高达78.72%的概率会从小行星带经过。

只不过这个时间点太赶了,也绝对没有任何容错的可能性。

完成工作汇报后,俞妙则就回到她的座位坐下,听见其他小组的负责人逐一上去汇报本阶段任务的完成结果。

之后又是连续两天的数据模拟结果,然后确定下来第一次发射将要执行拦截任务的航天器的时间。

和天文台那边确定下来,选定好适合的发射窗口期。

这次执行任务的运载火箭被命名为和平号系列,将会运载任务航天器进入太空定点。

等到火箭发射这天便是一个天气清朗的晚上,所有参与这项拦截任务的科研人员都紧张地在数据控制中心等待,看着火箭点火发射,推动航天器进入太空轨道内。

这次的发射任务紧要,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连续完成八次发射。

但是成功发射后才是最关键的,等到航天器被推进到预定轨道后,需要等到系外飞行器进入既定轨道后再进行任务拦截。

在这个时间段内,总指挥部这边也在根据太空上所有的探测器传回来的数据进行模拟分析。

只不过相比于航天基地里已经获得初步成功的喜悦,这边的大多数人都是愁眉不展的样子。

根据现在的情况看来,系外飞行器已经完成再一次加速,很有可能会在他们模拟预测的时间点之前进入小行星带。

而天文台那边也对这种情况表现出担忧。

航天器在太空中运行也需要时间以及消耗能量,并且到火星乃至木星那边的太阳能已经影响甚微,再加上从正面碰撞和从后面追击所产生的影响力可是大不相同的。

又或许系外飞行器已经将地球这边的情况传送回到对方的星球,而那个星球的智慧生物也在操控着飞行器避开人类的拦截。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么他们所面临的任务挑战将会是更加的严峻。

在第一枚执行任务的航天器抵达预定轨道后,被紧密追踪的系外飞行器已加速完全偏移火星位置地进入小行星带。

并且这颗系外飞行器直接冲着地球航行轨道的前方过来了。

地球还会沿着轨道继续往前面航行着,以两者的速度看来,撞击的概率将会上升到27.67%。

第一次拦截任务的失败,导致浓重的愁云就像死亡之雾一样缠绕在每个人的身上。

但是距离系外飞行器真的撞击过来还有时间,他们便立刻调整方案,指挥着在近地位置的两个航天器调整任务方向,向任务目标发起进攻。

同时正在空中执行任务的卫星和空间站都得到往同一方向进行回避的信号指令。

穿越火星轨道后,系外飞行器已经进入可观测的位置视角。

没有其他行星作为盾体,这次的撞击定点只能选择远地点,并且以钝角偏斜的撞击角度进行任务。

即使不能将已经在不断减小体积的系外飞行器彻底撞散,也能使它的运行轨道偏离原本会有很大可能撞击地球的轨道。

所有人都在严密关注着太空上的任务发展情况。

在浩瀚的宇宙中,无论是在无时无刻运行着的天体,还是磅礴浩瀚的星云,都渺小得如同沧海一粟。

无数人都在翘首以盼着,等待着决定命运的这一刻。

是拯救?还是毁灭?

都会在这一刻给出答案。

对于同样在地面上的很多还没有睡的人来说,无意间的抬头,就看见在远离月亮的天空一角,突然绽开一朵巨大的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