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色尤物,崩坏男主又幸福了(521)+番外
如果不是担忧护不住他的爱妻,魏景舟反而更怀念原先当纨绔的那些时日。
所以在小皇帝成年的第二日,魏景舟就麻溜地把朝政和兵权一股脑地交给了他。
连带着三个孩子都扔在了皇宫里,让年轻的皇帝直接升级当爹。
他自己顶着摄政王的名头,拐走了阮观南跟着他去浪迹天涯。
享受属于两人的漫长的富贵闲人的日子。
几十年过去,魏景舟这个摄政王早已淡出朝堂。
可在百姓心目中,他的威望却始终很高。
除了他的丰功伟绩以外,更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摄政王和摄政王妃之间,那让无数人艳羡的夫妻感情。
有不少普通老百姓受过两人的恩惠,在民间见到摄政王和王妃向来都是形影不离的。
而摄政王的地位可能比他们想象中还要低一些。
百姓们纳罕不止。
所以民间渐渐有了新的传闻。
摄政王妃有倾城之貌,摄政王恐爱妻遭人惦记,别说形影不离了。
睡觉怕是都得睁着一只眼。
不过这传闻真真假假,难以辨识。
但摄政王和王妃鹣鲽情深,恩爱不疑,这倒是所有人的共识。
两人每到一个地方,魏景舟都要率先在茶楼消磨半日。
说书人以两人为范本,编纂了不少夫妻情深的感人故事。
阮观南听的羞耻异常,偏偏魏景舟听的津津有味。
结束后,两人融入到了充满烟火气的吆喝声中。
魏景舟手持一把折扇,悠哉悠哉地跟在自家夫人身后。
时光的风霜在他眼角增添了一些痕迹。
但不管过去多少年,他身上那种郎艳独绝的少年意气始终不散。
看向前方女子的眼神,随着日月流逝,反而越显爱意浓稠。
仿佛要把她融入自身骨血中,直到天荒地老。
阮观南在一处小摊前停留,看中了一支雕刻有芙蓉花样式的簪子。
她扭头看向身后,笑意溢满眼角,扬声道:
“夫君,我想要这个。”
魏景舟眼睛里的笑更深,折扇一扬,豪气万千,“买!”
他伸手拿起这支簪子,抬手轻轻别在她柔顺的青丝间。
垂眸打量片刻,魏景舟眼神灼热的像是要把她烫化。
“我的卿卿,甚美。”
阮观南眼角余光好似看到了小摊老板打趣的眼神。
也不看其他样式了,拉着魏景舟的手就速速离开。
一路上,阮观南没好气地嗔了他好几眼。
魏景舟面上颇为一本正经,但眼底越发柔情似水。
看着很快投入到新鲜事物中的爱人,魏景舟满心柔肠都只为她一人牵挂。
女子笑颜如花。
跟在她身后的男子亦是如此。
魏景舟心中继续补充道:
他的卿卿,是变色龙,
是温暖人心的暖玉,
是护他安心的铠甲,
更是他魏景舟,永生永世的心尖至宝……
……
(完)
第418章 陆瑜番外
我的一生,可以用波澜壮阔来概括。
亦可用死寂如水来形容。
年轻时壮志满怀。
不负众望三元及第,成为风光无限的状元郎。
登科及第,跨马游街。
荣耀加身,惠及家族。
也算是完成了人生一大喜事。
而立之年,立足朝堂,位极人臣,成为当朝年纪最轻的一部尚书。
我呕心沥血,改革旧制,顶着所有权贵压力推行新政,让百姓能过上更富足的日子。
不惑之年,荣升文官之首,正一品丞相。
一力革除权贵间积弊已久的冗杂制度,继续为老百姓谋福祉,终得青史留名。
知命之年,人生已过了大半,不顾皇帝百般挽留,毅然辞官。
外出游历,猝不及防间偶遇旧友。
两人亦如往常般恩爱情深。
心里暗暗感慨,他乡遇故知,人生第二喜事啊……
回望来路,我心已是淡然。
可在偶然间听说,那两人又去了开福寺祈愿。
一生自诩清明正直的我,趁着黄昏人稀之际,搬着木梯爬上了香火鼎盛的姻缘树。
在万千红绸祈愿牌中,一寸一寸找寻着。
终于在燃尽不知多少根蜡烛后,终于找到了属于我的归处。
看着两块儿被红绳紧紧缠在一起的祈愿牌,我静默良久。
从袖子里取出了自己的‘夙愿’,小心翼翼地挂在靠近她的那一侧。
晚风拂过,单独的木牌偶尔轻触她的。
我隐在红绸间,怔愣许久。
就算是这样,心里也难得生出了一丝隐秘的欢喜。
透过绿叶和红绸间隙,我昂首看向清冷月光洒落的源头,心中不由得轻声祈愿:
只愿卿回顾,
圆我朝与暮。
夜风中,微风微拂。
满树木牌‘叮咚’碰撞,无数有情人的夙愿隐在飞舞的红绸间,等着夙愿达成的那一刻。
花甲之年,我于某年冬日重病卧床。
次年初春时节,我在床榻上,窥见探进窗格的枯枝抽芽换新绿。
我难得心情变得愉悦。
缓缓伸手探向那一抹绿色。
我总觉得,我离人生的第三大喜事,好似又近了一些……
卿若回顾,
可否圆我朝与暮呢?
绿叶抽条时节,崇明殿大学士、皇帝太师太傅、中枢丞相、太子太师太傅、尚书令、翰林院掌院学士,陆瑜,寿终正寝。
皇帝钦赐谥号:文正。
陆瑜一生担任无数官职,头衔长到需另起一页记载。
而伴侣一档记载,却仅仅只用了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