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喵除了躺平也略懂权谋(125)
皇帝往后仰了仰,靠在椅背上:“你的担心朕何尝不知,但平王犯上,隋永道是从犯,朕可以不动北河军,也可以不杀隋永道,但他却必须入京领罪。”
兵部尚书与大臣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人道:“臣有一策,或可为缓兵之计。”
皇帝看看他:“你说。”
“朝廷调动军队筹措粮草尚需时日,陛下可下旨撤去隋永道北河军统帅一职,并派钦差携圣旨前往洛州接管北河军,若隋永道肯依命回京便罢,即使他不依,我方也已准备周全,随时可派大军平叛。”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无不陷入深思。
降旨问罪自来有之,便是皇帝这些年也发旨问罪过不少外地官员,但那些大多是文官,便有少许武将,职位也不甚高,如隋永道这样的一军统帅还是头一个,更别说他犯的还是谋逆之罪。
有胆子谋逆的人,可没那么容易束手就擒,到时别说乖乖听话,只怕会立时杀了钦差泄愤。
大臣们私下互看一眼,谁都没有出声。
皇帝像是看出他们的犹豫,冷笑一声。
“这个法子不算良策,但也不妨一试,”他目注下首,“你们认为,朕该派谁当这个钦差?”
兵部尚书迟疑半晌:“平王谋逆失败的消息虽已封锁,但难保隋永道不会从别处得知,这趟差事凶险万分,非常人能够胜任,对于钦差人选还需仔细考量。”
“你这话说了等于没说。”皇帝嘲讽地笑笑,抬手一指,“也罢,你去。”
兵部尚书一愣,却见皇帝指的人不是他,而是一旁的封十二。
“你是林阳的关门弟子,他是我大昭最厉害的兵马大元帅,便是隋永道见了他,也得礼让三分。”皇帝对封十二道,“林阳虽已仙逝,但在军中余威犹在,你就替朕跑一趟,我倒要看看,北河军敢不敢对你无礼。”
皇帝一锤定音,宽敞的御书房中落针可闻。
众人悄悄抬眼窥探封十二的神情,却见这位十二皇子一如既往,脸上没有丝毫变化。
“儿臣领旨。”封十二道。
皇帝哈哈大笑:“这才是朕的好儿子。”
他唤来朝恩:“传旨礼部与宗正寺,即日起,册封十二皇子为瑞王,赏白银十万两,食邑八百户,良田六百顷,另将城外滴翠山下两百亩皇庄赐予瑞王,以作别院。”
这番册封来得十分突然,封十二是所有成年皇子中,至今不曾封王的一个,在场大臣还以为这辈子都看不到他封王,至少皇帝在时是这样,谁知皇帝说封就封,还大笔一挥给了这么多赏赐,这消息若传出去,不知会让多少人眼
红。
但在场众人没有一个羡慕,他们对皇帝册封的原因心知肚明。
所谓有命拿钱没命花,这位新封的瑞王能活多久,只有天晓得了。
第111章 乔迁之礼
封十二在宫中待了大半日才出来。
他回到皇子府所在的长街,还未进入街口就见地上洒满爆竹纸屑,红艳艳的碎纸铺了厚厚一层,如同下了一场殷红的雪。
马蹄踏着纸屑来到皇子府门前,封十二抬起头,门上换了一顶簇新的牌匾,上书“瑞王府”三个大字。
封十二望着那三个字静了半晌,笑笑,甩镫下马,将牵马绳交给门房。
皇子府的正院中,堆满大大小小的金漆彩绘木箱,箱子上扎着红绸缎,在明晃晃的日头底下甚是耀眼。
管家带着小厮们挨个清点物件,登簿造册之后,由一众侍卫将箱子搬去库房。
小年凑头看了眼礼单,笑道:“这么多红绸缎,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殿下娶亲呢。”
“哪儿那么多废话,”卫百川一脚踢在他屁股上,“搬你的箱子去。”
小年跳起来,拍拍屁股上的靴印:“头儿,刚才放鞭的时候你吃炮仗了?大好的喜事你凶什么,你看你,从礼部传话到现在,就没个好脸。”
卫百川抬起手臂,作势要抽他:“跟殿下出去一趟,长能耐了是吧?过来,让我揍你一顿试试。”
“别别别,”小年闪到一旁,一眼瞧见封十二进来,连忙高喊,“瑞王殿下到!”
封十二瞥他一眼。
卫百川一把将小年拽开:“滚一边儿去!”
他迎上前,左右看了眼,小声道:“殿下,刚才礼部派人过来传旨,说陛下册封您为瑞王?”
“嗯。”封十二轻点了下头。
“到底怎么回事?”卫百川比小年年长,又是侍卫统领,思虑更加周全,“自从殿下成年,陛下对给您封王之事一直只字不提,怎么这回突然起了兴致?还给了这么多赏赐?”
封十二走到一个箱子跟前,从里面拿起一只葵口托盏:“这套茶器不错。”
“是耀州窑今春送来的御贡。”卫百川看过礼单,记得托盏样式,“这上面的纹卉是工匠新想的花样,您看这鸟,还有这卷边的花叶,都是没见过的新样子。”
“把这套茶器拿去客房,”封十二道,“还有那箱笔墨纸砚。”
卫百川微怔:“那可是宣城的笔,澄心堂的纸,徽州的三十六锭套墨,还有新绛的澄泥砚。”
封十二转眼看他:“笔墨纸砚不就是拿给人用的?”
“殿下是要送人?”卫百川想了想他说的客房,如今府里只有一位客人,“殿下是想送给方姑娘?”
封十二握着那只托盏,手指摩挲了一下盏沿:“嗯。”
“这些可都是拿钱也买不着的稀罕物,”卫百川问,“殿下舍得?”
封十二将托盏放回箱子:“乔迁之礼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