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喵除了躺平也略懂权谋(132)
“你说得对,”封十二道,“老师临终前也说,他不后悔收下我这个弟子。”
提起故去的人,气氛变得格外沉寂。
方桐陪着封十二安静站了片刻,肚子发出“咕”的一声。
声音不大,却令人耳热。
她摸摸鼻尖,朝他瞥了眼:“殿下,你还没饿吗?”
封十二唇角一动,一丝轻浅的笑意从他眼底划过。
“饿了。”
话音刚落,就听方桐接话:“那还耽搁什么,走吧。”
她语气微软,带了一丝恳求。
封十二笑笑,把手递过去。
“前面是泥地,路面湿软,你拽着我的衣袖,以防跌倒。”
方桐依言抓住他的袖摆,跟着他在柳树林中七拐八绕,越走越深,越走越黑。
就在她怀疑封十二要把她拉去卖了的时候,眼前豁然一亮,一片璀璨灯海如画卷展开。
“到了。”封十二停下脚步。
方桐望着眼前的景象,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天上星河灿烂,水中灯火万千,一艘艘渔船飘在水上,清波荡漾,光彩辉映。
方桐从未来过垂柳桥一带,不知这里的夜景如此美好,宛如一片水上江南。
有船家看见他俩,热络地招呼:“公子,夫人,来我们这儿瞧瞧,有今晚刚打的黑鱼,还有几斤活虾。”
方桐听到对方的呼喊,微微一怔,就觉指间一空,封十二已将她手里攥着的袖摆抽走。
第117章 只剩一碗
一炷香后,两人找到了封十二说的那家渔船。
“两位客人来得不巧,”船船家笑道,“今日的槐叶冷淘只剩一碗了。”
封十二朝面摊上扫了眼:“这不还有一碗么?”
“那是我的。”从旁伸来一只手,将拌好的冷淘端走。
封十二转头:“林越?”
端碗那人一愣,借着灯火看清他的面容:“十二殿下?”
方桐站在一旁,心中一阵纳罕,今天到底什么日子,她和封十二不过出个门,先是遇见敬王封玉扬,这又遇见大理寺少卿林越。
她对林越印象不错,上回在逍遥楼,隋永道手下的郭印挑衅封十二,被林越抓回大理寺打了板子。
这人年纪轻轻能做大理寺少卿,又能不畏强权依法办事,足以令人欣赏。
林越今天穿了身官服,绯色的衣袍有些显而易见的褶皱,一张俊美的脸略显暗淡,眼下透着青影。
这一看就是刚下值,连衣裳都没换就来觅食。
方桐看着他,仿佛看到了以前加班的自己,眼中露出一丝同情。
她打量的视线引起林越的注意,林越朝她瞥了眼,不着痕迹地挑了下眉。
“这位是?”
“方桐。”封十二道,“我的好友。”
“咳。”林越呛了下,“殿下的,咳咳,好友?”
封十二不理他夸张的反应,示意方桐在竹凳上坐下。
“你下了值不回府,跑这儿来做什么?”他问林越。
林越将视线从方桐那边拽回来,看看手里的碗:“当然是吃饭,殿下来做什么?”
“自然也是吃饭。”封十二让船家把最后一碗冷淘送到方桐面前,“你先吃。”
“我分你一半?”方桐问。
“不用。”封十二道,“我可以吃别的。”
他说归说,脚下却未移动,两眼盯着林越。
林越笑笑,抱着面碗往怀里护了护。
“隔壁那家鱼片粥不错,”他伸手指指隔壁的渔船,“这附近还有一家的鱼脍,格外新鲜,比起逍遥楼的干炸鳜鱼也不差什么。”
“既如此,劳烦林少卿带路,”封十二道,“陪我找一下那家鱼脍在哪儿。”
林越“啊”了声:“不必吧,那家鱼脍远近闻名,殿下一问便知。”
“我出门少,不识路。”封十二道,“还请林少卿帮忙。”
林越苦笑:“十二殿下,我从昨晚忙到现在,不过就想吃碗冷淘。”
“你可以带上它,边走边吃 。”
林越见封十二坚持,摇摇头,长叹一声,从桌上抽了一双筷子拿在手上:“好,我就舍命陪君子。”
封十二转向方桐:“你在这儿等我,附近有侍卫在,不必担心。”
方桐乖乖点了点头。
她看得出,封十二叫走林越并不是为了吃,这二人刚才打了好一阵眉眼官司,她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
目送林越与封十二走开,方桐回过头,专心致志吃起了冷淘。
槐叶冷淘顾名思义,用槐叶汁与面粉和成,每根面条碧绿可爱,拌上香油酱醋,入口滑爽筋道,沁凉如雪。
方桐在外走了一阵,早就饿了,三两下吃完冷淘,心满意足放下筷子。
船家送来一杯麦茶:“姑娘,吃了凉的,喝点温的暖暖胃。”
方桐笑着接过,就听水上传来一片歌声。
一艘画舫缓缓划过水面,船上雕梁画栋,红烛高燃。
悠扬的歌声随风上岸,一群彩衣女子在画舫中踏歌而舞,富丽堂皇的船舷两侧亦有不少男女饮酒说笑。
方桐仔细看了两眼,猜测这应是哪家花楼的画舫。
“我就说晚上来这儿能饱眼福,”邻桌的食客与同伴笑语,“你们看,芙蓉院的画舫又下水了。”
方桐听见“芙蓉院”三个字,竖起耳朵。
临水县有个芙蓉院,京城居然也有,这两家是什么关系?
她仔细听了半晌,只听邻桌议论芙蓉院哪个长得最俏,哪个的琴弹得最好,又有哪个最会哄人。
听来听去皆无青鸾和红绡的名字,方桐回首望向画舫消失之处,船上人影幢幢,辨不出是否有她认得的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