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喵除了躺平也略懂权谋(16)
封十二在门内看着它,微一挑眉。
这猫的确有几分灵性。
它明明可以从草丛中溜走,却偏偏如人一般,顺着石子小径转上游廊,沿着游廊往外走。
封十二轻敲门框:“跟着它,别让它走丢了。”
外面传来一声轻应,一名侍卫跟了上去。
方桐在前面溜溜达达,浑然不觉身后多了位保镖。
她初来乍到,看什么都新鲜,虽说这里的建筑与她以前见过的古代建筑没太大差别,但这里住着活生生的人。
侍卫、仆役,或老或少,有男有女,他们个个行色从容不疾不徐,一看便是训练有素的样子。
方桐这个院子逛逛,那个院子走走,听见有人说话便过去凑热闹。
她身为一只猫,连偷听也听得光明正大,小半日下来,和府中好些人都混了个脸熟,她还遇到了小年,最早叫她“小神仙”的那名侍卫。
她听着小年对别人讲述自己的丰功伟绩,盯着他手里的鱼干,有心骗来尝尝,又不想在众人眼前显得太谄媚,堕了小神仙的威名。
毕竟出门在外,人设还是得维持住。
正犹豫间,小年从油纸包里捏了块鱼干送到她嘴边。
“小神仙,尝尝这鱼,”小年哄劝道,“我刚买的,还热乎着。”
方桐嗅嗅扑鼻而来的肉香。
鱼干外壳炸得金黄焦脆,断掉的尾巴根部露出一截雪白的鱼肉,光看着就好吃。
最妙的是,鱼干上没撒调料,就算吃了也不怕拉肚子。
方桐矜持地张嘴,一口咬住鱼干,冲小年点点头。
小年嘿嘿直乐,正想摸她一把,方桐身子一扭,转身走了。
她不是不许别人摸,但他手上有油,摸脏了毛,她自己可不想舔。
方桐跑到没人的凉亭,蹲在椅子上将鱼干咔嚓咔嚓啃了个干净。
真是无上美味!
她舔唇抹嘴,长舒一口气。
从穿来到现在,她除了羊奶就只吃过腥臭的鳝糊,这还是头一回吃到真正的肉。
可惜一条鱼干还是太少,要是再来两条就好了。
抱着这样的遗憾,方桐慢慢踱回后院。
此时已快正午,她估摸着封十二又该用午膳了,于是没急着进屋,以免闻着食物香味给自己找虐。
她跑到梧桐树下,跳上石凳。
春日的暖阳透过枝丫轻飘飘落在身上,她眯缝着眼,懒洋洋打了个哈欠。
小书房里,封十二听了侍卫的回禀,点点头:“它能找到回来的路就行,以后不必再跟。”
侍卫走后,封十二来到窗前。
院中绿意葱笼,树下那团毛球像一蓬盛开的蒲公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封十二看着它就想起多年以前,自己在宫里喂过的那些野猫。
封云兮说得没错,他小时候在宫里喂过猫。
宫里的猫常有人喂,比外面的猫傻多了,可即便如此,那么高的宫墙,那么深的院子,它们仍然能找到想去的地方。
可惜的是,这点聪明往往会害了它们。
它们不知道,有人的地方比荒郊野外危险多了。
第14章 郎心似铁
封十二望着院中的小猫,只见一只巴掌大的蝴蝶飞过去,围着它上下飞舞,小猫翻了个身,一巴掌将它呼开。
他看着它,忽觉欣慰,这猫比宫里的猫机灵,而在他的皇子府,它不会再遇到任何危险。
那晚在山上遇见它,他本是顺手相救,谁想后来它反而帮了大忙。
若没有小猫带路,就算有人上山寻他,也得费好一番工夫。
他不认为自己会死,但若因此昏迷不醒,难免误事。
他撑着伤体去向皇帝禀报遭人伏击一事,不但是为了帮太子解围,更是因为他要让皇帝尽早得知鹰嘴峰发生了什么。
两名凶手的尸首也好,现场打斗的痕迹也罢,若有心去查便能查出很多线索。
他那晚并未对皇帝讲述太多,因为他知道,皇帝最不喜旁人指手划脚,尤其是他这个十二皇子。
“殿下,”门外响起张婶的大嗓门,“该用午膳了。”
十二皇子府有两个厨房,一个大厨房在前院,为府中当值之人提供一日三餐,后院的小厨房则为主子们的私厨,由张婶亲自操持。
如今府里只有封十二一个主子,张婶十分清闲,每每抱怨一日只能做几个菜,浪费了她的好手艺。
这次封十二受了伤,张婶像捡了天大的好处,从昨晚到今早,两顿饭做得花样百出,一个上午就往房里送了两回点心,一回汤水。
封十二来到外间的花厅,见桌上有荤有素摆了好几样菜,每一样皆与之前不同,忍不住道:“下次不必这么麻烦。”
张婶笑道:“殿下放心,我问过大夫,这些既补气血又好消化,我每一样做得不多,合起来正好够您一人吃,也不怕撑着。”
“若没有上午的点心和汤水,这些的确刚好。”封十二在桌边坐下,“下晌不必再送吃的了。”
张婶大为遗憾:“可我盆里的面都和上了。”
张婶是封十二母亲在宫里的旧识,作为大龄宫女被放出宫婚嫁,后来在民间辗转多年,直到封十二出宫建府,才将她寻了回来,她与封十二名为主仆,实则待他如子侄一般。
封十二见她面有郁色,想了想:“我记得你做过一回鲜肉酥,府里的人都很喜欢,这次可再做一些,让百川拿去给别的伤员吃。”
张婶这才喜笑颜开:“好,我这就去弄。”
她欢欢喜喜走了,封十二拿起筷子,见桌子正中摆了一盘清蒸鲥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