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养家日常(97)+番外
郑青云一抹嘴角的水珠,想到进城时听见的吆喝,提议道:“我们也去看看卖凉饮的,那个喝着解渴。”
“好,买杯凉茶喝喝就行了。”天实在热得厉害,方竹爽快答应。
卖凉饮的铺子好找,外面搭着棚子遮阴,底下坐着好些歇脚的人,都捧个竹筒杯喝凉饮。
方竹原本是打算买杯凉茶就好,没想到一问门类可多,紫苏饮、乌梅浆、姜蜜水……样样都有。
方竹挑来挑去,最后选了杯乌梅浆,五文钱一竹筒。但酸酸甜甜的,确实比那白水好喝。只郑青云还是拿的凉茶,比乌梅浆便宜一文。
两人坐在棚子下慢吞吞喝完凉饮,等身上的汗干些,才起身离开。
找到卖蒲扇的摊贩买上两把,一路摇晃着往家去。
第58章
早上趁着凉快出门打草、下地做活, 等到做早食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
下过一场雨,地里的菜果然长得更快,才摘过几天就又冒出一茬新的,正嫩生着。
陈秀兰顶着太阳, 跑进院里的菜园子摘回一把豆角, 和一个被虫啃过小块的南瓜, 抱在胸前回到灶房。
屋里方桃已经生好火, 方竹正站在灶前摊鸡蛋饼。家里现在只剩四只老母鸡, 他们隔三差五才吃两三个, 还能攒出几枚换点儿小钱。
“我看辣子红了大半,不如趁这几日太阳好,摘回来切着晒,一天就能干得差不多。”陈秀兰拿刀把南瓜坏掉那块削掉, 泡进凉水里,又蹲在地上把豆角掰成小节, 顺手扔进木盆。
方竹挥起锅铲, 手腕轻抬,将金黄软乎的蛋饼掀起放到一旁的竹盘上,头也不回地接话:“好,还有豆角子也一并晒些。”
说着话, 调的面糊已经全部煎完。方竹又从灶台上的陶罐里舀出一勺猪油放在锅里, 待完全融化后, 把拍好的蒜瓣和干辣子拨进去炒出香味。
一旁的陈秀兰早把南瓜切成小块, 跟豆角装在同一个竹匾里。
干辣子爆炒散发出呛人的气味,三人不约而同打起喷嚏, 一声接一声。直到把瓜和豆角翻炒几下,加水没过后, 才感觉好点儿,渐渐安静下来。
郑青云不在家,就她们三吃不了多少,便没费力再弄别的菜。
灶房里热烘烘的,往灶洞添把柴,三人都退到屋檐下摇蒲扇。
院门口,二白甩着尾巴飞奔而来,浑身的软毛都炸开。小家伙在矮林安家有段时日,近来跟着大黑已经养成习惯,一到饭点就主动来这边,吃饱再回去守鸡圈,根本用不着她们唤。
它看着好像长高长长了些,但依然肉嘟嘟的。在几人腿边蹭着,被推走又立马贴上来,弄急了就咬着鞋子嗷呜叫。
玩闹中,锅里的香气愈发浓郁。就一个菜,也用不着摆桌子。每人盛上一碗带汤汁的瓜和豆角,夹张饼子搁在碗上,就端到屋檐下坐着或蹲着吃。
吃过饭,把灶房收拾干净,三人戴上草帽,挎着竹筐去了果园。
二白跟在屁股后面也想到地里玩儿,被陈秀兰一嗓子吼退:“边儿去,别给我把菜踩坏了。”
二白倒也会看脸色,没再缠着,追在一只大花蝴蝶后面又蹦又跳的。
果园里的菜栽成一行行的,杂草锄得干干净净,看着齐整又舒服。
三人各自占了一行,从头开始摘起。专挑着全红的辣椒,连蒂一起掐断后扔进篮子。若是看见虫子,就顺便捉下塞进腰间挂着的大竹筒,留着待会儿扔给鸡吃。
日头越来越高,菜叶子被晒得逐渐卷缩。矮林里知了的鸣叫此起彼伏,聒噪又刺耳。三人埋头摘菜,时不时抬手抹汗。
一行快摘出头,突听二白凶狠的吠叫自矮林传来,三人还以为又是鸡群里混进什么东西。抬头定睛一看,却是两头圆滚滚的黑猪,一路走一路拱,正向着果园而来。
“这不是你金花婶子家的猪?怎的跑出来了?”陈秀兰变了脸色,把竹筐往地上一撂,也来不及去捡掉在地上的辣椒,急匆匆往路上跑。
还不忘安排:“小竹帮忙赶猪,可不能让它们下地,这一钻就糟蹋完了。小桃快去秦家知会他们一声,没听见喊声儿,估计都还不晓得呢。”
“哎!我这就去!”方桃应一声,拔腿就跑。
方竹也已经和陈秀兰来到路上,两人分开站着,伸展胳膊驱赶小猪。小猪或许是害怕,没再继续往前,原地停顿片刻,突然朝着两边飞蹿。
方竹跟陈秀兰见势不妙,连忙各自追着一只,将其往秦家的方向赶。
那头方桃一步未停,用最快的速度冲到秦家,还没进门就放声大喊:“王婶,你家猪跑出来了!”
正在屋里逗娃娃的众人怔愣一瞬,猛地反应过来,第一时间便是去后院看猪圈。
却见拦猪的木板不知什么时候被拱掉几块,轻易便能跳过。院子边缘的竹篱也撞出一个缺口,想来两只小猪就是从这儿逃走的。
王金花急得拍大腿,“坏了!赶紧出去找,等会儿跑进山就麻烦了。”
不用她说,秦德福父子也知道后果,早跑得没影。王金花也拿木盆装上些猪食,紧跟在后面。
等秦德福父子到时,方竹和陈秀兰将将把两只猪重新赶到一起,围着它们往去秦家的路上走。
秦德福父子突然出现,两只小猪明显受到惊吓,差点儿再次蹿开。幸好王金花端着猪食及时出现,一边敲盆,一边“啰啰”唤着。小猪对这声音再熟悉不过,终于放松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