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郎君欺骗后她幡然醒悟(101)
贞元帝隐约觉得哪里有些古怪,觉得他这忽然松口,好似太过轻快。
可是他也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齐扶锦......应当不是会做蠢事的人。
第36章
又给骗了
贞元帝离开之后, 不想没多久后太傅也来了。
太子不继续在文华殿读书之后,太傅同他见的面也不怎么多。而自从太傅从南方回来后,和他见面的次数就是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今夜突然造访, 也不知是所为何事。
齐扶锦正坐在主位上出神, 也不知是在想些什么,一直到殿外传来了通传声, 他才从恍惚中回了神来。
对于这个教导了自己多年的太傅,齐扶锦还是比较尊敬。
师道, 他也不得不敬。
面子功夫这一方面, 没人能比齐扶锦做得更漂亮一些了。
他起身相迎,两人面对面坐定。
齐扶锦一边倒茶, 一边问道:“不知道太傅今夜前来所为何事?”
天都黑了,他突然来了, 想必是有事要去说。
江太傅的视线落在齐扶锦的身上, 趁着他倒茶的功夫又仔细打量了他一会,直到齐扶锦向他递来茶杯, 他才正了神色。
他没去说些来事,反倒问出了这些时日一直困在心中的疑惑,“殿下失踪那段时日究竟是去哪了?当初又是发生何事了, 还有, 殿下为什么回宫后, 第一件事就是去杀了礼王?”
这一连串的问题这些时日一直困在他的心中。
很不凑巧, 一年前发生那事的时候, 太傅在外地,等他回来的时候,齐扶锦已经不见了人影。他听闻太子失踪前的一段时间,乾清宫中发生了一件大事, 帝王震怒,斩了不少的人。
他直觉太子失踪和那事脱不开关系,然而,所有人都对那件事情讳莫如深。
他就算是再想知道,也无从得知。
那些知情的宫女太监们更是被处理了干净。
这表明帝王不容许别人去知道这件事。
太傅只好歇了心思去探究真相。
没在京城待几个月,南方又出现了水患,他又只好动身去了南地。再回来的时候,没想到失踪已久的太子又回来了。
可是,这些时日再见他,总觉他是变了的。
他今夜来寻他,切实是有一些关乎公务的事情想要去和他商量,但,这件事情,如果是从前的太子,或许会考虑,可是如今的齐扶锦,他实在是不确定。
所以,他真的想知道,究竟是发生了什么,把本来还算良善的太子,弄成这个样子。
他和齐扶锦在一起待了十几年了,他都已经五十多岁了,后半辈子的心思一大半都放在了齐扶锦的身上,文华殿里面的几个老师,哪个还能比他恪尽职守一些?
太子的善良有着他辛苦教导的功劳,所以说,看到齐扶锦如今这样,他这个做太傅的,实在是有些不能接受。
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齐扶锦看着却并不想去论往事,他对江太傅道:“太傅,当初死了那么多人,这件事情关乎皇家辛密,是不能再被提起的。还有,我失踪的那一年里......过得其实也挺好的,你不用担心我。”
其他的时候确实是很糟糕。
可是就算他不去承认,和李挽朝在一起的那段时日,确实是过得不错的。
太傅见齐扶锦不愿意和他敞开心扉,也不再去问,他终于愿意去说起了正事。
他说明了今日的来意,“前段时日我不是南下去治理水患吗?”
“嗯,怎么了?”
太傅的头发花白一片,他摸着溜长胡须,叹气摇头,道:“不清明啊,这世道,不清明得很。南部的官员们,仗着天高皇帝远,没少做些恶事。当初水患,朝廷远远派去的赈灾粮,竟还有人掺了泥沙去施粥。”
齐扶锦对这样的事没多意外,他只道:“不是有巡抚吗?”
巡抚是京城派去地方的官员,特管地方之事,难不成说,有巡抚在,他们那些地方官也无所顾忌?
说起巡抚,太傅更有话说,“这地方巡抚,一旦从京城委派过去,那一当就是好些年,殿下觉着,他们难道还不会沆瀣一气吗。”
齐扶锦默不作声了,没再接话。
听到这里,他大概能猜出太傅今日过来的意图了。
太傅见他不说话,沉默半晌后还是开了口,他道:“殿下,如今这江山的水,浊了,不当再继续这样下去了。”
齐扶锦这回很快就反应过来了,他呵笑了一声,摇头道:“我明白太傅的意思,太傅大约是想着去推新政。可是,现在孤也没办法,太傅不是知道的吗,如今朝中都在说二皇相争,沈家和林家不同水火,势不两立。”
齐扶锦算得门清,向他分析利弊,“若是孤重新推新的政策去监督各部各地官员,别人且不说,林党必会和太子一党持反对意见,而伤害到自身利益的事,沈家也不见得会站到我这一边。”
“太傅,现在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最好还是不去做吧。这不也是你曾经教过我的吗?这宫里、这世上不是非黑即白,圣贤书中的经法也必然不能照搬,所以,这些事情,倒不如就先放去一边吧。”
江太傅有些懵了,他努力回想起以前说这话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