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郎君欺骗后她幡然醒悟(119)
自从先汉以来, 儒家当道, 君权神授,皇帝的位置是上苍授予的, 本该落雪的天,却不落雪,那就一定是皇帝做错了什么, 触了神怒。
群臣左思右想, 一定是因为如今后位空悬。
民间也不知道是谁散播的消息, 渐渐开始有人说贞元帝不立后就是无德。
老天不下雪, 皇帝就该娶老婆。
你当什么痴情种?天都不下雪了, 来年庄稼就长不好了,快些立后吧。
上至皇太后,下至黎民百姓,都在逼着皇帝去立后。
钦天监的监正夜观天象, 连夜写了陈情表上承帝王,字里行间横竖也是帝王无德,请求立后,借着监正的这道章,他们攻击起帝王来也更有理有据了。
肃国公的人想要出来说话,也插不上一句。
毕竟这天不落雪,事态严重,他们若说不立后,只怕是要被其他人的唾沫腥子一道淹死,届时一人一本奏章都能参得他来年不愿出门。
沈舟裴也没在这里留多久,这段时日,这样的态势,齐扶锦身上肯定到处都是火,他适可而止,真把他惹急了,火气就该发他身上了。
他走后没多久,这里就只留下了齐扶锦一人,喜萍小心翼翼从外面探头进来,看他表情不畅快,便把沈舟裴带来的胭脂往外拿。
留在这里,怕他看了心烦。
齐扶锦揉了揉有些发疼的额头,道:“你去吧,去把东西拿给公主。”
每一个人都能接近她。
为什么谁都要去招惹她。
这让齐扶锦生出了一种极其不安的感觉,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他的一颗心竟就因为沈舟裴的那几句话有这样大的波动。
多糟糕。
齐扶锦没有去别处,就在这处做了许久,直到后来,贞元帝又来了。
他来的时候,外面将好开始落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本来还亮堂的天空,因着阴云的到来,变得暗沉了一些。
殿外的太监为贞元帝拍了拍身上沾染到的些许雨水,待他进了殿内后,又去合上了敞开的殿门。
齐扶锦抬眼看向突然到访的帝王,他今日来,没有事先打过招呼,但齐扶锦已经猜到了他的来意。
他是为了立后一事过来的。
他打算做对不起他的事来了。
齐扶锦掀起眼皮,看向了站在殿门处的贞元帝,穿着明黄的龙袍贞元帝,背影看着竟有那么几分佝偻。
这些天,他或许真的已经被群臣们折磨得不像样子了。
他收到立后的奏章或许快堆满了桌案,每天上朝、内阁开会,听得最多的也就是立后。
一场舌儒之战,就因着腊月不落雪这一事悄无声息的被打响了。
那些笔墨、口水成了一只只利箭,射向了高座明台的皇帝。
其他的事都还好说,贞元帝都能处理,可老天不下雪......那怎么办?他怎么办。
往天上撒盐去不成?
若撒盐倒还真能平息腊月不落雪的众怒,可是撒盐不要钱啊?国库里头,哪里有钱去撒一场遍布天下大地的雪。
最简单的解决事情的方法就是,立后。
立了后,去堵天下悠悠众口。
贞元帝在门口站了好一会,也不知是在想些什么,终于朝着齐扶锦走了过去。
自从上次齐扶锦那件事发生之后,贞元帝发了很大的火,最后即便如他所愿,可也许久不愿去见他了。
算起来,这还是他们自从那日过后的头一次私下见面。
他朝着齐扶锦走去,随意找了个空位坐。
父子两人沉默无言,谁都没有先开口说话。
最后还是贞元帝先开口,他道:“长玉,当帝王也挺难的是吧。”
齐扶锦没说话,贞元帝就开始自说自话,他道:“太后不是我的生母,她膝下有个礼王,那是她的亲子。当初我的母后孝仁皇后去世,她就继了位,虽然她待我,总比不上礼王。但最后,我也一直是太子,登基为帝了,不是吗?”
贞元帝觉得有些疲惫,他靠在椅背上,道:“我知道这样做,对不起你,可是往后贵妃继位,你也一直是太子,九五之尊的皇位,只会给你来坐。”
九五之尊......
这个皇位,齐扶锦看不出来哪里尊贵了。
就像他这个金枝玉叶的太子,说到最后,其实也还不是一个笑话吗。
齐扶锦撇开了头,不愿意看脊背有些弯曲的皇帝,他只是道:“父皇没有对不起我,对不起的是母后。”
贞元帝情绪看着有些激动,他抬头看向齐扶锦,情绪竟有些激动,“是我想对不起的吗?难道是我想的吗?”
他难道就想要让贵妃即位吗?从前她和沈咏筝不对付,他能不知道吗?当初她害齐扶锦,他又能不知道吗?
让贵妃即位,是对不起齐扶锦,是对不起先皇后。
可是,难道又是他想的吗?
天下之势,又岂能单用“情谊”二字以弊之。
贞元帝知道齐扶锦是在责难他,责难他背叛惠荣皇后,他道:“你母后很早就同我相识,她不曾负我,可我也不从不曾负过她。”
他们的事情若要从头开始缕,得是很早很早之前。
那年贞元帝和沈咏筝也都才十几岁。
肃国公在前朝的时候就已经国公了,沈家在前朝时就已经是钟鸣鼎食之家了,那个时候,林家还不曾像现在这样厉害,整个家族中,最拿得出手的,就是那个继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