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郎君欺骗后她幡然醒悟(43)
在知道温沉设计害了李弘远的时候,李挽朝一开始还会觉得有些害怕古怪,枕边人做这些事,她却什么都不知道。
不过,很快她就释怀了,温沉不是她,她怯弱无能,受到了欺负也喜欢忍气吞声,可是正常的人,被人欺负了,都是会报复回去的。
以牙还牙,是天经地义。
她不气他隐瞒着他做这些事了。
因为他做的好像没什么错,好像也只有和温沉在一起的时候,她才能心安。
如果他在身边,今日她做了噩梦,他就会抱着她说,“朝娘,别怕,我在。”
谁都靠不住,只有温沉靠得住啊。
她第一次见到二十两银子,还是温沉给她的呢。
除了母亲,从来没有人给她这么多钱。
进京吧,虽然他好像不大想让她跟去,可是,她现在有了借口,她见到他,就可以问问他,“你为什么要骗我啊,沉郎,为什么你不和我说李弘远的事呢......”
她是为了这事去找他的,她是去质问他的,不是因为想他了。
温沉做错了事,隐瞒着她在背地里面做了那些手脚,她很生气,所以啊,沉郎,你哄哄我吧,不要让我回家了,就让我在京城和你一起吧。
第19章
她走投无路了,她要去敲登闻……
李挽朝当天晚上直接收拾了东西, 却不想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发现了温沉给她留下来的银钱。
整整五百五十两银钱,还有她给凑的一百两......
银钱下面还压着他给她留的信, 大致意思就是这是他作字画攒的钱, 让她收好,不用担心他, 他身上还留着钱。
李挽朝看着这么一大笔钱,久久缓不回神来。
他......什么时候攒得这么多的钱的。
卖字画能攒这么多钱吗?
他把钱都留给了她, 那他呢?身上的钱还够吗。
他的事情, 她好像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啊。
李挽朝心中那股古怪的感觉又来了,不过却也没再多想。
罢了, 待上京见到他,不就什么都能知道了吗。
她不想耽误时间, 办好了路引就打算往京城去。
李观问她为何突然要进京, 李挽朝只说院子里面死了人,再也住不下去了。
李观知道她被那件事情吓到, 无言片刻,而后道:“换间院子就没事了。”
李挽朝摇头,“换间院子也是一样的。”
李观又问, “那你这回去京城, 可和他说过了?”
李挽朝怕李观多想, 便忙点头, “说过了的, 他说他等我去。”
李观心里面仍旧不喜她独自上京寻人,可终也没再开口,毕竟上京陪考而已,这事也算正常, 科举是大事,妻子陪在身边,没什么不可。
他还想说些什么时,蓝寻白找来了李家,他是来找李挽朝的,不想她在李观这处。
蓝寻白一会就要启程往京城去,今日是八月初三,秋闱在八月二十,他打算走水路,约莫十日出头就能到京城,剩下几日,修整一下,洗把脸就上考场去了。
临行前,他顺道来李家一趟,和李挽朝告别。
上京在即,可他离开时,就是还想再见一眼李挽朝,毕竟下次回来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蓝寻白和李观打了一声招呼,想单独和李挽朝说说话,但李观哪里放心的下,怕蓝寻白动手动脚,就坐在旁边,死活不走。
没办法,那他只好当着李观的面和李挽朝道别了。
“阿姐,我一会就去京城了,就来再见你一眼。”
李挽朝眼睛亮了亮,问道:“你也打算今日就走?”
她本以为蓝寻白早几日已经动身,今日见到他不成想,人还没走,更凑巧,她也打算今日启程的。
蓝寻白捕捉到了李挽朝话里面的“也”字,问道:“阿姐这是什么意思?你难不成也要去京城吗?”
李挽朝点了点头,“我想了想,阿沉一个人在京城里面,我有些放心不下,便想着还是去看看吧。”
蓝寻白明白了她的意思,马上道:“那我们结伴一同去?”
神京路远,一个人过去,谁知会碰上什么事呢,他们倒不如一同结伴而行,路上也能有个照应。
李挽朝也是这样想的,太远了,而且她也从没涉足过京城,独自一人出门,心里面难免是有些怕的。
可李观却不大愿意,后来蓝寻白好说歹说,保证自己老老实实的,他才勉强同意。毕竟李挽朝一人,确实也不比和蓝寻白一起安全,蓝寻白废了不少口舌,终于说通了李观。
最后李挽朝和蓝寻白两人结伴,一同上路。
*
正如李挽朝曾经听说的那样,京城富庶,不同于寻常地界。路上绣户珠帘随处可见,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光是一个中秋,就有八荒争凑,万国咸通之势。
京城断断续续下的雨终于停了。
他们赶到京城的时候恰好碰上了中秋灯会,满大街都是热闹景色,一到晚上,漫天的灯火竞相绽放,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晃人耳目。
蓝寻白闲不住,死活要拉着李挽朝去那条最热闹的街上游玩。
平日里头都是有宵禁的,但是他们运气好,赶上了中秋,长夜尽明,金吾不禁。
李挽朝本想先去温沉的住址找他,但被蓝寻白拉着,脱不开身,便也没了办法,只好先去跟他逛了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