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郎君欺骗后她幡然醒悟(70)
怎么能这样不择手段呢。
齐扶锦不懂,他也皱眉,“父皇,我哪样了?”
两人都蹙眉看着对方,似乎都不能理解对方的想法。
不过,齐扶锦实在不想要继续和贞元帝在这件事情纠缠下去,他当初喊也喊了,礼王现在人也死了,如今再去提起,又还能有什么意义。
贞元帝显然和太子想的一样,他也没有继续再逼问下去了,他看着他,又问道:“那日的那个女子呢?叫......李挽朝是吧。她为何人伸冤,是为你吗?你和她又是什么关系。”
贞元帝有所察觉,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的。
贞元帝想起那天太子亲昵地唤她,想起后来,他听人说,他亲自背着她回了东宫,皇帝问他,“你喜欢她?”
你喜欢她?
齐扶锦听到这话,眉头蹙得更深。
他几乎是马上反驳了贞元帝的话,“不......我不喜欢。”
贞元帝的眼神变得玩味了几分。
齐扶锦读懂了他眼中的意思,皇帝不信他说的话,所以他又一次重申,“不喜欢,一点都不。”
他怎么会喜欢她呢?
他怎么能喜欢她呢?
耽于情爱,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好处。
在齐扶锦看来,喜欢一个人,就相当于把一颗心捧给对方,任她揉搓还是踩在脚下也不还口,可他根本就不可能为她做到这种地步,他也不会让自己置于这种地步。
这样又可悲又可怜。
他只是觉得,这件事情,确实很对不起她,仅此而已。
古人言,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做错了事就改啊,没什么好去纠结的。
贞元帝妥协了,他耸了耸肩,点评道:“不喜欢那就最好,只是很可惜,她看着,是一个好姑娘。”
能为丈夫做出那样的事的,这姑娘太好了,不是吗?
那得多爱他啊,才会抓着那么一点疑点,敲鼓敲到了皇帝面前。
齐扶锦的脸颊慢慢有些绷紧,他不再回答贞元帝的话了,面上表情风轻云淡的好像一点都不在意。
过了很久,贞元帝起身打算离开,却听到齐扶锦的声音又开了口,他说,“父皇,过些时日就是秋猎了。”
贞元帝道:“我听说你都安排好了。”
“其实也都是底下的人在忙。”
礼部的人要忙关于秋猎前祭祀的东西,兵部的人负责演兵操习,工部的人还要事先把皇家围场的东西重新整理搭建。
秋猎是一场大型的皇家活动,参加的人都是些王公贵族,不单单只是一场简单的皇家狩猎,一般都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能够参加,前往围场。
可是今年,六品以上的都能参加。
果不其然,皇帝问起了此事,他说,“那姑娘家里是六品官?”
齐扶锦知道他会问这事,本也以为,他会问为什么要从四品降到六品,他早就想好了一大堆说辞来应对。
然而,贞元帝没有那么问,他问,那姑娘家里是六品官?
他的行径实在有些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听到贞元帝的问题,他一下子语塞,头脑竟空白了一瞬,不知如何作答。
贞元帝看到他发懵,就这个瞬间,他好像看到了他从前的影子。
实话说,齐扶锦成了今日这样,他这个父亲不可谓之没有责任。齐扶锦为了将礼王从慈宁宫中骗出来,而去喊了他父亲,一定比谁都痛苦。
他为了做这些事情而不择手段,那也是因为他们把他逼到了这样的境地。
他不会再提那事,今日是最后一次了。
皇帝没再说什么,齐扶锦也没说什么,因为即便聪慧如他,也不知该去怎么回答皇帝刚才的问题。
两人沉默,谁都不开口。
最后是贞元帝对齐扶锦道:“好了,我走了,别送了。”
第26章
该无颜见面的是他,而不是……
*
李挽朝彻底在杨家住下, 她每日都会到两个老人家跟前多走走。
老夫人尤其喜欢看李挽朝,每日看到她,精气神也跟着好起来。
杨无思自从那日吃了一块李挽朝的糕点后就和她亲近了起来, 从前还是借着遛狗的时候去窥探她一眼, 现下都直接大大咧咧往人院子里头去。
以往就她最不愿意搭理李挽朝,现下比谁都要黏她。
杨絮怕她烦死人, 让她安生待在屋子里头学女红、学琴棋书画,可是她又哪里能老实得住呢。
这日, 听说了杨家也能参加秋猎后, 她又兴高采烈跑来找了李挽朝。
李挽朝和知霞在屋子里头说话,听到外面传来的哒哒脚步声就知道是杨无思又来了。
知霞有些头疼, 怎又来了呢。
这一天两天便也算了,可偏偏每日都来个没完, 来了以后就缠着李挽朝, 恨不得整个人扒在她的身上。
陪小孩子玩,听着都头疼的事情。
杨无思进门就直接牵起了李挽朝的手要往外去, 李挽朝起身,任由她牵着,只是问她, “是怎么了?带我去哪呢。”
杨无思道:“姐, 祖母让我喊你去一趟。”
李挽朝也没再问下去, 任由她牵着。
杨无思牵着李挽朝的手, 两人往杨老夫人堂屋的方向去, 小姑娘忽然开了口,她说,“姐,总觉着你的身上空空的。”
杨无思的身上挂着一堆的首饰, 走起路来,头发上带着的发饰一晃一晃。她的父亲是富商,家里头有钱,每次他从外面跑了商回来,就总是会给她带一堆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