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桃花簪(21)

作者: 浔月歌 阅读记录

「好,宁瑶,宁瑶!」

桃花簪上缀着她的血,在我眼前绽开了一树繁花,又猝然凋零,来不及挽回,只剩铺天盖地的血红色,扯碎了我的魂魄。

宁瑶啊……宁瑶……

她合上眼眸,不再回应,安静地睡着了。

第37章

晋王兵败如山倒。他在山谷中埋伏武威将军不成,反被围困在山上,折了大半兵马。

随后,晋王世子的死讯传来,彻底击碎了他东山再起的信心。孤立无援之下,他率亲信冒险翻越高山,想投奔敌国,却被长公主的兵马堵着国门围杀。

被前后夹击的晋王心灰意冷,自刎江边,其部下作鸟兽散。长公主乘胜追击,四处平乱,短短一年,将晋王残党杀了个干干净净。

我捡回了一条命,在武威将军的兵营中养了一阵子伤,被送回了平安镇。

可是,我走时是两个人,回来时孑然一身。

我枯坐在窗边,呆滞地看外头渐渐由冷清,变得热闹。人来人往,花开花落,过了一场寒冬,再迎新春。

我大病了一场,不记得许多事。镇子上的姑娘们自发地来照顾我,武威将军府还派人来送了补品。

可我的三魂七魄没落回本体,飘飘荡荡地在空中徘徊,留下一具行尸走肉。

我只记得,我弄丢了一个曾与我朝夕相伴的小姑娘。她予我十年欢愉,一场心碎,又赔了我一支桃花簪。不等我告诉她,我到底是爱她多一些,就匆忙走了,仿佛天上的仙子厌倦了人间的苦难,挥袖回了阆苑瑶池,没有回首。

不知过了多少天,大街上突然传来了敲锣打鼓的喧嚣声。百姓们对凯旋的武威将军夹道欢迎,鲜花散落满地,笑着,喊着,迎回了太平。

武威将军在我的茶肆门前驻足,带着沈菱亲自来道谢。沈菱扑进我怀里,一声呼喊将我的魂扯回了本体:

「宝儿姐!」

她毛茸茸的脑袋拱在我怀里,仗着年岁小,号啕大哭了一场。

我下意识地摩挲着她的后背,哄道:「别哭。」

可我自己却落了泪。我摊开手,看掌心的那支桃花簪,簪子尖扎在掌心,疼痛顺着十指爬上心脏,将我的形骸啃噬得千疮百孔。

我这条烂命苟延残喘地等到了改朝换代。沈菱始终陪着我,我们一起为何掌柜立了坟,将她跟何小花埋葬在一起。

我们将在战乱中枉死的百姓们一一殓葬,把朝廷的救济银发到每一户手中。

又一年初秋时,陛下驾崩了,京都诸寺观各声钟三万杵。

此为国丧,天下皆知。

我却立于坟岗,守着一人的坟,在坟前放下了最后一颗软松糖。

沈菱牵着我的手,轻声说:「宝儿姐,明天我要随祖父去京都,祖父说,要我带上你。」

她顿了顿,小心翼翼地打量着我的神情,「有人想见你,不止一个。」

第38章

陛下驾崩后,不足五岁的皇长孙顺利继位。

实权落入了长公主的手中。她携幼帝垂帘听政,雷厉风行地重振朝纲。

梁家等各大世家一朝倾倒。卫宁瑶的前婆母悔不当初,连道不该娶卫氏女。结果听闻卫宁瑶以身殉国立了大功,又嚷着求陛下看在卫宁瑶曾是梁家妇的份上网开一面,奈何无人听她的胡言乱语。

罪大恶极的定远侯府却只被判了抄家流放,因刑罚太轻,惹得不少朝臣不满。

但我知晓其中缘由。

我随沈菱去了京都,入天牢见了卫元鸿。

他靠着石墙端正地坐着,衣衫整洁,发髻打理得一丝不苟,尽管四肢戴着锁链,依旧如朗月清风。

狱卒打开了牢门,我隔着十步的距离默默望着他,不知该说什么。

直至他冲我扬起笑容,说:「宝儿姐,你还愿意来见我,真是太好了。」

我顿感有一只大手扼住了我的脖颈,令我呼吸不得,艰难地问他:「为什么不早点回头呢?哪怕就早一点点……」

他依旧笑着,眸光渐暗,染上了一层雾气:「我没得选啊,宝儿姐,我打生下来就没得选啊……」

晋王大势已去时,卫元鸿把定远侯府的所有罪证都呈给了长公主,牵扯出了大半朝臣,成了长公主手中的利刃。

定远侯惊惧而亡,大夫人触柱自尽,但长公主看在卫宁瑶为国捐躯,以及卫元鸿认罪态度良好的份上,法外开恩,留下了定远侯府的血脉。

只是,卫元鸿担下了大半的罪名,不得不死。

他不死,不足平民愤,无以稳臣心。

卫元鸿倚着墙壁,嘴角缓缓流下一行黑血,自言自语般呢喃着:「宝儿姐,定远侯府,是一片沼泽。我不够勇敢,我逃不出去……」

定远侯府与晋王的勾结根深蒂固。卫元鸿自幼被教导入孝出悌,担起整个家族。他做不到大义灭亲,放不下卫氏一族的荣耀,也没有勇气去抗争压在他身上的「父为子纲」。

他只能清醒地沉沦,一点点步入死局。

「这样就好,只要你记得我就好……」他因疼痛而额上生满了细汗,「宝儿姐,我死后,把我一把火烧了,骨灰撒入江海……我……宁可从未……来过这人世间……」

我闭上双眼,僵硬地转过身去,一步步离开。他的呼吸声骤然急促,哽咽着哀求道:

「宝儿姐,我想吃糖……」

我的双脚顿如千钧重,蓦然发觉,我始终欠了他一颗糖。

可是,宁瑶死了,我的糖也没有了。

我终究一步步离开了牢房,身后只余一声叹息,和锁链拉扯的轻响。

上一篇: 回首阑珊处 下一篇: 亡夫成了首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