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一个糙县令(163)
*
今夜要守岁,整晚都不能睡。
下午沈京墨小睡了个把时辰,等到天快黑时,陈君迁进来叫她起身。
“爹和川柏他们先过去了,你起来吃点儿东西咱们再走。”
沈京墨从未见过民间的守岁仪式,见天马上就黑了,难免心急,只匆匆吃了几块糕点就催着陈君迁带她去。
葡萄村的守岁地点在村后靠近饮马河的一处平地上,前面是人家,后面是河流,剩下两侧都是树。
沈京墨赶到时,空地中间已经堆起了一个一人多高的篝火堆,还有不少年轻人正来来往往给篝火堆里添木柴。
火堆旁已经围坐了不少人,有的在分享零嘴儿,有的在聊天,气氛比篝火还要火热。
陈川柏给兄嫂留了位置,见他们来了,跳起来朝他们挥手。
沈京墨和陈君迁刚坐过去,篝火就燃了起来。
冲天的火光映红了如墨夜空,也映红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脸。
等人都坐好了,年迈的里正站起身来,带头说了一番祈福的祝词,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村里人无病无灾。
祈祷过后就轮到跳驱傩舞。
众人纷纷起身。
沈京墨怔忪地看着人们站起来,不知自己是否该跟上。
陈君迁把手递到她眼前:“一起跳?”
沈京墨微微皱眉:“我不会。”
陈君迁不理会,抓住她的手把她拉了起来:“我教你。”
沈京墨拗不过他,只好提着裙摆加入。
很快,鼓点声响起,有几个小伙子穿着古怪的衣裳,脸上带着青面獠牙的鬼面,拨开人群来到篝火堆前,张牙舞爪地跳起舞来。
外围的人群先是安静地看着,等他们在小圈子中走了两圈,不知是谁一声号令,人群也开始动了。
村民纷纷向后退了两步,将圈子扩大方便活动,随即跳起简单却有规律的舞步。
沈京墨之前在上京也看过傩戏,但她都是坐在一旁静静观赏的那些人,还从未亲自跳过驱傩的舞,因此一时有些跟不上旁人的脚步,不禁觉得尴尬。
陈君迁握着她的手,一边跳,一边压低了声音在她耳边提醒:“左脚,右脚,后退,跳,左脚,右脚……”
沈京墨按他说的做,慢慢掌握了规律和节奏,渐渐地能跟上其他人的步伐了。
她越跳越乐在其中,脸上也不自觉地浮现起灿烂的笑容。
陈君迁也看着她笑,跳着跳着,竟还带头喊起号子来!
直到人群中的几个鬼面被“驱逐”,人们才停下脚步,往火堆里扔过爆竹,聚拢成一大圈坐下来,就近相互道好。
沈京墨跳出了一身汗,摸了摸自己袖中,发现没带手帕,只好用衣袖轻轻去擦。
还没擦两下,一块干干净净的帕子就递到了她眼前。沈京墨转头去看,才发现那手帕竟是陈君迁的!
“大人还随身带帕子?”她将手帕接过去,边擦汗边意外地问。
上京的官员大多都有手帕的习惯,毕竟时常要面圣,若是哪里脏了、有汗了,带块帕子随时可以清理,但陈君迁有这样的习惯,沈京墨着实没有想到。
陈君迁看着她擦,见她遗漏了鬓角上的一滴汗,十分自然地拿过手帕去帮她擦掉:“我带这玩意儿有什么用?是给你带的。带很久了,今儿才派上用场而已。”
沈京墨惊讶地看他。
陈君迁挑了下眉毛与她对视,眼中明晃晃地写着“很意外么”四个字。
两人说话的声音不大,但他给她擦汗的动作却被旁边的几个婶子看得一清二楚,不由笑着打趣他俩:“小陈大人和娘子恩爱的哟~打算啥时候生个娃娃呀?”
“咱小陈大人长得好,陈家娘子长得更好,跟朵花儿似的,生出来的娃娃得好看成什么样啊?”
几个婶子你一言我一语,仿佛已经看见一个绝顶漂亮的小胖娃娃在眼前乱爬了。
沈京墨如今已经能听懂永宁县的乡音了,几位婶婶的话她自然听得明白,羞得不敢抬头,只好偷偷去扯陈君迁的衣袖。
陈君迁反握住她的手,大大方方冲几个婶婶笑了笑:“几位婶婶说得对极了,我和我家娘子感情确实好,肯定得多过几年好日子再考虑别的。”
众人会心一笑,笑声里透着“我懂”二字。
沈京墨不禁抬眼瞪他:她是让他把话题转移开,谁让他炫耀什么感情好了?
挨了瞪,陈君迁一脸无辜地低头看她,张张嘴,无声问:“我说得不好?”
沈京墨嗔他一眼,转过头去和别人聊天了。
陈君迁却没有半点自觉,也不和旁人说话,就规规矩矩坐在她身边,歪着头盯着她的脸。
篝火把她的脸映得红彤彤的,陈君迁没去听她和别人说些什么,只是她一笑,他就忍不住跟着一起笑。
沈京墨那头聊了没几句,就见一群人笑着给她使眼色,离她最近的姑娘凑到她耳边:“快理理你家小陈大人吧。我们要是再缠着你,他怕是要把我们都吃了。”
沈京墨抬手去戳姑娘的痒痒肉。
她哪里会不知道身边这人一直盯着自己看?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都不知收敛,她才懒得搭理他。
所以她故意不回头,接着和别人搭话。
陈君迁也不在意她理不理自己,手肘往腿上一撑,托着脸,继续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