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嫁给一个糙县令(21)

作者: 只云出岫 阅读记录

等他说完,尺寸也量好了,老板娘敲开门,说衙役找他。

陈君迁看向沈京墨:“你还想逛么?”

沈京墨知道他要去忙,轻轻摇头:“我来改婚服。老板娘,可否借你这儿的针线一用?”

“好说好说,我这就去给你取啊!陈大人你就放心地把夫人留在我这儿,等忙完了再来接人就是了。有这么个大美人儿在,我这铺子都有光呢。”

沈京墨知道老板娘意在讨好陈君迁,没把她的奉承放在心里,只对陈君迁点了点头,让他只管去忙,无须担心她。

陈君迁只好答应她忙完就立刻回来接她,随后边走边回头地下了楼。

老板娘见状,又对沈京墨说了几句好听的话,夸他们小夫妻感情好,分开一会儿都舍不得,又夸陈君迁长得好又能干,说永宁县不知多少姑娘要因他成亲而流泪云云。沈京墨不知该怎么接话,只是笑笑。老板娘见状,说楼下还忙,也退下了。

等到二楼又只剩下沈京墨一人,她在新郎的婚服上量画一番,拿起针线修改起来。

一边改,她一边回想着这几天与陈家父子三人的相处。

她如今只是个无权无势的落难小姐,来到永宁县前,她还担心夫家会不会视她为累赘,却不想陈家父子都待她很好,虽说家中不富裕,却还是拿最好的东西来招待她。

她想着想着,脸上露出一丝释怀的浅笑。

虽然这样的婚姻与她想象中的全然不同,但好歹夫家对她好,日子也算有个盼头。这大概是她不幸的人生中难得的幸运。

一念及此,沈京墨又不免想起了自己的亲人。

她离开上京时走得匆忙,甚至都不知父亲最终落得了个什么罪名。

也不知她南下途中寄给傅修远的信送到没有,不知他何时才能给她回信,亦不知他得知她嫁给他人的消息时,会作何反应。

*

永宁县衙。

陈君迁忙完准备下值去找沈京墨时,一个衙役带着一个四四方方沉甸甸的包袱找到了他,说里面都是好看的东西,请他带回家慢慢看。

陈君迁反应了一下,才想起早上和他说过去寻些有趣的话本来给沈京墨解闷。

他接过包袱,没拆,直接装上了驴车,和衣柜被褥一起带回家。

待他走后,送书的衙役回到值所,就看见早该下值的一名衙役撅着屁股趴在地上寻找着什么。

他过去照着那衙役的腚来了一脚:“找啥呢?”

衙役头也没抬,揉着屁股疑惑道:“怪了,我记得是放床上了,怎么没了呢?你快过来一块儿找找。”

“什么东西啊?”

“就是那个。”

“哪个?”

“那个那个!晚上躺被窝里看的,都是画,俩小人儿,站着的躺着的坐着的,那个!我拿普通话本的书皮贴起来的那个!”

后进来的衙役听完想了一会儿,缓缓地瞪大了眼。

“坏了,我当成话本送给大人了!”

第10章

可怜 “小陈大人早心有所属,娶你不过……

沈京墨当天没能把婚服改出来,便向老板娘借了针线,带回去接着做。

两个人牵着一头小毛驴,拖着一车的家什,绕远路回了葡萄村。

到家时,陈大听见动静就迎了出来,见陈君迁带着满满一车的家具,知道这是儿子为娶媳妇准备的,乐得合不拢嘴,帮陈君迁一道把柜子往东屋搬。

东屋眼下虽空旷,空间却不大,这些家当都塞进去,基本也就不剩多大地方了。

眼看两个人得搬上一会儿,陈君迁让沈京墨先去西屋歇着,喝口水吃点东西,等他们忙活完了再去喊她。

父子俩这一搬就搬了小半个时辰。

起初陈君迁想,反正两人马上就要盖间新屋子,大不了到时盖大些,现在只是将就几天,把家具全都塞进去,只要不妨碍进出和日常起居就够了。

陈大却不同意,说新屋子一时半会儿也盖不完,过两天两人大婚后住在一起,就会觉得逼仄了。为了让儿媳住得舒心些,他指挥着陈君迁把家具来来回回换了好几次位置,直到两人都觉得如今的排布既节省空间又方便居住,才算结束。

干完活,陈君迁把驴拴好,进西屋去叫沈京墨。

一进屋,就瞧见她背对门口坐在椅子上,陈川柏在她对面,撅着个屁股趴在桌子上,两人头挨在一起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陈君迁当即眉头一皱,迈开大步往里走,来到桌旁才站住。

听见他的脚步声,桌边的两人也仰头瞧他。

沈京墨手中握着一支头上扁平的小木棒,另一只手虚虚托着陈川柏的左手,正在一点一点地给他手背上一处出血的淤青涂药。

“哥!嫂嫂真是神医!我跟她说昨天盖猪圈砸手了,她拿几种药捣出汁一涂,一下就不疼了!”

陈君迁本来盯着两人叠在一处的手,看陈川柏的眼神不大客气。听见他这声“嫂嫂”,他才满意地收起目中凶光,转而看向沈京墨。

沈京墨脸色微红,也不知是因着那一声“嫂嫂”,还是被陈川柏夸得害羞,小声跟他解释,眼神却不怎么敢看他。

“草药和女红一样都是必学的,我也不精通,只记得几种常用的药方,刚好家里有药材……”

倒不是她谦虚,上京的高门贵女要学的东西本就不少,除了琴棋书画,制香、草药也都有所涉猎,只是她记不住那么多药材的名字和长相,只懂个皮毛罢了。

陈君迁却不认同她的话,望着她笑:“是你记性好,懂得多,寻常人哪会这些。”

上一篇: 回首阑珊处 下一篇: 私养娇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