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一个糙县令(271)
盛流云意外地眯起了眼睛,等待她的下文。
“倘若我因自保而伤了大当家的人,大当家会因此杀我么?”
盛流云上下打量起沈京墨,看她那纤细的手臂怎么也不像能伤人的样子,笑道:“那你最好确保你把人杀了,毕竟死人肯定没有活人有价值。我的寨子里只需要有用处的人。”
*
盛流云走后,屋里就只剩下沈京墨和书生两个人。
回想起葡萄村因为罗三、因为他的通风报信而死的那些人,沈京墨的心情复杂难言。
书生的目光同样不敢在她身上停留,只好盯着墙角的灰尘。
突然,门外传来一声清脆的“爹”,沈京墨还没反应过来,一个小男孩便风一样地跑了进来,扑到书生怀里,抱住他的腿摇晃:“爹,我想骑马,程叔不让,你跟他说说嘛,我想骑马我想骑马!”
书生看了沈京墨一眼,蹲下身去抱住儿子:“山上哪来的马?”
“刚来的,有三匹,可漂亮了!我想骑!”
书生还是不信。
“是我带来的,”沈京墨突然开口,引得书生父子同时看向她,“南羌的马,很烈。”
小男孩此时才回头看向沈京墨,随即眼前一亮:“好漂亮的姐姐……”
书生在山上也听说了长寿郡的一些消息,见沈京墨精神萎靡,他对儿子耳语几句,打发他出去自己玩。
等屋里再次只剩他们二人时,书生对沈京墨道:“这里不是个好地方,夫人不该来。”
“我郎君受伤了,撑不到燧州城。”
那想必是很重的伤。
书生一顿,轻叹:“陈大人是个好人,好人会有好报,夫人不必太过担忧。”
说完,两人又沉默了。
书生默默打量着沈京墨。
自从葡萄村一别,他已有半年多不曾见过她,但她曾经善待过他,她的父亲也曾有恩于他。
书生又暗暗叹了口气:“这里的事不忙,夫人先回去照顾陈大人吧。我来流云寨也有几个月了,在大当家面前说得上话。今后夫人若是有事,尽管开口,我一定尽力。”
沈京墨听得出,他是想要弥补对葡萄村的人犯下的错。
她不置可否,只对他道了声谢,离开此处回了她和陈君迁暂住的院子。
许是看在她刚来的份上,也可能是有书生帮忙,有人送来了许多劈好的木柴和米面到沈京墨院中。
这一天沈京墨都没有再出去,煮了些粥喂陈君迁喝下,又简单地洗了洗身上,天就不早了。
她把院门从里面锁上,回到屋里,把房门和窗子也都锁了起来。
山上月光很亮,借着这点光亮,沈京墨坐在床边,给陈君迁揉腿。
“张老先生说,不知道你何时才能醒来,要是在床上躺的久了,腿就废了,让我每天给你这样揉一揉,省得你醒来下不了地。”
沈京墨知道他听不见,但她还是想和他说说话。
“我们现在在一座山上的寨子里,这里有很多很多规矩,比如,晚上不许点蜡烛、不能烧火做饭,不能有光亮,下山需要大当家允许。
“这里人很凶,但也有好人。救我们上山的洪大哥和程大哥就是,张老先生也是,大当家也不坏,我还遇见了……”
她没再说下去,想来他也不想听见书生的名字。
“白天有人送了很多吃的来,但是我不会做饭,只能煮点粥。可是只喝粥,你身子肯定受不了。我想过,明天要不要拿粮找人换些饭食,可蒸饼馒头你现在也吃不了。所以啊,大人要是不想再吃带糊味的粥,或者水太多米太少的粥,或者米被煮烂的粥,就快点醒过来……”
沈京墨滔滔不绝地说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陈君迁就静静地躺在那里,没有半点反应。
揉了两刻钟,沈京墨的手都有些酸。她把他的腿放平,爬到他身边躺了下来,脸贴在他胸膛,一手紧紧抱住他。
只有感受到他胸口微微的起伏,她才能安心。
静静听着他的心跳,看着破旧的屋子,沈京墨控制不住地开始胡思乱想。
如果他醒不过来怎么办,如果他伤得很重留下病根怎么办……
许多还未发生的令人惶恐不安的可能性在她脑子里轮番上演,压得她快要喘不上气。
从离开长寿郡到现在,她第一次有空闲的时间,不需要担心南羌随时可能破城,有粮吃、有柴烧,可她却忍不住去想可能发生的最坏的事情。
然后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流。
她也不知自己究竟发了多久的呆,直到困意再也无法抵抗,沈京墨抬头吻了吻陈君迁的脸,枕在他肩头睡了过去。
次日沈京墨醒来时,陈君迁依然没有苏醒的迹象。
她又煮了些粥,将从别处换来的馒头泡在粥里一起喂他吃下去,接着去隔壁的院子帮书生收拾杂物、整理账本。
说起来,流云寨并不像个匪寨,更像是一个建在山顶上的村落。这两座院子很偏,平日无人打扰,沈京墨有事情可做,就不至于胡思乱想。
天黑前,她回到屋里,做饭、烧水,给陈君迁擦身、揉腿,直到累得睁不开眼,才抱着他的手臂睡着。
第三天也是这样。
第四天也是。
第五天……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已经是他们上山的第十二天,陈君迁还是老样子,不管沈京墨如何呼唤都没有醒过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