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一个糙县令(279)
她当即朝沈京墨露出个灿烂的笑容来:“姐姐早呀!”她也不知道她们二人谁更年长,但沈京墨看上去远比她沉稳,想来应该大她一些。
沈京墨没想到这姑娘会如此热情地跟她打招呼,也回给她一个微笑。
“昨天我们就见过,没想到今儿又遇见了。”姑娘笑着搭话。
沈京墨顿了一下,笑道:“我就住你旁边的院子,出来进去的,肯定常遇见。”
姑娘“哦”了一声,随即脸上的笑容却是一僵,眼神略显闪躲,不敢再大大方方地直视沈京墨:“我还以为隔壁没人住……”
说着,她的脸也红了。
这下她总算明白过来,为什么沈京墨看见她时脸上会浮现出两团红晕了。
早知道隔壁有人,她昨晚就收敛着些了!
沈京墨见她那副神情,就猜到她在想什么了,没再多说话,只是与她心照不宣地对视了一眼,说自己还有事做,须得离开了。
-
昨天她没去干活,今日便特意早到了一会儿。收拾了半个多时辰,书生才带着儿子过来,看见她那间屋子开着门,愣了一下,但也没说什么,叮嘱儿子就在院中玩,不要到处乱跑后,便进屋去做自己的事了。
沈京墨听见了屋外的动静,但没理会。
虽说当初就算没有书生,罗三也不会放过葡萄村的人,但他毕竟帮助过罗三,沈京墨没办法不对他心存芥蒂。
所以这些天她都是自己做自己的事,尽量避免与书生碰面,免得大家都不自在。
收拾了没一会儿,院外突然传来了和尚爽朗的笑声,听上去似乎是在逗书生的儿子玩。
沈京墨循着声音下意识地抬了下头,就看见和尚站在她门口笑:“妮子,我和你洪大哥今儿要进城一趟,你有没有啥需要的?”
有些东西寨子里可以自给自足,比如肉和菜这些山里能打到、地里能长的,可像盐巴、布匹之类的,就得有人定期去燧州城采买才行。
沈京墨知道他们会定期下山,却不知就是今天,和尚冷不丁一问,她一时还真想不到有什么可买的。
思来想去,她对和尚道:“程大哥要是顺路,可否帮我买几本书来?兵书也可,诗经也可,话本一类的闲书亦可。”
和尚有些意外地挠了挠光秃秃的头顶,山上百十来号人,从没有一个提过要买书,他去了好几趟燧州城,都不知道那里的书铺门朝哪开呢。
“妮子,大哥不识字,没法挑。要不这样,你想看啥你就写下来,到时候让老板直接给你拿。”
沈京墨笑了笑:“是我疏忽,程大哥稍等片刻。”
她找来纸笔,写下一串书名,待墨迹干透,交给了和尚。
和尚把纸叠起来往胸口一塞:“得嘞!诶妮子,你白天这么忙,要这么多书,啥时候看啊?”寨子夜里又不让点蜡烛。
“不是我看。我郎君身子尚未恢复,怕他闲得无聊,买来给他看的。”
虽说陈君迁现在没仗可打,但他之前的兵书还未看完,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接着读下去,也算有始有终。
和尚一听乐了:“你们读书人真有意思,伤成那样了也不能断了顿。你不给自己买点儿啥?”
沈京墨摇摇头,和尚便走了。
他一走,露出了站在门框旁边,睁着一双大眼睛偷偷看她的小男孩。
书生的儿子还小,不懂他们大人之间的事,虽然爹说过很多遍,不让他去打扰对面屋里的漂亮姐姐,可他还是忍不住。
见沈京墨看了过来,小男孩转过身去哒哒哒地跑开了。
*
快到晌午时,沈京墨放下手头的账册,回去用饭歇晌。
一进院,她发现厨房里静悄悄的,心道陈君迁若是醒了定会起来做饭,不该到了这时候还不生火。
难不成是不舒服了,到现在还没起?
沈京墨心里一紧,赶忙往屋里跑去。
推开屋门,正好与桌旁摆菜的陈君迁对上视线。
她这才放下心来,低头一看桌面,惊讶道:“哪儿来的这么些好菜?”
桌上鸡鸭鱼肉小青菜什么都有,色香味俱全,就连馒头也做了花样,丰盛得像要过年了似的。
“大人不会一上午都在做菜吧?”沈京墨净了手,惊喜地坐到桌前,拿起筷子都不知该先吃哪一道。
陈君迁和她一起坐下,一边给她夹菜一边笑道:“不是我做的。隔壁那户人家祖上是御厨,他们家男人都会做饭。据说寨子里有些无儿无女的老人家,自己做饭不方便,便找了这么一家会做饭的来。咱们住隔壁,正好沾沾光。”
沈京墨听他解释完,不禁颇感意外,毕竟她刚上山时盛流云就说过,流云寨不养闲人,没想到她竟会好心收留无儿无女的老人。
看来这位大当家也不像她自己说的那么冷血。
这顿饭沈京墨吃得很舒心,虽然鸡鸭鱼肉她还是一口没碰,但那几道青菜都做得有滋有味,她没忍住就着菜吃完了一整块馒头。
陈君迁一开始还笑着看她吃饭,吃到后头,他就皱了眉:“以往我做菜你顶多吃半个馒头就饱了。要不我明儿跟隔壁学学厨艺?”
沈京墨啃馒头的嘴一停,夹起一筷子青菜喂到他嘴里:“行啊,那我以后可有口福了。”
吃完了饭,陈君迁把碗筷一收,拉着沈京墨往院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