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一个糙县令(323)
虽说他此时已经是赵友的先锋官,但见着沈京墨却仍是当年那副不值钱的样子,憨笑着,一口一个“嫂夫人”地把她请去帐中休息,又命人送上水和热乎的饭菜后,才回去找赵友和陈君迁。
中军大帐中,三人围坐在饭桌前,却无一人动筷。
赵友将沣阳的情况详细地说了一遍,最后愁眉苦脸地对陈君迁道:“我们的士兵现在士气全无,沣阳守军却士气正盛,本来我们就打不下沣阳,现在更麻烦了。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出发前我娘子还让我立了军令状,不把她两个弟弟救出去,她跟我没完!”
他说完重重地叹了一声。
一旁的霍有财也跟着叹了一声。
陈君迁侧目瞧了瞧二人如出一辙的表情,什么也没说,拿起筷子来。
不管他们两个吃不吃饭,他可是啃了好几天的干饼子了,眼前的饭菜虽然不如第一楼的美味,但也算是可口,不吃可惜了。
两人见他闷头吃饭不说话,更愁了,尤其是赵友:“都尉,你是不是有招了?你有啥办法跟我说说,我这么大岁数娶个老婆不容易。”
他们两个在薛义手下的官职都是将军,但没有外人时,赵友偶尔也会用回几年前的称呼,尤其是有求于陈君迁的时候。
陈君迁瞥了他一眼,还是没说话,直到把肚子填饱了,才意味不明地冲他笑了笑:“明天一早,集合队伍,在军营门口等我。”
赵友和霍有财面面相觑:“硬打啊?”
陈君迁擦擦嘴,起身往外走,要回自己的营帐。
赵友实在不明白他的用意,想叫住他:“都尉!硬打不行吧!”
帐门口的陈君迁回过头来,神秘兮兮地笑了一声:“谁说我要硬打?”
*
“将军!将军!不好了!”
天方破晓,沣阳城中的独孤敬和宋钰便被手下叫醒。
“城外的叛军出营集结了!还多了一面陈字旗!”
“陈字旗?”老将独孤敬捋着自己的胡子,拧眉看向副将宋钰。
而宋钰白净如玉的脸上此刻阴云密布,从牙缝里挤出了一个名字:“陈、君、迁!”
当初就是这厮带人杀死了他的兄长!听闻他加入了薛氏之后,宋钰就一直等着有朝一日能与他交手,好亲手砍下他的头颅来,血祭兄长!
“将军,我愿出城应战!”
独孤敬看着年轻气盛的宋钰,镇定地摇了摇头:“正面相抗实非明智之举。你切莫冲动,小心上了那陈君迁的恶当。如今薛家二子在我们手上,我们只需坚守不出,以不变应万变即可。”
“将军……”
“报!”不等宋钰把话说完,门外又传来了消息,“将军!敌军向前推进,已经摆开军阵了!”
独孤敬倍感意外地皱起了眉:他听说陈君迁是个用兵的高手,像沣阳这样易守难攻的城池,强攻只会令己方损兵折将,他不该犯如此大错。
还是说,传闻有误?
独孤敬一时摸不准对手的想法,宋钰见他沉默,趁势又道:“将军,让我带人去会一会他。我们刚刚打了胜仗,将士们士气高涨,手里又有人质,他们肯定不敢乱来,正好趁此机会再消灭他们一股力量!”
宋钰说得不无道理,眼下主动权在他们手中,对方急于救主,难免乱中出错,让宋钰出城迎敌也未尝不可,就算不能解围,至少也能再挫一挫敌军的锐气、消耗他们的兵力。
一念及此,独孤敬同意了宋钰的提议,只是叮嘱他:“不要主动出击,先等等看他们的目的,就算打起来也不要恋战,我们有人质。”
宋钰大喜过望,立即领命而去。
沣阳城中此时还剩下两万守军,宋钰调了一半人马在城门口集结。
前些天刚抓了敌军的将领,宋钰的士兵一个个士气高涨,全都做好了迎敌的准备。
双方将士遥遥相望,宋钰等待着陈君迁送上门来。
然而他们这一等,就等了足足一个上午,直到日头升至头顶,晒得众军汗流浃背,陈君迁也没有发动进攻——
他的人在军营外摆了一阵军阵后,又撤回了营中。
宋钰傻了眼。
他想不明白陈君迁此举是何意,又怕他趁自己撤军时冲杀出来,杀他个措手不及,于是不放心地命众军继续等等。
这一等就又是一个时辰,陈君迁依然没有动静,就连营门都关上了。
独孤敬看不下去,亲自来到城门上,命令宋钰回城。
随后五日,陈君迁天天如此,一大早派兵集结,却从未出击过一次。
但宋钰不敢懈怠,生怕他哪次突然来真的,只要陈君迁集结,他就带人集结。
第五天集结人马时,宋钰明显发觉手下集合的速度慢了许多,因为天不亮就要起身,许多人穿铠甲时都闭着眼打哈欠,磨磨蹭蹭半天才起来。
宋钰看着看着不禁来了火气:“都给我清醒着点儿!”
铠甲挪动的碰撞声此起彼伏,有士兵不满地窃窃低语:“又打不起来,还集结什么集结,困死了……”
一连几天被陈君迁当猴耍,宋钰本就憋了一肚子火,听见属下背后议论,顿时火冒三丈:“谁说的!给我滚出来!”
无人应答。
“我再说一遍!滚出……”
“宋钰,”独孤敬从城门上探出了头,语气冷静地下令,“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