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一个糙县令(83)
“谢大人!时候不早了,我回去了。大人千万别说漏了。”
柳翠仪走后,陈君迁站在门外沉默片刻,抬手推开了自家的院门。
刚好和门后的沈京墨四目相对。
他神色一僵。
看她的表情,他心中立即便有了结论:“刚才我们说的话,你都听到了?”
她垂眸轻语:“刚刚忘了给翠仪看绣品,想追上让她瞧上一眼……不是有意要听的。”
说完,两人沉默。
半晌,陈君迁抬脚进院,将院门紧紧关上。
尴尬地相对而立,须臾,他岔开话题:“吃过饭了么?”
沈京墨摇头:“在等大人。”
“那你去屋里等着,我去把饭端来。”
陈大和陈川柏今天在山里采药,算算时间也快回来了,陈君迁给他们留了饭,端着剩下的回了东屋。
他今日带了酱肉回来,可沈京墨没什么胃口,只吃了两片便说饱了。
陈君迁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有劝她再吃点,只是留了些肉在桌上,才把剩下的送回厨房。
洗漱过后,两人吹灭蜡烛,各自上床。
今晚月色很凉,沈京墨借着月光痴痴望着漆黑的房梁,心下凄然。
前些日子有人问过她,金龙王还在不在。她分明听柳翠仪说过,金龙王是保村中风调雨顺的,可那时却没想起。
村中遭灾,她当然是无辜的。可她这样想,陈君迁这样想,与她亲近的柳翠仪这样想,但其他人呢?那些与她并不熟悉的人呢?那些被洪水冲毁了家园的人呢?
他们会信谣言的。
但她又该如何破除谣言呢?金龙王的确已经不在了。
沈京墨怔忪地凝望着眼前的黑暗,只觉得浑身的力气都失去了。
眼角滑落一行无助的泪,沈京墨抬手去擦,却听见黑暗中响起陈君迁低沉磁性的声音。
“流言的事我会解决,你别担心。”
原来他也没睡。
沈京墨转过头去看向地上那团隆起的高大身影。
不知为何,原本不安的心听到他的声音后,莫名多了几分慰藉。
第34章
辟谣(二合一) “你信我么?那就交……
翌日。
沈京墨醒时,家中只剩她一人。陈君迁去了县衙,父子俩天不亮就进山采药去了。
她食欲不振,匆匆吃过早饭,去后院照看那只捡来的鹦鹉。
刚走出东屋的门,院外便响起一阵议论。沈京墨抬眼去看,只见不及一人高的院墙外,几个村民正往她家中瞧,对上她的视线,纷纷变了脸色,低着头快步走开了。
她站在院中出了一会儿神,垂眸往后院走去。
鹦鹉的伤口已经愈合了大半,沈京墨心不在焉地逗弄了它片刻,给鸡和猪添了食,想起有几件衣服要洗,可刚把衣裳放进盆里,眼前便闪过方才那几个村民忌惮嫌恶的眼神。
她放下了木盆,打算做些别的什么。可在院里转了几圈,却发现不管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谣言这事不解决,她的心静不下来。
沈京墨独自一人思忖良久,最终还是决定去趟县里。
既然谣言是因金龙王丢失而起,那她就去找一条一模一样的鱼来。
这天下长相相同的人不好找,可一个形状的鱼还怕找不到吗?
去饮马河捞鱼她做不到,但县里有卖鱼的贩子,去找上一条相似的,远远让人瞧上一眼,谁能分得清是不是今年的那条金龙王?
打定了主意,她翻出先前买来的一顶帷帽,遮住自己的面容,又换上一身平时极少穿的桃色布裙,脚步匆匆地往永宁县赶去。
*
永宁县衙。
陈君迁刚解决了一个偷牛的案子、劝和了一对打架的小夫妻,准备起身活动活动,就听见林逸舟一路高喊着他的名字,呼哧喘气地跑了过来。
陈君迁嫌弃地看了脸色涨红的林逸舟一眼,嫌弃道:“把气喘匀了再说话。”
林逸舟猛捶自己胸口几拳,弯着腰倒了好半天的气,总算能说话了:“大人,不好了,夫人在集市上让人围住了!”
“什么?!怎么不早说!”陈君迁丢下手里的东西,拔腿往集市跑去。
“哎大人等等我啊——”林逸舟又喘了几口气,一脸苦相地追了上去。
*
永宁县的集市与县衙就隔着两条街,每逢双日,街上满都是兜售鱼、菜、粮食的小贩,从街头排到街尾,满满当当好不热闹。
陈君迁飞快赶到街头,远远便瞧见不远处一个卖鱼的摊子前围着一大群人,乱糟糟地喧嚷着。
他快步跑上前去。
人群中间,沈京墨的帷帽被人掀掉,落在带着鱼腥味的一地泥泞里,新裙子上也沾染着泥污。
她鬓边的发丝微微散乱,通红的眼里满是泪水。
她面前站着一个矮个子老妇,臂上挎着一个篮子,手里抓着一根青笋,一边对沈京墨指指点点,一边大声嚷嚷,语速之快,竟让人插不进话去。
“你这个丧门星,克死了自己全家,又来克我们永宁县!要不是你来了,龙王发怒了,我们家能让水冲走吗?!你这个扫把星,你还有什么脸面来这里啊?!”
周围的人群沉默地听着。没有人声援老妇,也没有人替沈京墨说话。
所有人都只是默默地把她围在其中,密不透风。
“我没有……”沈京墨一开口,才发现自己喉咙紧绷,竟发不出声音,只有猫儿似的颤抖的呜咽,“这件事和我没有任何关系,我家人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