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给管理官打了个电话, 解释了自己的行动, 挨了一顿骂, 而后他才回玛格丽特的邮件。
“我记得你和FBI没有关系。怎么,莱伊死了以后,你变成FBI的线人了吗”
“我知道你觉得我有所保留,觉得FBI有所保留,觉得兄长有所保留。但是波本,你也有所保留。既然都没办法做到绝对坦诚,那就不要宽以待己严于律人。”赤井回道 ,“你也察觉到组织在变动了吧,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难道要把时间浪费在相互斗争中吗”
是啊,你占了上风,你当然这么说。
这种感觉有些似曾相识。
波本想了想,想到当初玛格丽特单枪匹马直接闯进苏格兰的安全屋,叫破苏格兰和他的卧底身份,给出那份让他们产生破绽的档案并且要求他们保护宫野明美的事。
行动能力极佳,又不缺乏权力斗争的思维和聪明的才智。
他之前为什么会本能以为玛格丽特不如莱伊
这个曾经在琴酒身边隐藏下来的女人,比他之前认为的要更强大也更可怕。
而她甚至还没有一个固定的立场。
她不是 FBI,现在也不是组织的人,她是一个幽魂,真正的幽魂。
她原本的立场是莱伊,但现在莱伊死了,所以……
她可以站在FBI那边,也可以肆无忌惮说出“想要合作”这样的话。但正因为她没有任何官方背景,又从始至终都活跃在打击组织的第一线上,为此几乎付出一切——感情,亲情,社会身份,等等。
波本愤怒的同时又想,如果是玛格丽特,她应该是真心想要合作的。而她这么做,也是真的想要促成他和苏格兰,和FBI的联合。
那么,现在的问题只有一个。
不是和琴酒的关系。波本自己还在组织里卧底,和各路代号成员交往甚密。他不太关心玛格丽特和琴酒到底是什么关系,毕竟从今天的经历来看,琴酒还是那个冷漠的琴酒,情人不代表什么。如果玛格丽特能利用这种事从琴酒这里获得情报,这只说明玛格丽特够狠,能力够强。
这个女人只可能是自愿的,波本不会评价这样的行为正义与否(但他会暗自唾弃从前的莱伊“抢”了玛格丽特的情人这种行为非常没有道德)。
是和FBI的关系。
“你在展示自己能够影响FBI 。”波本给玛格丽特发信息,“但你得证明,你能指挥到什么程度。”
虽然今天没见到赤井,各种线索也证明了赤井秀一真的死了,但波本反而更确定了,赤井秀一其实还活着。
能够掌控FBI的,显然应该是赤井秀一。
让玛格丽特来做这种类似“牵线搭桥”的行为,大致是那个男人对他们之间的冲突矛盾和身份上的隔阂心知肚明 ,因此采取了更委婉的方式。
至于证据,波本现在不需要证据了。
不是不想,而是已经输了,不止一次。
而再追根究底,在这个时候就不够理智了。
组织确实在发生变动,波本能察觉到。欧洲的动荡影响到了日本本部 ,美国分部也早就撤离,前段时间又出了组织在官方机构和一些公司,社会组织中的卧底名单泄露这种事。虽然最后名单被追回,但组织的卧底网络也已经受到了打击。
朗姆的威望受到了极大打击。他迫切希望挽回自己的声望,为此变得活跃了许多 。
而朗姆是组织的二把手。
是的,组织现在还是个庞然大物,谁也不知道光明世界里有多少组织的暗子。但组织真正能用的骨架,精英代号成员,并没有那么多 。这也是波本回到日本后才隐约察觉到的。
作为行动组的琴酒负责了太多行动了。
组织是不可能要求行动组成员在行动时一切都记录在案的。组织是黑暗组织,不是什么正规机构,亡命之徒是不会允许自己被过度指挥和过度监控的。而一线行动才是最容易积攒人脉,财富的位置。
普通的杀手当然做不到,可琴酒不是普通的杀手。
而琴酒和朗姆的敌对愈演愈烈,其余代号成员似乎已经开始站队了。
BOSS却在这时一直没有露面,依然是线上联系其他成员。
能不能利用琴酒和朗姆的矛盾,给组织足够的打击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朗姆和琴酒正在争斗。
等到尘埃落定,那特工们想要做些什么就来不及了。
波本等到了玛格丽特的回复。
玛格丽特说:“FBI很快会找公安进行一个合作提案。并不是正式应对组织的提案,而是另外的行动。贸然说合作,你和我都不会放下戒心的。所以我希望通过这个提案来进一步了解彼此。”
提案
波本没有等太久。
没过两天,他就被管理官叫回去开会了。
管理官说,FBI已经联合MI6和MI5一起,准备在应对组织这件事上进行一次小型合作。
“ MI6和MI5收到了一些消息,他们投入进入组织的卧底有暴露的风险,因此他们准备让他们的卧底撤离。但他们认为,直接撤离会浪费掉资源和机会,因此决定利用这个撤离机会,去引诱组织,让组织派出足够重要的成员,之后逮捕这个成员,并且借机获得更多组织的情报。”
“……重要成员”波本迟疑道 ,“在计划执行之前,就能确定来的人是谁吗”
“是的, FBI的领队告诉我,他们有80%的把握。”管理官说,“而就算没有来,充其量也就是其他机构的卧底直接撤离,虽然没有太多收获,但也不会有损失。”
波本谨慎道 :“计划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