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玖(153)+番外
“对,对,我听说她们正招募士兵呢,不如咱们报名去?”
宋琼与阿玖从林道走出来:“各位姐姐在此做什么呢?”众人豪气道:“我们也要起义,去打仗!”宋琼与阿玖对视一笑。为首的妇人拎着衣锤,挥了挥紫红色的手道:“妹子莫要取笑,我们虽然不像那些作战作老了的见多识广,但论气力,论细心,未必输给他们!何况当今朝廷四处征战,左右都要打仗,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去博一个安稳!就是不知道玉京军肯不肯要我们这些山野村妇。”
阿玖淡笑道:“不瞒各位,我们便是玉京军中的人,诸位愿意加入,我们求之不得。”几位妇人闻言欣喜不已,回去后四处宣传,引得无数人激昂前来:“我们也要加入!”
由于参军之人里许多是身强体壮却不懂武艺的妇女,花璎便亲自教她们习武,实在不通武艺的便让医官教她们包扎用药,“女子军”一时名声大噪。经过选拔,玉京军又增数千人,均放在花璎部下。
玉京军日渐壮大,宋琼便与吴绍在青州城内合修了一所新军营。新军营尚未分男女,是以兵卒间常常互相撞见。云州兵见到穿着不合身的盔甲的女士兵努力挥舞长矛的样子,偷偷掩着嘴笑:“你们到底是女儿家,舞枪弄棒的事情不适合你们,不如还是去当厨娘或者医卒罢?”此话当然引起了不满:“笑什么!你们这些人可别瞧不起女儿家!咱们将军不是女子?主上不是女子?军师不是女子?”
花璎听见此处争执,大步流星走来:“谁说女儿家不能舞枪弄棒的?可敢与我比试!”双方士兵见状,纷纷挑衅。其中有未见识过花璎本事的被激将法一激,上前:“我来!”
二人执兵上马,电光火石间,四周围观者还未反应过来,花璎已一枪挑飞了那人的武器,又一个横扫将他击下马。
“服吗?”
“服了……”
阿玖听闻营中骚动,十分担忧。宋琼非但不担心,反而觉得这是验收训练成果的好时机,趁热打铁举办了一场切磋大会。比试下来,两边输赢近乎持平,互相不服,宋琼因道:“武艺高低与否,并非是简单的‘男女老少’之差可以一概而论的。能上战场者不一定是武功极高之人,武功极高之人也未必懂得行军打仗,无论是医卒还是炊兵,将领还是士兵,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上诛伪帝,以平天下;下伐逆贼,以救万民!”两营间从此再无纷争。
却说张堂残部逃到南水县后,打着奉命出征的幌子抢掠百姓,私占良田。加上今年收成不好,家家户户并无多少存粮,而南水县入冬后天气极度恶劣,百姓饥寒交迫,不得已背井离乡投靠青州城而来。
“报主上,大量南水县难民请求入城。”
“战火连天,他们能逃到这里已经吃了很多苦头。”宋琼闻言不假思索:“放他们进来。”巫珏听张堂残部入驻南水县,恐其利用难民入城偷取情报,直道“不好”,又道:“里面说不定混了细作。”众人附和。宋琼望向阿玖,后者沉重地点点头。但宋琼还是坚持己见,将难民放进城。
吴绍道:“进来又该如何?”
宋琼道:“开仓放粮。”众人皆不语,只有花璎上前提醒:“主上,我们的粮食并不充沛,若救济了难民,再遇到敌军突袭,恐怕不妙。”宋琼道:“先给他们,粮食我再想办法。”花璎便不再多问,照做。
接应难民后,宋琼不可避免为粮食之事犯愁。阿玖见状唤来粮官:“上一次征收粮食是什么时候?”宋琼忙叫住,道:“临时征收,恐怕百姓们有怨。我记得闻花谷有一片花田,不如除干净用来种粮食,只要能熬过今年,之后便好过得多。”阿玖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听从宋琼之言。
入冬后,营中勒紧了裤腰带。
宋琼为了与将士们同甘共苦,也不肯多吃。阿玖看着宋琼越发清癯的脸,心疼不已:“你呀,从前脸上还有点肉,现在捏着只剩骨头了。”宋琼却拿出镜子打趣:“你怎么说我,你瞧瞧自己——本来人就纤瘦,自从离了同栀郡,越发瘦得不像话了。”阿玖笑:“你嫌弃我啊?”宋琼忙摇手:“不不,我知道你都是为我操劳……玖玖,谢谢你一直陪我,只是不知这样的苦日子还会延续多久……”阿玖道:“不能共苦,何来同甘?况且,我也不觉得苦,只要和你一起,什么困难都能熬过来。现在没有任何外力能分开我们。”
二人正自温存,忽有士兵来报:“主上,外面来了许多百姓。”宋琼立马正襟危坐,面色微红:“发生何事了?”士兵道:“众人都带了米粮果蔬,似乎和救济难民有关。”
出了军营,只见许多百姓围在门前,宋琼一来,他们立即举起所带的物品,齐喊:“玉京君!我们每人少吃一口也不碍事,你们连日作战也辛苦,接济难民的事就交给我们罢!”
“是啊,自你们入城以来,待百姓们都极好,将士们不吃饱怎么上战场,望玉京君以大局为重!”
“我知道一种做法,可以把十斗米熬出两石来,保证够他们吃了!”
宋琼一时热泪盈眶:“各位……”
为了提高军中以及民间的学识,阿玖提议让宋琼在青州试行书院,与大家共读。数日下来,案几上的书越积越高,摞成了一座书山。初时宋琼十分懊恼:“我自幼不喜读书,五经中也只有《诗经》读了一些,现在肚子里空有一副想匡扶正义的心肠,却没有治国平天下的墨水。”阿玖见她桌上又多了一本《齐民要术》,想来每次宋琼都悄悄研究到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