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傲天男主为我放弃后宫(36)

作者: 镜缘一 阅读记录

季子琛下意识往后面退,不过并没有撞到预想的亭柱子,反而是厚实的触感。萧明渝面无表情扶住他的腰,气息自上喷吐下来。季子琛一惊,顿时觉得手覆之处仿若有万蚁在爬,赶忙往前拉开一点距离。

两男的这姿势也太尴尬了吧,人家女主还在一边看着呢!虽然之前搂搂抱抱很多次,但那都是在生死关头,他压根没工夫想这些。

这么想着,他又拉开了点距离。

人过之处,必留人气,持灵者不论仙魔更甚。季子琛知道修真界中有法器可以聚拢这种“气”,再据此还原现场,不过没有声音,谈话只能通过唇语推断。

这琵琶曲原理跟这个应该大差不差,不过看着操作更简单。

琵琶曲响声良久,温流年对面的石凳才浮现出一人。

此人半覆面具,面具妖冶古怪,脸上可视部分倒是露出半张细面薄唇,微微上挑,看身形应该是名男子。

按理说“气”是每个人都会散播在环境中,但修真者随着修为提升,“气”会自然而然隐藏起来。越是修为高深者,越是难复现。

这些美人舞都跳了半晌,这人才重现出来,修为可见一斑。

不过那醉汉只说看到美人水袖舞,大概是这人有意施法将自己隐身起来。而他们能看见是因为他们修仙者的身份。

目前复现场面还算正常。

季子琛往湖边大道上看,只能依稀看到一些路人,这些人没有脸,亦没有声音。或许是这城中繁华,亭中歌舞升平路人也不见怪;又或者这人使了法术将自身隐匿了。

琵琶声倏尔弹速加快,一瞬间昼夜飞速交替。亭中舞女和男子消失又复现,复现又消失。夜间水袖舞有时有,有时无。

时快时慢,场景适时变换,尽在掌握之中。他们现在这样子就好比在监控室翻记录,只是置身场景,更加生动而已。

直到某日,男子不知为何大怒。一手运劲将亭子周边的湖水飞震而起,水中伸出无数黑手,将舞女卷入湖中。

舞女表情仍是笑意浓浓,看着像是心甘情愿赴死一般。

须臾,湖心亭重归平静,男子起身离开。

场景复现有范围限制,男子在九曲石廊上漫步,快要走出法术范围时,竟回头看向他们,留下一笑,诡异至极。

这一笑却像是知道会有人复现场景看他一样,充满戏谑挑衅。

这种无脑小说季子琛已经能断定这人就是案子的始作俑者,只是为什么整这么一出歌舞,还一连几日?最后更是将舞女挥入池中,造成这么一出惨案,招人来调查呢?难道是活腻了?

第18章

江轩眉头一皱,气哄哄吐槽道:“他这是什么意思?尽管放马来查?这么嚣张真当没人能治得了他!”

这魔物修为这么高,都能预知后事,肯定是不可一世。

季子琛在心里默默笑喷:不是,江大少爷,敢情你也知道这样子欠揍啊?我还以为你的尿是哑光的呢。

觉得气又有什么用,没准气急败坏还掉进人家静心设计的陷阱。

男子不仅戴着面具,露出的那半张脸还有可能设了障眼法。就连呆过的地方都没有一丝魔气残留,反侦察能力一流。

一切似乎陷入僵局。

章玉出声:“听闻迈疆一带多年前曾涌入不少蛮族,他们的文化中有一种就是鬼面文化。通常是用木质面具绘上青红黑白四色,图案以恐怖狰狞为主,我见方才那位男子脸上的面具似乎与之有相似之处。”

众人一听,面上仿佛照上一束希望的曙光。

詹清语道:“那我们将面具绘制下来,拿去给衙门里的人认认,应该能找到线索。”随即抽出一张空白符纸,轻而易举将面具图案样式和男子的基本外貌特征详尽画出。

神形兼备,不愧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大家闺秀型女主!

图文符纸甫一交到衙役手里,再听他们的推断描述,衙役立即皱眉。

诶!有戏!

衙役道:“琉璃城中确实有许多蛮族后裔,只是兜售这种面具的店铺不说上万家,上千家总是有的。再加上许多店面有租借的习惯,同一款面具的佩戴者也是枚不胜举。”

他顿了顿,有些为难道:“这恐怕,短时间内无法查到。”

原以为的线索希望瞬间几近湮灭。

忽地,一小衙役路过,偶然瞟了这边一眼,以一种发现同流的欣喜之声,惊叹道:“这不是柳月坊时兴的面具吗?”

柳月坊!

这不是青楼的名字吗?

又是青楼,这个作者是有多喜欢看,正派修真弟子出入风月场所这种情节啊!很具有反差感,很好看吗?

这名衙役年纪尚小,身形偏瘦,双目炯炯有神。

温道尘声音温润:“愿闻其详。”

这衙役走近看清举着符纸的人后,似乎有点不大好意思说了。对着人一瞥又一瞥,心虚得要死。

举着符纸的衙役扶额道:“说吧,不扣你工资。”

哈哈哈,看来这兄弟平时没少偷摸着去秦楼楚馆这类地方流连啊。一觉惊醒同流变上司,单纯又无辜,还要分享自己的罪状,堪比大型恐怖片拍摄现场啊!

小衙役再三确认才道:“小的也不太了解……”

大衙役忍无可忍,斥道:“有屁快放!都说了不追究你了,还给老子支支吾吾!”

小衙役一听立马屁股尿流:“诶,是是是。这柳月坊乃……乃是琉璃城西南角一处依山傍月的青楼,这面具便是他们家独有的。”

听着小兄弟描述,柳月坊虽然位置较偏,食客却络绎不绝,层出不穷。不过能在城中一种众青楼中冒头,让食客不厌车马劳顿而来定是有其过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