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种田娇妻不好惹(133)
李盼儿连忙摇手:“行啦,奶奶,你老就别说这种见外的话了。”
王奶奶忙说道:“行行,我也不说了。”大恩不言谢,他们要记在心里,以后慢慢报答就是。
王奶奶赶紧又把话拉回来,问道:“对了,盼儿,那你想好做什么营生没有?”
李盼儿道:“这不正在想呢。我先尝尝这些吃食,看我能不能做出来。”说着话,她把肉包子递过去,因为有了这个正当的理由,王奶奶自然就没再说什么,就接过来吃了。她慢慢品尝之后,说道:“这包子味道还行,但比起你娘做的可差远了。若是你能把你娘的手艺学到家,做生意绝对没问题。”
李盼儿笑眼弯弯:“真的吗?王奶奶。那我就放心了。”
王奶奶笑着点点头。然后王奶奶又带着李盼儿去尝了一碗馄饨,吃完馄饨,李盼儿抢着去付钱,被王奶奶拦住了:“你一个孩子跟我出门,总不能一点吃的都不给你买吧,说出去,人家还不笑话我抠门?”
李盼儿说道:“不是的,王奶奶,我带的有钱。”
王奶奶道:“我知道你带的有,我带的也有,你放心,你奶奶我虽然不宽裕,但一碗馄饨还是请得起的。”既然对方这么说了,李盼儿也不好再说什么。
两人吃了一个肉包子一碗馄饨,也差不多饱了。后面就没再吃什么了。两人从小吃街的东头走到西头。
这一路走下去,李盼儿基本想好要卖什么了,卖凉皮吧。这条街上还没发现卖凉皮的,也不知道是没人卖还是季节没到。管他呢,就算有人卖,她也不怕。她选择卖凉皮,主要是凉皮方便卖,要用的东西也简单,而且它还好吃,老少妇孺皆宜。
做凉皮的方法她大概也知道,回去跟娘亲和姐姐一说,让她们摸索着做几次应该就可以了。
不过,做凉皮要用白面,家里的白面不多了。她就再买几斤吧,除了面粉,还有一些调料。她也要提前准备。
李盼儿去粮店买了几斤白面,又到药房去买了八角大料之类的东西。王奶奶也买了一些日常用品,两个人就这样提着东西回去了。回去的时候仍旧是搭牛车到镇上,然后再走路回村。
他们到家时,赵氏正抱着孩子站在门口张望。
一看到李盼儿,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笑着说道:“你们可算回来了。”
王奶奶笑着说道:“跟着我出去,你就放心吧。”
赵氏连忙说道:“跟着大娘出去我自然是放心的,可是放心归放心,心里仍是记挂着。”
王奶奶感慨道:“哎,当娘的都是这样。”
李盼儿进屋后,两个姐姐和赵氏都围了上来,问她这次的县城之行如何。
李盼儿笑着说道:“这次去县城,我的感想还挺多的,一会儿慢慢跟你们说。”
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男轻女奶奶(二十三)
赵氏听到这话,忍不住笑着说道:“你这孩子,还学会卖关子了。行行,你慢慢跟我们说。”
李盼儿把自己在小吃街买肉包子和吃馄饨的事复述了一遍。
赵氏说道:“你临走时我不是说了,你王奶奶家家境困难,吃饭坐车你自己掏钱就行。”
李盼儿苦笑道:“娘,我一直记得你的话,车钱和饭钱都是抢着给,可是王奶奶不干呀,她说我一个孩子跟着她进城,她要是一文钱不花,回来怕村里人笑话她抠门。”
赵氏一想也是。王七家现在是穷了,但以前可不穷,而且他们家一直都挺讲究体面的。
想到这里,赵氏只好说道:“那好吧,算是娘错怪你了。”
李盼儿接着又把自己的感想和王奶奶的评价说了出来:“娘,我跟王奶奶吃过肉包子和馄饨后,一致认为,他们都没有你做的好吃。”
赵氏听到这种夸奖,先是一脸惊讶,接着说道:“你这孩子就会说好听的,你可别哄我。”
李盼儿道:“娘,我没有说慌,不信你问问王奶奶。”
赵氏笑了笑,看样子算是信了。
李盼儿继续说道:“娘,我的想法是这样的,眼下,咱们家地少,也没有劳动力。我进山吧,也不是每回都有收获,而且还有危险;种菜呢,也是按季节的,要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就不好办。我现在就想做一个稳定的营生,本钱不能太大,太大咱们没有;要有一定的手艺,不是谁都能会的;还有啊,不能太费气力,不然咱们做不了。我想来想去,只有做吃食去县城卖了。本钱,咱们投的起,都是小本生意;手艺,咱也有,不行,咱们就在家多练练。你看怎么样?”
赵氏一脸迟疑地问道:“那你说要做啥生意?卖包子还是馄饨?”
李盼儿摇头:“不卖包子也不卖馄饨,我想卖凉皮。”
“凉皮?”赵氏不确定地问道。
李盼儿惊讶地问道:“娘,难道你没吃过凉皮?”
赵氏想了想,摇头道:“好像听说过,但没吃过,凉粉倒是吃过。”
李盼儿道:“凉皮的做法跟凉粉差不多。”
这时,赵氏疑惑地问道:“盼儿,那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盼儿突然有些语塞,这要怎么回答?这种时候,她真想把借口推到书上,可是原主根本不认得字。她想了想,只好撒慌道:“哦,我是在县城偶尔听到人提过一嘴,就记下来了。我还以为娘肯定知道呢。”
赵氏看上去倒是信了。李盼儿这才松了一口气。她想着,以后再干什么事,一定要提前想好借口。她还想知道,村子里谁认得字,她要学学认字,然后再买几本书,以后有什么事就可以推到书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