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种田娇妻不好惹(144)
李盼儿采完野果野菜,又简重新返回到河边,钓了两条鱼带回家云。陆云昭的跟班背着东西猎物和野物,陆云昭拎着鱼,四个人一起回村去。
没想到,半路上,李盼儿却碰到了王大郎和王二朗,原来二人是不放心她一个人进山,结伴来找她了。
王大郎和王二郎没有见过陆云昭,再一看他那痞里痞气的模样,顿时心生警惕,就盘问道:“你是谁?你怎么跟盼儿在一起?你们想干什么?”
李盼儿怕两人误会,赶紧跟他们解释道:“这位是陆大哥,他家是清阳县城的,以前老在我的摊子上吃凉皮,后来,还帮我打跑了一个假扮官差收钱的恶霸。正好,他这次进山打猎就碰到我了。”
王大郎和王二郎对视一眼,显然是不太相信陆云昭是好人。
陆云昭觉得这两个小子也挺有意思的,就想跟他们套近乎,问他们几岁了?念过书没有,平常喜欢什么。无奈两个人都是闷葫芦,而且对陆云昭又充满戒备,所以任凭陆云昭怎么搭话,两人始终不予理会。
就这么着,六个人别别扭扭、各怀心思地回了村。李盼儿要回家了,陆云昭只得跟她道别。
陆云昭临走时又问:“盼儿,你真的不去卖凉皮了?”
李盼儿道:“我还有别的事要忙,最近去不了,不过,我虽然不去,但我们家的摊子还在呀,而且东西是一样的。”
陆云昭无奈地一摊手,虽然东西一样,但人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当然,这话他也没有说出来。
待陆云昭一行人离开后,王大郎看着李盼儿,一副欲言又止的为难模样。
李盼儿说道:“大郎,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别这副模样。”
王大郎考虑再三,还是决定说实话:“盼儿,这个姓陆的,别看模样光鲜,可一看就不是个好东西,以后你少跟他来往。”
李盼儿笑着反问道:“大郎,你跟他又不认识,你怎么看出来他不是好东西的?”
大郎一听这话,不由得抓耳挠腮起来,最后才吞吞吐吐地说道:“他看你的眼神不对,就是那种……”
王二郎看哥哥吭哧半天想不出合适的词,赶紧补充道:“就像大黄看着骨头一样,不怀好意。”
王大郎像小鸡啄米似地连连点头:“对对,就是那种……反正不怀好意。”
李盼儿被这个比喻弄得哭笑不得。
第一百二十二章 重男轻女奶奶(三十二)
从这以后,陆云昭隔三差五地就来村子里转悠一圈。两人熟悉起来之后,李盼儿发现陆云昭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不堪,他很有善心,吃饭买东西从来没有赖账占便宜的行为,当然也可能跟他不差钱有关。而且这么久了,李盼儿也发现他调戏哪个女孩子。
李盼儿还从陆云昭那里得到了她一直都想要的识字的借口。现在机会终于来了。当她表示出想学认字以后,陆云昭比她更来兴趣,他顿时化身为先生,亲自教她。每一次,李盼儿都会给他个大惊喜,陆云昭对于这个“颇有天份”的学生十分自豪,愈发来了兴趣,他不但教李盼儿认字,还从家中拿了不少书给她。当然这一切都是悄悄进行的。赵氏不知道,李盼弟也不知道,只有王大郎知道一些。也不是李盼儿特意隐瞒之类的,主要是她现在已经十二三岁了,这年纪说小不小,说大不大,但是在古代已经注意影响了。她知道村里的人们闲来没事喜欢议论别人,尽管她不怕他们,但为了清净,她尽量还是注意些为好。
李盼儿以为自己瞒得很好就没事了,万万没想到,她们家还是引起了村民们的议论和闲言碎语。
这件事说起来有些复杂。首先,是李盼儿的爹李二顺的事。李二顺自从跟赵氏合离后,日子一直过得不顺。这一年来叶氏心里憋了一口气,要给二儿子再娶一房媳妇。她起先的目标是要娶个黄花大闺女。没想到,她把这一想法跟媒婆一说,人家媒婆噗嗤一声笑了起来,接着人家问道:“你当黄花大闺女是街上的菜呢,说买就买。别说是你儿子这样的,就是人家大小伙子也不是说娶就能娶的。”
叶氏被气得不行,就说这媒婆不行,接着又去找一个媒婆,这个媒婆也说了,像李二顺这种年纪大、又有四个孩子的男人,要想娶黄花大姑娘,就得有钱。后面的话媒婆就不说,怕说了伤叶氏的自尊。
叶氏的第一个目标就这么着没戏了。于是,她痛定思痛,决定降低一下目标,不找黄花大闺女也行,娶一个带有嫁妆的、人贤惠能干、又能生儿子的寡妇也可以。这样,媒婆觉得还有点戏,就有人给李二顺说亲了。但是女方一打听到李家的家风和情况,立即就撤退了。人家再嫁了,怎么着也得找一个家风人品好的人家吧。像李家这样的,还是算了吧。家里穷不说,还规矩死多,婆婆难缠,妯娌多,男人又懦弱愚孝,这可不是一个坑,这是几个坑,这年头,谁傻呀。
这下,村子里可炸了锅,很多人都在私底下笑话李家和李二顺。瞧瞧,这就是自作自受的下场。就他这样的,还想娶黄花大闺女,就连人家寡妇都不愿意嫁他。
李二顺还时不时地被人调侃:“哎,二顺,媒婆又跟你说亲没,这次是哪个小寡妇呀?”
李二顺嘴拙,不善言辞,每每被人挤兑得面色通红、狼狈不堪。
二儿子的婚事不顺,叶氏也倍觉面上无光。最近几个月,连门都少出了。
对于李家来说,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他们先前瞧不上的赵氏现在竟然混得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