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种田娇妻不好惹(171)

作者: 萧景林 阅读记录

李文月在后面推着轮椅引着父亲看她的鱼塘和菜园子:“爹,我在里面养了鱼,等到秋天就能吃了。到时候,咱们红烧鱼、糖醋鱼、炸小鱼换着样儿吃。夏天的时候还有荷花可以赏。还有葡萄树,过两年就能结了。到了秋天,一嘟噜嘟噜的紫葡萄,我就坐在树底下吃,吃够了为止。你再看看我的菜园子,你瞧里面的芫荽、小葱、青蒜长得多好呀。今天我让娘做给你吃好不好?你随便点菜,想吃哪样吃哪样。”

李和泰笑呵呵地说道:“爹吃什么都行,你想吃哪个菜就点哪个,你吃了好长个儿。”

米氏看了看菜园,想了想说道:“这菜园里的菜也就只有韭菜和菠菜能吃,那我就做个菠菜豆腐汤,再做个韭菜盒子吧。”

李文月道:“也不是呀,青蒜也能吃,来个青蒜炒牛肉。再用香葱和芫荽拌个凉菜。”

米氏在一旁笑着答应道:“行,你说吃什么娘就做什么,一切都依你。”

李和泰频频点头:“行行,就听你们两个的。就吃这这几样吧。”

李文月一脸满意地笑笑。

这一路逛下来,李和泰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除了李文月出生那天以外,就没见他这么高兴过。

逛了一会儿,李文月把轮椅固定下来,叫父亲在那儿晒太阳。米氏则领着海兰回去做饭了。

中午的时候,一家人就在池塘边的小石桌上吃饭。午饭就是李文月点的那几道菜:菠菜豆腐汤,清清淡淡的汤,碧绿的菜叶,洁白的豆腐,看着十分赏心悦目,吃起来也十分好吃;韭菜盒子也十分好吃。另外还有其他的小菜,一家人的胃口都挺好,李和泰破天荒地吃了第二碗饭。

吃完饭,三个人又闲聊了一会儿,米氏便推着李和泰回房午睡。同时,李文月也被撵回去午睡。米氏说她要是不好好睡觉,将来就长不高。

李文月当然知道这是真理,她回屋去睡了个美美的午觉,连梦都是美美的。

等到禁足第二个月的时候,已经是四月份了。

话说,大房二房的两家孩子,本来以为李文月肯定呆不住,禁足期间一定会出来再次闯祸,毕竟两个月都闷在屋子里,像她们这么大的孩子谁能受得了?所以这三个人一直在等待机会好捉李文月的小辫子,结果他们等呀等,人家李文月就是不出来。

时间一长,不但李文心李文洁他们觉得纳闷,就连李老夫人也觉得奇怪,于是,她就派人去看个究竟。

结果被派去的人把李文月这一个多月的表现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李老夫人。

李老夫人一边喝茶一边感慨道:“这孩子,竟然还在院子里种菜养鱼,这都是她娘教她的吧。还给老三做了个轮椅,推他出来晒太阳,这个倒是不错。难得她有这份孝心。”

老太太派人来查探情况,自然三房那边也都知道了,李和泰想了想就对米氏说道:“娘都派人来查看了,肯定是什么都知道了,不如明天你就推着我去跟她老人家请安吧。”

以前的时候,李家的三个儿媳妇每天早上都是去老太太院里请安的,后来老太太嫌烦,就不让她们来了,而且主要是对三房说的。她说三房院里仆人少忙不过来,又有一个病人要照顾,因此就不用来了。

当然这只是老太太的表面说辞,她其实是不太想见到这个三儿媳妇,人木讷不会说话,又畏畏缩缩,一副小家子气,上不得台面。看着怪难受的,还不如眼不见为净。

老太太不愿意看见米氏,米氏也害怕见到她。她本来挺好,可是一看到面容威严的婆婆,打扮得珠光宝气的又能说会道的妯娌,心里就不由得发怵。因此,除非是有什么事,否则她很少主动往前凑。就这样,三房这个院落成了全府最偏僻冷清的所在。寻常人轻易不进来。

这也是李和泰成亲后第一次前去主院给老夫人请安,毕竟,以前他想去也去不了。

今天米氏推着李和泰去上房给老夫人请安,自然引起了全府人的注意。还引起了众人的小规模围观。

李和泰调养了一个多月,又是喝灵泉又是晒太阳的,而且女儿天天在跟前陪着谈天说地的,他的心情也十分的好,这身体自然而然地就好起来了。他虽然还得坐着轮椅出来,但精气神跟以前不可同日而语,见了人也是笑呵呵的。米氏也是,面容一扫往日里那种怨妇似的苦相,看上去顺眼了许多。

下人们一边假装干活一边窃窃私语:“三老爷今儿这是怎么了?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往常可从来没出来过呀。”

“还有三夫人,今儿也不挂着苦瓜脸了,真是难得呀。”

“是呀,那椅子还能动,挺不错的哟。我听人说这是四小姐想出来的,还听说四小姐天天没事在自己家院子里养鱼种菜。”

“养鱼种菜,这肯定是三夫人教的吧,别的夫人教女儿琴棋书画,她倒女儿种田养鱼,可真好笑。”

米氏推着李和泰到了上房,通报了老太太身边的人,说他们夫妻要来请安。老太太今日正好心情也不错,就吩咐他们进来。

李老夫人一看李和泰,脸上也不由得有些诧异,笑容和煦地说道:“和泰,你这是看上去好了不少,人胖了,脸上也有血色了。”

李和泰在轮椅上微微欠身施礼:“母亲,不孝子今儿来给你请安了。母亲最近身体可好?”

李老夫人笑着答道:“还好,最近天气好,我这身体也好转不少。”

母子两人拉了几句家常,李老夫人仿佛才看到米氏这个大活人似的,说了声:“老三家的,你也别一直站在那儿,把椅子扶稳了,坐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