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种田娇妻不好惹(452)
李义一脸轻松地说道:“这有什么难的,你只需要登记百姓的户籍,管管各个村子里的治安,有纠纷去调解一下,遇到拿不准的大些的事就上报给县里就行。”
何氏看着儿子说道:“怎么什么事一到了你这里,就显得那么简单呢?”
李义道两手一摊:“本来就是很简单的事,别说是什么镇长,就是县令,就是国君,也不是一生下来什么都会的,都是一点点地学的。”
李原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接受这个任命。毕竟,他也想为自己的孩子谋条出路。
李原被任命为镇长的事一经传出,大家是议论纷纷。
有的说:“我还以为是卫大呢,毕竟他家人多,而且卫满又在县里当差。”
有的说:“你们怕是不知道吧?其实上次卫满带来的客人不是一般的人,是华国四公子。”
众人来了兴趣,不住地询问:“真的假的?哪一个是他?”
那人故意压低声音道:“当然是那个长相俊俏的少年郎。”
众人吃了一惊,他们都知道华国四公子年纪不大,但谁也没想到会是这么年纪,看上去也就十三四岁吧。
当得知当日的少年郎就是四公子后,有一些人就说道:“怪不得何氏和李原对他们那般热情,原来是早知道消息了。”
还有的说:“我看见那四公子好像很喜欢李义那小子。”
还有的说:“喜欢李义倒也罢了,还有人说他喜欢李灵呢。”
听的到人有些不太信,出声反驳道:“就李灵那弱不禁风的样子?人家可是华国的四公子,什么样的美人儿没见过,喜欢她那个身无二两肉的黄毛丫头。就李家那孩子,给人家当侍女,人家都未必愿意要。”
有人附和道:“这倒也是,那孩子身体太虚了。都十一岁了,看上去跟八、九岁孩子似的,瘦瘦巴巴的,你们看看我家闺女,跟她年纪差不多,往那站一起,得比她高半个头。”
因为李灵本人的原因,也因为两人的身份差距,两人的绯闻就没有流传开来。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很快就到了卫家房子建好的日子了。大家伙自然又跟上次一样,齐聚在卫家。
各家送来了礼物,也跟李家的大致差不多。只不过是根据交情或多或少而已。
卫满也得到了消息准备赶来,谁知,他还没来呢,就接到了两份特殊的礼物,人家主人托他送来。
这一天,卫满赶着马车,载了满满一车礼物回来。卫大和卫陈氏赶紧迎上去,当看到这么多礼物时,卫陈氏说道:“兄弟,你怎么能这么破费?”
卫满怕他们误会,赶紧解释道:“这里面不光有我的,还有别人送给你们的,还有别人送李家的。”
他接着卫大夫妻俩说了一下,这是他们公子觉得在李家白吃一顿不好意思就让他捎一份礼物给李家,后来,他一听说卫家也盖好了房子,就顺便也给他家送了一份。
卫大和卫陈氏相视一笑,原来他们家是沾了李家的光呀。
卫大先把自己那份和公子送的那份卸下来后,又叫上李原和何氏把东西给他们家送去。
两人一看到半车礼物也是一脸惊讶。
何氏看到这一桶桶白面,一大块肉,还有布匹,惊讶得话都说不利落了:“卫兄弟,我们怎么、能收公子这么重的礼物?”
卫满笑道:“这已经不重了。要是按照公子原来的意思更得吓你们一跳。”原来,陆炎本来是想送黄金和人参的,毕竟他送礼都是这种规格,结果被他老师劝住了,说你要送这么重的礼物会把人家给吓住的。最后他才听老师的,就送了这些。饶是这样,也把李家人给吓住了。
卫满劝道:“你们就收下吧,我大哥那边的也差不多。这些礼物,你们看着重,在公子那里就相当于咱们这儿的一块肉,一碗面而已。”
李家到底还是把礼物收下了。这下,李卫两家成了大伙羡慕的对象,怎么好事就总是轮到人家呢?
卫家的房子盖好以后,接着便是其他家的。大家伙一家挨一家的轮流下来。
而李原做为里长也开始了他的工作。起初他简直是无从下手,还好有儿子李义帮忙,还有女儿出谋划策,他才慢慢地摸清门道。
李原的薪水是每月五百文钱,没有品级,凡是涉及到公家花钱的地方要向县里申请,县里觉得合适才会批准下来。
李原首先申请的是要在百里土地的中间,也就是石清河的码头附近盖一处办公的地方,几间简单大方的石头房子。县里批准下来三十两银子。
第三百六十四章 田园锦绣(十五)
李原拿着这些钱,请人买材料,盖了五间房一处院子当作镇子的办公地点。接着,他又负责把辖区内的百姓给登记造册,虽然现在不用收税,但是以后肯定得收,而且登记后也方便了解情况。另外,就是把本地区适合耕种的居住的地方也登记出来,做到心里有谱。
没过多久,灵水镇又迎来一批流民和难民。他们也是拖家带口、扶老携幼而来。李原看到他们就仿佛当看到了几个月前的自己。
李原给这些流民讲了本地落户的政策,以及官府的各项补助。还帮他们划分好了房子和田地。
因为可耕种的土地有限,再加上人口不断增多,所以李原就向县里上报说,建议对后来的流民规定人均多少亩田地,以便接收更多的人。县里很快就有了批复,说以后的流民,是无论男女,每人最多可占十亩可耕地,当然不适合耕作的田地就随意了,但也不得破坏山林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