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种田娇妻不好惹(61)

作者: 萧景林 阅读记录

本来,他适应得还不错,但是李小满那几个家伙老是干扰他。一会儿笑话他男孩子收锅台,一会儿喊他出去玩。弄得李小武很不专心。有一回,就把李文儿给惹毛了。

她十分严肃地对李小满三人说道:“小武跟你们不一样,你们以后干啥都行,可是他能干的不多,你们也听到了,他只对吃感兴趣,我也只能教他这个。再说了,他要会做饭了,有口福的还不是你们吗?我告诉你们哈,谁要是再故意捣乱,我就扣谁的工钱。”

李文儿先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再加上致命的威胁,终于让这帮孩子消停了。

李青儿不由得佩服地说道:“文儿姐,还是你有办法,说真的,有时候他们三个闹腾起来,我恨不得把他们丢到河里去。”

李文儿也道:“他们这个年纪就这样,以后大些会好些。”

不管怎样,李文儿到底还是震住了这帮孩子。

他们不但不故意捣乱了,有时候还会进来帮个忙。

李小武学得有模有样。

继那条大鱼之后,李文儿几乎每天都去钓鱼,当然,为了不让自己太显眼,她有时候甚至要早起去河边。反正每隔一两日,李二柱都要进城卖鱼,卖得钱,两人依旧给李文儿,然后李文儿再硬塞给他们一半。孩子们照例要发工钱。李文儿不但用灵泉钓鱼,还会时不时地加一点到钱姥姥的药里。这段日子,李家的伙食得到明显改善,不但几个孩子气色好了许多,也窜了个子,就连钱姥姥的气色和精神头也明显好了起来。再加上有灵泉的调理,她现在已经能被人扶着下床了。

她也听从了李文儿的建议,每天出来晒晒太阳。再后来,她几乎不用人扶,自己扶着院墙慢慢走动。

钱姥姥的好转让钱氏高兴得都快哭了。天知道,这几年她有多忧心,既担心老娘的身体,又害怕时间长了丈夫有怨言。毕竟,老话说得好,久病床前无孝子,亲生儿女都如此,更何况是一个女婿。现在老母亲终于好了,她心口的那块巨石终于落下了。

而钱姥姥心里十分感念李文儿,对她简直跟亲外孙女也没什么区别了。

李家的境况也逐步好转,大家每天过得开开心心。然而,俗话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这种和谐欢乐的日子没过多久,就开始出现了杂音。

因为,李文儿的亲爹,李大柱回来了。

他一回来就听人说自己的一儿一女因为跟后妻吵嘴躲到弟弟家去了。他先是回家找白氏算帐。

白氏是什么人?她舌灿莲花,能把死人说活呀。

白氏这次表现得让人无可指摘。

李大柱一质问,她就哭着认错。说都是她不好,明明知道李文儿因为吴家退亲的事,心情不好,她还不知道体谅,还非要教训她,再加上有心人的教唆,李文儿才一气之下,跑到别人家去了。当心,这个有心人,她不用说,李大柱也明白是谁。除了自己亲弟弟还能有谁?这个李二柱怎么回事?他们两家不早就闹翻了吗?他干啥还手伸那么长管他家的事?哦对了,他也是无利不起早,听说他家那个闺女会钓鱼,光是卖鱼就不少钱。你行啊,李二柱。李大柱越想越来气。

白氏在旁边察言观色,看到自家男人动怒了,就赶紧火上浇油说:“我承认,我这人脾气坏,对哪个孩子都不会像别人的娘那样温声软气的。何况我一个当后娘的,多做多错,不做也错,不提也罢。可是你可是他们的亲爹。亲爹好好地在这儿,哪里就轮到当叔叔的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咱家苛刻孩子,或是穷得养不起了。这说出去,哪一条都不好听。二柱两口子倒是赚到了,文儿帮他们家挣钱不说,他们还捞到了好名声。”

李大柱越听越气,随即腾地一下站起来,怒声说道:“行了,你别说了,我自有道理,我去二柱家一趟。”

第五十一章 智斗极品后母(十八)

李大柱怒气冲冲地去走李二柱。也不知是谁先发现了这种端倪,不少人也跟着一起去看热闹。

众村民在李大柱身后悄声议论。

“哎,他们兄弟俩是不是又要干架了?”

“我猜是,你没看到大柱的脸色吗?”

“这次是因为啥呀?”

“还不清楚,我猜应该是因为文儿小武的事情。”

“我看也差不多。”

这帮人一边小声议论着,一边跟在李大柱身后朝李二柱家走去。

李大柱到李二柱家的时候,李二柱刚好不在家,钱氏正在院子里扶着钱姥姥走路。

钱氏一看到李大柱这脸色,就知道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不过,她假装没看到,仍然用正常的语气招呼李大柱:“他大伯回来了?屋里坐吧。”

李大柱绷着脸语气生硬地问道:“不坐了,二柱呢,叫他出来,我找他有事。”

钱氏说道:“他出门去了。

李大柱拧着眉头,问道:“啥时候回来。”

钱氏答道:“说不准。”

两人便同时沉默下来。

李大柱像一根柱子似的杵在门口,围观的人在聚集在不远处,这帮人本来是来看热闹的,一看李二柱不在家,觉得有些失望。

这时候,就有人问李二柱哪里去了。大家都一起摇头,因为谁也没看见他。

其实,李二柱是一大早就带着家里的孩子钓鱼去了。

原来,李文儿自从解锁了这项钓鱼技能,就不太想在村民的眼皮子底下钓鱼捉鱼了。于是,李二柱便一大早带着她去二里外的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