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春信(重生)(104)+番外
几个丫鬟无法,只得听话地照着她的吩咐做了。
很快她就坐上了前往武太县的马车。
*
武太县知县的府邸,沈砚坐在上首,知县朱大人正毕恭毕敬地站在他跟前回禀赈灾的事情。
朝廷派出的人中,官职最高的其实不是沈砚,是户部尚书邢大人。
只是这位邢大人从昨天一到武太县,就称身体不适,一直都躲在驿站的房间中不愿意出门。
沈砚想要与他计较,可他毕竟官职比自己高了一阶,只得任由他当甩手掌柜。
倒是工部随着他一到前来的同僚看不下去,私下里同他抱怨了几句。
“大人,那些赈灾的银两还在清点,方才有人来报,说陇北村那边的情况不容乐观,而村民都不愿意暂时搬走,这可如何是好?”
知县朱大人是个精明的人,他见这位工部侍郎生得年轻,这几天因为洪灾的事情搞得他焦头烂额,眼见朝廷派了人来,也想学户部尚书,把这事给推出去给工部。
毕竟陇北村那边的雨还没有停的意思,且那地方就在山脚下,谁知道去了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他才当上知县没几年还不想死,听说那里的村民还不愿意离开,他派去的人劝了一天都没用。
朝廷工部的大人来了,他正好把这个问题抛给工部,让他们来解决。
沈砚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他端起茶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在知县朱大人的期待下,说出的话却让不如他的意:“朱大人,你是武太县知县,自然比我清楚陇北村的情况,下午你便和我一道去陇北村吧。”
闻言朱大人的背后出了一身冷汗,他擦了擦额头的汗,这才道:“大人,不是我不愿意去,眼下赈灾的事情还有许多要我做主,若是我离开了城内,手底下的人有什么事情需要找我做主的话该如何?”
沈砚站起身,瞥了他一眼,轻描淡写道:“你方才已经说了灾银还在清点,想来一时没那么快清点完,赈灾的粥棚也已搭好,剩下的事情你手底下的人不至于办不好,还是说,你的手下连这点事都办不好?”
朱大人自然不敢说手下的人做事不行,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答应了一同前往。
等下午沈砚和朱大人一道离开之后,临近傍晚,一辆马车快速地从京城的方向驶进了武太县的城内。
第57章
马车停在了驿站门口,驿丞坐在驿站的大堂里,见有一辆陌生的马车停了下来,且这方向是从京中那边来的,怕是哪位路过歇脚的贵人,于是忙带着几个手下撑了伞出去亲自迎接。
谁料马车上下来的是两位年轻且相貌上乘的丫鬟,身上的穿戴皆不俗,一看就是出自富贵人家,二人下了马车撑开伞,把马凳放好后,不知道对着马车里的人说了什么。
没一会儿,一只白皙的柔弱无骨的手探出了马车,她那手腕上戴的两只成色极好的玉镯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当啷响声。
在纸伞的遮掩之下,手的主人才露出了半个身子。
驿丞见了那张比春日的桃花还要艳丽的脸,面上露出惊艳的神色,身边跟着的人都悄悄屏住了呼吸,就怕眼前的美貌女子是自己做的一场梦。
下了马车,沁雪把伞遮在了宋云棠的头顶,她看了一眼驿站,心中有些不满,如果不是姑爷住在这里,姑娘这辈子大约都不会踏足这种地方的。
晴雨的眼中也同样出现不满的神色,只不过眼下不是嫌弃的时候,她快速收起了眼中的不满,一手撑着伞,一手挎着包袱往驿丞那边走去。
驿丞笑着迎了上来:“不知道夫人可是要在这里歇脚?若是的话能否告知在下夫人是京中哪位大人的家眷?”
这种来这里的多半是朝廷派来赈灾的那几位官员的家眷,只是不知道哪位大人能有这样的福气。
未等晴雨回答,那边在驿站躲了一天的户部尚书邢大人正好下楼,他看见站在门口的几人,一眼就看到了穿着一身橙色衣裙的宋云棠。
他眼前一亮,走了过去:“这不是沈夫人吗,外面雨大,当心被打湿了,快些进来。”
虽然他上了年纪,但是自认风流,仗着现在的官职,在府上养了许多的姬妾,其中不乏一些才十几二十的年轻貌美的小姑娘。
那日在金銮殿上见到宋云棠之后,他就一直对其念念不忘,遗憾她现在已经嫁了人,若是没有嫁人,管她是不是宋太傅的孙女,他都有办法把人要来。
感受到了他不怀好意的目光,宋云棠想着对方的年纪都能当自己的祖父,且听说他是和沈砚一道来的,于是走了过去,故作礼貌地淡笑道:“邢大人辛苦了,一把年纪还要亲自来赈灾,陛下知道邢大人这样劳心劳力定然感动。”
她现在没时间和他客套,表面说出的话很客气,但是实则是在明晃晃地说他年纪大了。
邢大人最不喜欢的就是别人在他跟前提年纪的事情,不过念在宋云棠这张脸的份上,他倒是忍了:“陛下心系百姓,我等自然也是与陛下一样忧心百姓,沈夫人是宋太傅的孙女,自然也知道我们这些人都是替陛下分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