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春信(重生)(111)+番外
昨天姑娘不顾她们的阻拦要来这里,甚至要去陇北村那么危险的地方找姑爷,她就是知道姑娘心里是有姑爷的。
一开始姑娘迟迟没有与姑爷圆房,她还担心姑娘是不喜欢姑爷,眼下是不用担心了,姑娘和姑爷这是心里都有对方,看来老夫人担忧了的事情不会发生了。
宋云棠咬了一口皮薄肉厚的包子,听着沁雪的话,咽下去后才问:“郎君早上的时候来过?他可有说什么?”
给她倒了一杯茶,沁雪才回:“姑爷让姑娘后天再与他一道回去,就没再没说别的了。”
他这话倒是和她不谋而合,她本来就不想那么快回去,本来想今早起来的时候和他说的,奈何自己实在是太困了,没有赶上他来的时候,不过幸好他也没有要让她先回去。
唇角微微翘起,觉得吃进口中的东西都变得隔外地美味起来。
然而早饭之后没多久,她就开始觉得无趣了,坐在窗前双手托腮,看着窗外的阴天,楼下的街巷人偶尔走过个人,不时传来说话声。
“姑娘若是觉得无聊,不如咱们就出去逛逛,听说武太县曾经被前朝皇帝选做国都,即使如今遭了灾,可仍旧很是热闹。”
晴雨看出了宋云棠的无聊,忙提议。
她是武太县人,自然知道武太县哪里热闹,虽然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可是仍旧记得小时候跟着娘亲爹爹赶集的场景。
想着整天闷在客栈里也不舒服,宋云棠便没有拒绝晴雨的提议,让她们二人给自己重新梳妆,换了身海棠色的衣裳就下了楼出去。
晴雨知道她爱吃些小食,所以专门带着她往繁华的街道走去。
即使武太县附近的镇子闹了水灾,但是城内依旧和平日里没有什么两样,甚至因为有受灾的百姓涌入,城内变得比先前更加热闹。
许是才用过早饭没多久,宋云棠看着街上那些馋人的吃食,也并未全都去尝试,只挑了几样吃了几口,剩下的给沁雪二人分了。
不知不觉她走到了城南,然后看见许多人往城南的大门口走去,出于好奇,她带着人也跟着往那边走去。
以为是有什么热闹可看,没想到的只是有人在那边搭了个棚子施粥,去那边的百姓大多都是灾民。
怪不得都走往那去。
她正要往回走,却听见晴雨道:“姑娘,棚子下的人不是三姑娘吗?”
闻言她顺着晴雨的视线看去,正巧看见一身素色的宋云姝正站在棚子下,手中拿着一柄勺子往放置在她旁边的一口大锅里舀粥,她的面上带着和善的浅笑,很快就把舀起的粥倒到了一位老妪的碗中。
那老妪嘴里说着感激的话,然后在她轻声细语的几句安慰下离开。
她怎么会在这里?宋云棠皱眉。
“听说了,那位施粥的正是京中的安远侯世子夫人,这夫人不仅长得美,心还这么善良,真是难得。”
“最重要的是,这些都是太子殿下让做的,没想到殿下心系咱们百姓。”
“就是啊,京中那些达官贵人的夫人大多瞧不上咱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像她这样不嫌弃咱们的人可不多了。”
身旁又有两个灾民路过。
宋云姝素来喜欢经营自己在外人眼中的形象,她觑了一眼正站在粥棚底下笑着擦汗的堂姐,正准备离开。
哪知道宋云姝发现站在不远处的她,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热切地唤了她一声。
本来想假装没看见宋云姝的她,哪知道被对方当着众人的面叫住了。
她只得硬着头皮往那边走去。
宋云姝见她穿着一身价值不菲的衣裳,头上也簪了几副名贵的珠钗,面上没有一丝的对百姓怜悯的神色,看着就知道不是来施善的。
待人走到跟前,她无意道:“四妹妹这是来武太县游玩的?如今武太县遭了水灾,妹妹可要注意安全。”
周围的人听见她的话,都纷纷看向这位穿着绫罗绸缎的夫人,再对比这位穿着朴素的善心的世子夫人,明明是姐妹,但是天差地别,都觉得宋云棠是个养尊处优不懂百姓疾苦的主儿。
就算她生得再美,没有怜悯之心也一样是丑陋的人,不少人对着她在心里一顿评价。
宋云棠莫名其妙,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拿那样的眼神看自己,就好像她欠了他们钱一样。
第61章
从那些百姓看她不对劲的眼神中,宋云棠才后知后觉大约是宋云姝方才的话引起的。
也不知道三姐姐是故意说的,还是无意的。
她承认自己从来没有济世救人的心,也不在乎自己在外的名声,这种东西对她来说还不如今晚吃什么来得重要。
她是宋府四姑娘,祖父是当朝太傅,父亲是御史大夫,夫君年纪轻轻就是四品工部侍郎,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圆满了,被人说两句也没什么。
只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被这么多人看着,让她很不习惯,于是她用手上的团扇遮住了半张脸,带着人往宋云姝那边走去。
她有些不明白,宋云姝在安远侯府好端端的,怎么巴巴地跑来这武太县,还支起了施粥的摊子,难道就只为了博个好名声吗?
本来不想过去的,但是察觉到了百姓不善的目光,她只能磨蹭着走到了宋云姝的粥棚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