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厂时髦亲妈[九零](115)

跟着杜鹃一起过来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个老头儿,一个是个看上去很干练的中年女人。

杜娟一张口就是抱歉:“对不住啊,刚才给打电话没接,我想着这个点过来你应该在家,就直接过来了,没打扰到你吧。”之前印刷厂给楼小乔送过货,她家地址杜鹃是知道的。

楼小乔赶紧让人进门:“这么客气干嘛呢,咱们都熟了,过来坐坐,我去给你们泡茶喝。”

杜娟拉了椅子,先让年长的那个坐下了,中年女人则是自己拉了把椅子坐下。

这女人的眼睛一直都看着她,好像要把她看穿一样。

楼小乔有些不自在,不过她很快就整理好了情绪,端了茶水过来。

小帅跟亭亭正在外头玩,看家里来了客人,一个又一个的跑进来看热闹,见人是不认识的,又哒哒哒的跑了出去。

杜娟笑着让楼小乔别忙,然后说明来意。

“你这脚是怎么了?”杜娟扫了一眼楼小乔的脚、:“刚才怎么没发现。”

楼小乔扫了三人一眼,目光最后停留在杜鹃身上,笑着说:“脚受伤了,擦了点药油。”

家里弥漫着药油的味道,杜娟下意识去看楼小乔的脚。

又没打石膏,又没上绷带的,应该是小伤。

轻伤不下火线,这个程度应该还能到处蹦跶。

杜娟笑着给她介绍:“这位是我们隔壁造纸厂的厂长杨厂长,这位是他们销售部的部长陈妮,他们单位跟我们单位的兄弟单位,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这位就是楼小乔,杨厂长这位小楼您应该也听说过吧。”

还真不是杜鹃客套,杨厂长是听说过楼小乔的,他家老伴还买过楼小乔的腊肉。

后来楼小乔就不来了,老板还稀罕买少了呢。

“杨厂长您好,陈部长您好。”楼小乔不亢不卑的打了个招呼。

杨厂长对面前这个女人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一路过来听杜鹃说起过她的事,当初印刷厂的那一批货也是中间出了篓子,最后只能员工承担,好在后来纸都卖掉了,没有给员工带来太大的损失,不然到现在印刷厂都开不了工,当时还有人要去闹事。

杜娟没把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说的太清楚,只说这个女人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解决了这一批纸大概十万本的销量问题。

这个销售额,在厂子最好的时候根本不算什么,但在如今看来,简直是销售神话,她又不像大厂那样有销售渠道。

杨厂长起初还在想,是不是楼小乔背后有什么人。

不过见到本人一看,杨厂长又否认了他的想法,他的目光看向陈妮。

他自认为识人眼光一流,当年在那么多大学生里面选了陈妮,结果陈妮就是个好销售的苗子,让厂子又多活了五年,只可惜当初没听陈妮的话,没早点给厂子换血,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杨厂长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陈妮。

陈妮首先开口:“我听说你在一个月时间内,帮印刷厂销售了十万本信笺纸,这件事是真的吗?”

她纯属好奇。

这也不是什么不能讲的。

楼小乔说:“起初是去高中外面摆摊零售,后来销路不好了,卖给学校外面的那些小卖部,这个纸的质量是不错的,利润也很大,早期我卖的怎么样大家都能看得到,最早一批货就是这样铺下去的,最后的七十几箱是找了个大批发商,对方铺货,不过印刷厂如果再给我十万本,我也卖不了了,至少咱们这一片,附近几个市,市场都饱和了。

我的优势也就是价格而已,再就是高中生对纸张的需求量大,一个学校我最多摆摊两天,就不会再去了,你信不信,这一个月我把周围一百多公里内的几个市的高中都跑遍了,有几次回到家都是半夜,这样的成功也没有办法复制第二次,印刷厂不可能这个价格出给我。”

所以她不吝啬跟人分享这段经历。

但陈妮的眼睛却一点一点的亮了。

在外人看来很简单,无非是摆摊卖货,看起来再简单不过了。

但在陈妮看来,从收走这一批纸,到选址卖货,到选择卖货的地方,包括楼小乔的吃苦耐劳,这一样一样都是学问。

“你们既然过来,应该不止是对信笺纸的销售感兴趣吧。”楼小乔换了个姿势坐好,语气里面带着几分轻松和探究:“我想你们找了这么远的过来,应该不是来听我讲故事的。”

无事不登门,这几个人肯定有目的。

但至于目的是什么,她现在也琢磨不清楚。

陈妮跟杨厂长对视了一眼,最后陈妮开口说:“你好,我是新都造纸厂的销售主任陈妮,我过来是跟你谈一宗生意。”

她从随身带着的文件包里面,抽出来一份资料,递到楼小乔面前。

这是一份合作协议,和一份这批纸的基本的情况。

楼小乔接了过来,一页一页漫不经心的扫了过去,最后把方案放在了桌子上。

陈妮不免有些失望,或许是她太高看这个人了。

那一批草纸实在是棘手,别说楼小乔只有一个人,就算是他们造纸厂用了自己所有的渠道,也没有办法把这批纸销售出去,就算楼小乔有通天的本事,也不能把这种远远落后于市场的东西卖出去。

“我想问问你们跟我合作的诚意有多少?”楼小乔不看那份冷冰冰的文件,而是问面前的人:“您也看到了,我并没有什么资源,手里头的成本有限,你们这批货涉及到了上百万,尽管给我的提成很吸引人,但我手里没有那么多流动资金可以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