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小乔回去,把王凤最近的情况跟张玉娇说了。
张玉娇松了一口气。
不出去是对的,两个孩子还这么小,大的才这么一点点大,小的还在喝奶,放在别人家带她也不放心。
“我看最近能消停个一阵子,我婆婆要回娘家去。”
“你们那个舅舅的病情怎么样了?”
“肺癌,好不了的了,查出来了以后就没打算治。”张玉娇松了一口气:“好在我婆婆找不到王凤,也没提要把谁嫁过去的话。”
之前打过主意,她家两个孩子,送一个过去给傻子当闺女,以后傻子养老的事情就有着落了。
但张玉娇哪里肯,那么穷的地方,傻子脑子又是不清楚的,发起疯来连亲爹都杀,她闺女才那么一丁点大,一把就能捏死,打死她都不能让孩子去那种地方。
就着丈夫,还是就着孩子这头,张玉娇选了孩子们。
她跟王盛说了打算留家里的主意,王盛倒是松了一口气的。
两口子都出去,要是万一都没找到工作,浪费的就是四张火车票。
这个一向嘴笨的男人说:“头一年我先过去看看情况吧,你晚些过来也行,明年跟着我一起过来也可以,总之等我先在那边安定下来。”
“那你可在外头别给我惹出什么花头来,要是让我知道”
“能惹出什么花头,我手里有多少钱,有那些闲钱不如多吃一碗饭,我吃饱了撑得吗搞那些事?”
王盛一向老实,连话都说不好,能找到什么活干他自己都没底。
但他决定去试试,这是这个老实巴交的汉子能想到的唯一的出路,于是他就去了,一个人扛着个蛇皮袋,走的很坚决。
“这个病啊。”那就麻烦了。
“对了,王盛在外头找了个扛包的活,一天五十块钱,还管吃管住,我看他干的好的话,等孩子们大一点了我再去。”这就是张玉娇的计划,小闺女还太小了,得带到她稍微懂事点,至少被人欺负了还会说。
楼小乔也跟着笑了:“行,这样也稳妥,我看王盛是个老实人,不会有什么的。”
张玉娇的手一顿,就叹气:“我就是怕他太老实,在外头被人给欺负了,他这个人心好着呢,性子也软。”谁能想得到牛高马大的汉子,是个软乎脾气。
不然他娘也拿捏不到他。
两人聊了一会儿话,等张玉娇找到孩子们回到家的时候,意外的没看到婆婆发脾气。
等晚上睡觉前,沈大娘跟她说,她要回去伺候舅舅了,这段时间家里要交给她。
没有像以往那样摔摔打打,语气意外的平静。
那边拖人打电话过来说,舅舅病的很严重了,几乎不能下床,傻子好的时候还能做做饭,但大多数的时候都迷糊,大舅躺在床上已经好久没人帮他收拾过了,沈大娘想了想,就算把王凤抓回来,她一个小姑娘家家的也干不了伺候男人的活。
头一回,沈大娘给儿媳妇服了软。
家里还有生产不能丢,还有两头小猪崽子不能放手,外加两个孩子,即便是这么多事,张玉娇也觉得前所未有的轻松。
她终于也享受到没有婆婆压着的日子了。
手续一办完,家里就开始施工了。
原本偌大的菜地,最后分成了两片,一边还是菜地,一边拿来盖楼房。
因为不需要拆房子,动起工来还省了不少流程,挖地基就直接在菜地上头挖。
村里人是羡慕不已,楼小乔这才离婚多久,就开始盖新房子了,这个消息自然也传去了楼家。
上井村的人可不知道楼小乔做生意的事,跟楼毅从小玩的好的小伙也是个好吃懒做的混子,还笑嘻嘻的跟他讲:“没结婚的就是孩子,钱都该给父母管着,给父母管着就相当于给了你,我看你爹娘也是个好说话的,这种事就不能够由她们的,赶紧让她把钱都上交了上来,以后不是手机摩托随便你买?”
楼毅在外面听到这个消息,脸色一下子就变了,火急火燎的回去找楼父。
楼父刚好从地里回来,地里的玉米种了个把星期了,却连一场雨都没有碰到,眼看着地都干成啥样了,早上他才去沟渠那边放了点水,就被邻居挤兑,两个闺女都成了大老板,怎么老爷子还要种地的话,这会儿正闷头搓烟丝。
要不人家说,二十年后某某女孩子买了房子,家里最不高兴的就是兄弟呢,楼毅现在就是这种心情。
妹妹盖房子这么大的时期,竟然都没跟娘家透个气,要知道楼家住的房子也是个老式砖瓦房,二三十年前,楼父结婚的时候盖的,到楼毅手里没重盖,只是给装修了一下,家里加了个木框结构的天花板,这些年就没动过了。
许晶晶私底下念叨过好多次谁谁家里盖房子这样的话,但楼家哪有钱盖房。
看着妹妹盖房子,楼毅心里就不舒服了。
“爸,你说小妹怎么回事,盖个房子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不跟娘家人商量商量,咱们还能害她不成?”
“那你是个什么意思?”楼父从口袋里面摸出一包裁剪好的纸出来。
楼毅咬咬牙:“把大乔小乔都叫过来,家里面这个房子也要翻修了,喊她们过来想想办法。”
快过清明,上井村这边也要组织祭祖,楼父早就打算喊两个闺女回来。
要女儿出钱盖房子的话,他也不是说不出口。
当地的风俗,女儿没出嫁前的财产,都是该给父母的,所以当地生闺女多的人家多少也得了实惠,倘若女儿不能读书就更得了实惠,像楼小乔那样从十五岁就开始打工的女孩子不少,挣的钱倘若都寄回家里面,几年下来就能给娘家盖个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