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厂时髦亲妈[九零](202)

小姨脸色顿时难看起来,以前过年过节回去,她吹牛可是没有避开齐老师的。

要真算起来,这铺子确实大半都是大外甥两口子的功劳。

可人就是这样,赚了钱她就想到自己,她知道王健那人脸皮薄,还钱这种话他是开不了口的,齐老师也是个冷漠高傲的人,让她这样的开口追债,小姨觉得大概不会,她想着这笔钱拖着拖着,日子久了就没人会在意了,谁知道齐老师竟然杀上门来了。

就齐老师这架势,不像是能轻易罢休的。

“大外甥媳妇,你看这要怎么搞,这些钱不少,一时半刻我也拿不出来。”

“拿不出来就用铺子抵吧。”齐老师扫了一眼这铺子,上下两层,下面当铺面,上面住着人,面积还挺大的,不过因为在镇子上,这店铺当初买来也只花了六万块钱,这几年肯定有增值的,只是不知道现在值多少。

“那个,那个,这铺子我还在做着生意呢。”

“可以租给你们。”齐秋璇笑起来:“小姨不会是不想还了吧。”

那怎么可能,这个名声传出去,她以后还要不要做人了。

退一万步说,万一以后真要有求人的时候,谁还敢帮她了。

而且做生意的,讲究一个诚信原则,今天不还钱的名声传出去,明天上她家来要债的债主,就能把她家门堵死了。

但小姨也是有苦衷的,她跟很多做生意的一样,是个面儿光。

盖了房子吧,是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搭进去了。

后面花了三万块买了个面包车吧,那是运货要用的。

可齐秋璇没那么好商量,她一来就是要钱的架势,而且这钱借的时间确实有些久,还真不好不还钱。

小姨支支吾吾道:“我要回去跟你小姨父商量一下。”

齐秋璇看了一眼时间:“今天我就要答复,这事儿我不想等了,麻烦您快一点。”

一个小时过后,齐老师拿到了铺面的房产证。

“过户手续什么时候办呢小姨。”齐老师的态度顿时就好了。

这下,连小姨父都出来了,刚才外甥媳妇算了算利息,比他们评估的铺子的总价格都要高了不少,可她就是不同意晚一点还钱,再说了现在连本带息是九万多,一年滚出来的利息都上万,小姨父暗暗埋怨起妻子来,当初赚到了钱主动还了,就没今天这事了。

好在铺子她愿意继续租给他们。

齐秋璇算了铺子的价格,以“十五年的回报率”作为租金最为合适,再结合了附近店铺的价格,给这个铺子定下一个月500的月租金。

小姨两口子一合计,这个价格对比周围的店铺是算便宜的,而且店里的装修他们也搭进去了,不换地方,意味着这个铺子还能继续营业下去。

餐饮生意做稳定了,最怕就是挪地方。

两口子恭恭敬敬的把齐秋璇送到大门口:“周末房管局也不上班,这样吧周一咱们去过户,你看可以吗?”

齐老师抬了抬下巴:“行,就这样说好了,咱们周一见啊,对了如果铺子要卖,我会提前跟你们说的。”

小姨父急了:“刚才你可不是这样说的。”

齐秋璇:“如果,暂时我没有卖铺子的打算,如果要卖铺子,我会提前一年跟你们说,你们也有优先购买权。”

两人一走,小姨两口子就互相埋怨上了。

小姨父说:“早说了,把他们的钱还了还了,你非说没关系不用还。”

“那你有本事找你们家人借,这钱本来就是借的要还,有什么毛病,再说了你当初也没有坚持要还的。”小姨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如丧考妣,自家宅基地又不能抵给她,就只能抵铺子了:“我怎么知道,王健那么一个人,我怎么知道他能让他媳妇来讨债,真是讨债鬼,谁家亲戚能做到这么绝。”

小姨父一拍巴掌:“本来就该还人家钱的,当初要不是王健肯借钱,咱们家这个铺子也开不起来。”

小姨抹了一把脸:“我看王健也是个心黑的,说不定他自己早就想要了,只是抹不开面子开口,刚好借着他媳妇的嘴来要钱,这样对我以后亲戚都没得做!”

她自然不记得,在开米粉馆子之前,家里穷的几乎都存不下钱来。

也是这几年才赚了点钱,房子也盖了,车子也买了,虽说铺子不是他们的了,但这钱本来就是借的王健的钱

这些背后的故事,齐老师自然是不知道的,她又去了二舅舅家,把二舅舅借的钱,连本带息的要了回来,二舅也是一口气给的,可见这些亲戚都是有钱的,宁可存着在银行吃利息,也不愿意还钱。

回去这一路上,齐秋璇的心情都很好。

这钱要是放自己手里,说不定也就花了花了早没了。

没钱就不惦记,这几年她忙的连花钱的功夫都没有,虽然都是自己的钱,但齐老师有种发了财的感觉。

“齐老师,现在去哪?”

“说说,新都最有名的馆子是哪家,今天我请客。”有了钱,齐老师也能很豪气:“咱两吃顿好的。”

楼小乔也替她高兴:“行,吃顿好的。”

又问:“齐老师这钱打算怎么花呢?”

齐秋璇说:“我想去京市买房。”

女儿以后想去京市读研究生,再说了那边也是她的家,以后如果有机会,她还是想调回去。

或者,退休了回去。

以前的同学都说,有她这个本事,退休以后在京市随便带几个学生,生活费挣出来完全没问题,齐老师倒不会考虑到京市生活成本更高的问题,只是她老家在那里,家里的兄弟姐妹当初分配工作也都是选的京市,只有她自己,到了快五十岁,还是住在单位分的小套间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