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厂时髦亲妈[九零](212)

上井村的大姓是“许”,后来迁入了姓楼的这一支人,楼家虽说搬来的晚,但人家能生,连续四代人繁衍下来,竟然比上井村原本的许姓村民还多了,上一任上井村的村长姓许,这一任的村长便姓楼,如今召在一起说话的,就是楼姓的村长楼诚羽。

楼父一进村长家屋子,就被楼诚羽请到了旁边坐着,他辈分大,跟村长同辈,村长还管他叫一声三哥。

“三哥,楼毅那小子怎么没来?”

楼父没好说楼毅又去找人打牌了,只推说地里最近忙的很,楼毅累坏了在家里休息。

他扫了一眼,见今天姓楼的差不多都来了,还有几个以前出去了很久的亲戚,那都是隔了几房的人,二十几年前就招工进了城的,如今也回来了,其中一个看着面熟一些,冲楼父笑了笑,很是客气的叫了一声:“三叔公。”

孩子们太多了,楼父并不一一记得辈分,只微微点了点头,算做是打过招呼了。

有几个跟楼毅差不多年龄大小的,一进门就问楼毅去了哪里,待会儿去找他玩云云,楼父见对方脖子上挂着粗粗的大金链子,竟一时跟他小时候的样子对不上了,只能讪讪一笑,随便打了个招呼就混过去了。

也是,自八十年代以后,村里不少人都出去奔前程了,像楼小乔那样南下广东打工挣钱,都是笨一些的,有些做小个体的,早早发了大财,也在城里买了房子,如今回来的也少了。

跟楼毅同龄的那些,留在村里的不过三分之一。

想到这里,楼父心里不禁惋惜了一下,他也养了两个女儿,在外人眼里都是发了大财的,竟然混到现在这步田地,他亲兄弟昨天还数落他来着,就不该把希望都挂在闺女们身上,哪有大老爷们整天想着靠女人挣钱,早该赶着楼毅出去,总待在家里算是怎么一回事。

靠女人挣钱什么的实在是太难听了些,楼父当时心梗了一下,心说难道他错了吗?

他是不会承认自己想要靠着女人挣钱,可闺女是他自己养的,难道孝顺他不应该吗?

见他说不通,老兄弟摇摇头也走了。

楼父心里本就不痛快,今天看见楼毅那一个个发小们,竟然都是发了财的样子,他就不信找不出一个没有旁人帮衬靠着自己就能发财的。

“三叔,我说外头做生意这么挣钱,也让楼毅出去闯闯嘛,今天我回来,问过他的意思,我听他那语气好像是您不肯让他出门,您说说您,身体摆在这里,才这个年纪,也犯不着留着儿子在家养老啊。”

楼父正在喝茶,一口水差点没给呛到。

楼毅这臭小子跟人说啥,说要在家伺候他?

他扫了一眼这人,是他堂哥家的孩子,以前光着屁股蛋的时候满村跑的时候就认识了,可如今人家也穿着时髦的波鞋,开着小面包车回来的,看样子在外头是真的发财了。

旁边一人见这人还要说下去,忙止住他叫他别讲了。

三叔疼儿子那是出了名的,以前哪怕楼毅再混账,都舍不得打孩子一下,生怕打坏了似的。

也有人问候楼小乔姐妹两个的,但没人提一句让姐妹俩帮衬楼毅的话。

楼父一口气梗在喉咙里,上不去也下不来。

一阵热闹过后,总算是有人开口了,原来楼家有人通了上面的关系,得知以后要在这边建大学的消息,一得到这个消息就跟家里人通了气,比如说前些年有人出去了想回来买地盖房子的,趁着这一任村长还姓楼,这种事情就该早早的办了,有些人还没分家的,要是家里还有能力,就该趁早给分了。

要是大学城建在这边,以后不管是拆迁还是出租,都是一条好路子。

这么一看,以前觉得家里兄弟多,养老的任务轻一些的,这会儿心里也有了计较。

家里只有一个人的,以后家里铁定就是这一个人的。

家里若是兄弟多,一份匀成好几份,再大的一块饼也给分没了。

进了城的这会子也在惋惜:“也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买到地,咱们村的地也不多了吧。”

“九五年分地那次,宅基地基本上都定死了,现在还想要就得买,不行你问问三叔,村里也就三叔家人口少,以前叔公可是按照人口多的数量,给他们家留了好大一块宅基地呢。”

楼父听的心头火热,拆迁这种事,他是听人家说过的,房子都按平方米补,几万块钱盖个房,一补就是几十万。

“三叔,要不把你家的自留地那一块卖给我吧。”有人直接开口问了。

被人拉了一把,只要三叔自己没说要卖,当晚辈的怎么好开那个口。

那人悻悻的,还瞪了拉他那人一眼。

回去路上楼父就被楼诚羽叫住了。

“三哥,多话我就不想讲,今天姓楼的子孙大概都回来了,好几个都是跟楼毅差不多大小的,你也看到了,当初大家差不了多少,可现在看起来差距又有多大?”楼诚羽语重心长的说:“建大学那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等地批下来,盖好还要好几年,可批地之前还有好几年呢,我老实话跟你说,你家那房子要是不盖起来,哪怕拆迁拆到你家门口,也赔不了几个钱咯。”

这就叫财神爷上赶着送钱,但偏偏接不住这个财气。

楼父嘴巴张了张,始终没把自己的主张说出口。

可他那点小心思,楼诚羽怎么看不出来,他笑了笑又说道:“您可别把主意打到姑娘家了,这年头谁都要靠自己,你现在让她家给你出钱盖房子,那以后拆迁分的钱,是给她们还是不给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