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厂时髦亲妈[九零](232)

见一个个的都跑了出去,小李这才压低了声音说:“你胆子可真大,真不怕她”

小许:“我还真不怕,反正我也把她得罪透了,扫厕所和洗菜对于我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小李同情的看向她,还是个大学生呢,脑子怎么这么不好使。

向梅英能横着走,除了因为年纪大些,还因为有钱进当她后台啊。

就算这次把向姐整走了,钱科长都不会让小许好过的。

“你自己好自为之。”

“嗯,我知道了。”小许低着头,不知道写着什么东西,等到小李也出去了,她才抬起头。

见向梅英还没回来,小许走出了办公室,特地绕路路过了一下何局长的办公室。

里头传来了中气十足的训话声音,这一听就是何局,被训的是谁可想而知。

小许没在门口做太多停留,甚至连多余的目光都没往那边扫一下,笔直去了另一个地方。

刚才何局把向梅英带走,就让其他的人散了,张让也回了办公室。

他跟钱进不对付,也知道对方没少给他上眼药,只是没想到钱进会这么小心眼,竟然为了对付他,把心思都放在了新进来的这群小年轻身上,刚才支队长跟他说,今年新进来的这群年轻人都没分到周转房。

张让正在进行自我检讨。

他做惯了一线的工作,当领导的经验也不足,他也挺懵逼的,很快他就在心里做了判断,这次一定要化被动为主动,把钱进狠狠的踢出圈子,否则他在前头冲锋陷阵,还要随时提防着后头有人给他放暗箭。

可是他也清楚,这件事情最多也只能让钱进负个连带责任,搞不好连个记过处分都不会有。

至于向梅英,本来她就只是在办公室混个日子而已,不期待有什么仕途心,就算单位给个处分下来,对她也没任何影响,这让张让第一次感觉到了事情的棘手。

正在张让一筹莫展之时,门被人轻轻敲响。

声音太小,张让没听到。

外面的人也没什么信息似的,安静了下来。

张让一转头,看见办公室门缝底下有东西在动。

有人在塞什么东西进来!

张让立刻站了起来,飞快走到门口,等他拉开门的时候,门口已经没有人了。

对方走的很匆忙,那封信都只塞了一半,警惕心很高,张让的办公室并非在尽头处,他快速走了几步路,还是没有追上送信的人,然后他又走了回来,拆开一看才发现这是一封举报信。

信的内容也很简单,上面列举了向梅英这几年做的事情,除了采购上面吃好处收回扣以外,她甚至多次利用分房子作为契机收好处。

张让捏紧了这封信,再一次走出办公室大门。

第60章

小许听到外面的脚步声越来越远,才敢推开房门。

结果一打开这间房的门,她就被吓了一大跳,站在对面正看着她的不是张让又是谁。

亏她还以为自己很机警,随便找了个房间就躲了进去,以为这样就能瞒得过张让。

“怎么,怕她怕成这样?”张让刚想说你干了什么亏心事不成。

但想到这姑娘一惊一乍的性格,就把这句话吞肚子里去了。

小许左右看了几眼:“张局长,我考进这个单位不容易,要是不出意外,我还要在单位干很久,现在我谁都不想得罪,尤其是向姐。”

走廊里没人,张让左右看了一眼:“来我办公室说。”

小许虽然不情愿,但也只能跟着张让走。

两人进了办公室,张让顺手就把门给关上了。

听到大门“咚”的那一声响,小许觉得自己的心脏都被拍了一下。

张让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下:“你也坐,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许觉得自己站着,张让站着,这样好像更不好,别别扭扭的坐下:“张局,我还要跟她同一个部门的,你知道吗上个得罪了她的人,现在在食堂洗菜,我们部门的人已经在猜我是会去食堂洗碗,还是会去扫厕所了。”

“嗯,如果在办公室待不下去了,我可以把你调来我们部门,我们这边还需要一个记录资料的人,如果你同意的话,我会跟何局说一下,今天下午你就会接到调令了。”

小许很认真的看向张让,确定他不是说笑以后,还真是松了一口气。

“真的吗?”

“我为什么要开这种玩笑,而且一直都缺人,你不用担心得罪了她没有地方去的问题。”张让说:“只是我这里经常要加班。”

“我愿意来!”小许迫不及待的说。

听说张让这边经常加班,但即便是加班也比在办公室继续待着好,那边的氛围实在是太吓人了,她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笨,连自己什么时候得罪人都不知道。

“向姐不喜欢我,尤其是这次周转房的事情我把她得罪透了,本来留给您的那套房子,她想留着以后分给她儿子钱程的,钱程还有一年满工龄,应该可以升个副科,可没想到何局亲自跟她说,这套房子要分给您。”

“钱程进来才两年吧,就要提拔成副科?”

不怪张让疑惑,钱程的表现太一般了,就算是破格提拔,也没有三年就升副科的。

要知道很多人终其一生,也就留在副科的位子上。

像钱进那样平平无奇还能混到正科,还不满足的人,也是因为碰到了几次好的机会。

小许点了点头:“像钱程那样的,人家有他爸爸帮忙铺路,自然会顺利一些,不过咱们聊的不是这个,而是周转房的事情,在这之前向姐是看我不顺眼,可也没有到那个地步,但这件事情到您这里只是开了个头,她自己没分到房子,就说今年的周转房不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