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宅基地还在。
哪怕父母不在了,当初分给张明远的宅基地,也不会随着他农村人的身份消失就消失。
除非他家没后人了,房子也塌了,这块地才会收归集体。
并且这会儿宅基地的管理并不严格,早些年张明远重新盖房子,去办《土地使用证》的时候,人家只认人不认户口,哪怕张明远的户口迁走了,手续照样能办,早几年宅基地管控不严格的时候,城里人还能来乡下买地盖房呢。
张明达支吾着说:“这事儿确实是我们帮你们办了,当时村里说先签有奖励,一户奖了五万块钱呢!”
当然,当时这两户就分成了张明达跟他大儿子张治做户主,奖励也是给他二人的。
至于他们家内部要怎么分,现在还没谈到这个。
张明远不赞同的说:“就算这样,你们好歹也要打个电话跟我们说一声,哪能说代表就代表了,拆迁办的人办事也要按照章程来,没有我们的授权书,这个签字就不能生效,而且这么大的事情,你们怎么能不商量一下就替我们决定呢?”
所以,爱咋咋,反正他不认。
当天晚上张明远就在自家屋子里住下来了,也给儿子打了电话。
以前说二楼不让他们住,结果二楼也都被他们霸占了,刘菊花气的连夜叫人把东西搬出去。
她跟于淑芬两人关系素来不慕,当天晚上就大干一场。
张让接到电话的时候,人都是晕晕的,本来他妈还说打算一个人回去,这是打算自己回去干仗的吧!
而这时候,楼小乔刚拿到造纸厂给的一笔分红,看着账户上面多出来的数字。
美滋滋。
造纸厂的抽纸生意已经做到了全省铺货,原本厂里的销售都下到地市去铺货去了,厂里现在光一个月的销售额就破了百万,还有持续增长的趋势。
抽纸是做成功了,把货铺到了全省各大超市,连乡镇上大一点的超市都有他们的影子,接下来是要把货卖去外省。
本省铺渠道相对容易,但对于去外省来说比较难,首先地方上都会保护本省的企业。
楼小乔给他们建议,也不用就近铺货,而是要找一些本省产能不够生产这种纸巾的地方去试试,于是厂里又成立了市场部,专门做市场调研,为的就是要把市场打开,现在已经启动到第二个省份铺货了。
这个时候楼小乔不得不泼他们一点冷水:“我觉得厂里的业务还是太广了,你们应该把一些传统的产品线给裁剪掉,精简出赚钱的部门出来,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
别看厂里现在蒸蒸日上,危机也不少,厂里永远不缺乏想搞事情的人。
造纸厂那边每年会给她一部分分红,是抽纸产线的。
不多,但可以让人躺平了。
楼小乔刚出学校大门,就看见门口摆了个夜市摊子,她刚好也饿了,想到孩子们还在家里等她,于是走到马路对面过去看了一眼,见是卖麻辣烫和炸货的,顿时就没了兴趣。
亭亭很喜欢吃这个,每次看到了就要吃,但她觉得不干净,油炸的那口锅都不知道多久没换油了。
正准备过马路回去时,不小心跟一个女人撞了个正着,楼小乔随口道歉:“抱歉。”
女人手边牵着个七八岁的男孩子,也没撞到她哪里,便也没做计较,两人正好想和平分开,身边的男人不耐烦的咧咧:“走路走路,看着路走,怎么搞的要跑来这种地方。”
“那孩子不是说想吃点东西吗?”
“吃吃吃,这种地方有什么好吃的,家里是没把他喂饱吗?”男人不耐烦的道。
真没素质,楼小乔一般会看几眼这人,不管这人长什么样,在她心里就是个猪猡了,但一抬起头就看到一张熟悉的脸,这男人的脸不知道在哪里见过一样,可叫她想一时之间也想不起来,她还在纠结呢,就被人群给冲散了。
那男人似乎也注意到了她,顿时就不说话了。
楼小乔买了个西瓜拎回了家里。
“有西瓜吃,小锦出来吃西瓜。”小帅冲着外面喊了一声。
小锦还在浴室洗澡,听到这话急的不行,一边穿衣服一边往外头冲,冲到浴室门口,差点一头撞在门框上。
孩子们顿时就笑了,尤其是亭亭笑的眼睛都要眯起来。
楼小乔进厨房拿刀,把西瓜分成两半,让小帅兄妹三个带着西瓜去找汤大姐,把瓜给她送一半去。
这个西瓜太大了,一个也吃不完,碰到汤大姐买西瓜的日子,她也给他们送一半。
小帅抱着装西瓜的盆子,一下楼刚好碰到了从外头回来的汤大姐,她也想着给楼小乔分一半呢,见到几个孩子送西瓜过来,便一手接过了,然后跟他们说:“回去跟你妈妈说,明天就不用买了,奶奶这里有一半,明儿分一半给你们。”
孩子们应下。
到晚上了,楼小乔并不让他们吃太多,也怕张让吃多了发胖,一个西瓜十多斤呢,分一半她都嫌多,两家一分就刚刚好。
楼小乔在楼上待着,还能听到孩子们跟汤大姐唠嗑的声音,这些孩子比大人还能唠。
她嘴角微微勾起,脑海中却不由自主的浮现出另一张面孔出来,让她一时之间惊讶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今天晚上看到的那个男的,她怎么说越想越眼熟,然后突然她就想明白这人是谁了。
这不是那天晚上跟露露在一起的那男的吗?
这人,难不成是个惯三啊!
第75章
那头,张明远跟刘菊花在老家住下,当天就找到拆迁办的人,要求重新签订《拆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