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说直到十八岁的。
以前读大学的少,大学的学费也便宜,一般人家养孩子就是养到十八岁。
可现在不一样了,像卷烟厂职工子弟,除非成绩差的不行,这几年都是要读个大学。
厂长说:“单位给你负责学费跟基本生活费,直到你大学毕业,你们有没有意见?”
环视一圈,大家都沉默着,明显没什么意见。
厂长那句话说的对,但凡今天出现人员伤亡,这里肯定有人帽子都顶不住,这孩子的功劳不小,再加上他家里这种情况,厂里的经费充足,不过是学费而已,对这么大个厂子来说不算什么。
见大家都没意见,厂长让人把这件事情记录下来。
毕竟这孩子长成人还有好多年,到后面他肯定都退休了。
“那现在怎么办?”厂长说:“我的建议吧,中层干部,退休干部优先,一周一轮,先自愿原则,谁觉得方便谁自己申请,咱们不强制啊,不用给我装样子表姿态,他要是实在没有去处,就去我家里。”
刘菊花说:“先轮我家吧,我家孩子多,也住的下,家里有我在家又不上班,做饭的时候多煮一把米就是了,不像有些同志家里双职工都上班的,确实也不方便,他只要乐意住,以后都住我家里都行。”
便也有家里双职工的,确实也松一口气,不是谁家都有时间带孩子的。
但也有人跟刘菊花一样热心的,表示后头也可以住他们家里,就比如说江美慧,她家虽然也是双职工,但孩子也大了,现在都读到大学,不需要大人带着。
她也说:“虽说刘姐没上班,但你家孩子也多,你一个人带这么多个,怎么带的来,不如去我家,我们家虽然是双职工,但家里杂事没你家多,这孩子也不闹腾人,我拾掇拾掇出一间房来,我要是没时间就安排他吃食堂,我看这孩子懂事也好带。”
有了这两人带头,其他干部也纷纷表示要把孩子接过去自家,有几个党员干部表现的更是明显,恨不得拉着这孩子走了。
大家也想的明白,这种事情不积极,思想有问题,这可是小英雄。
而且就一个孩子而已,能吃多少能花用多少,再说了他现在也大了,不需要大人怎么带,住上一周而已,又不是招待贵客,家里做饭就多煮一把米,家里吃食堂就多花用一两张票,饭票那谁家没有的,花的都不是自己家的钱。
厂长也松了一口气,这么多人,一人家里轮一周,半年也过去了。
他跟刘菊花说:“那就先轮你家吧,这孩子跟你家孩子熟悉一些,这件事情过去,他肯定也是吓坏了的,这几天你在家里也好好安抚安抚他。”
由于刘菊花第一个表态,她第一个认领了王志杰回去。
这里好多人王志杰也不熟,他认得的也就一个厂长,一个刘菊花和江美慧,其他人家里他也不是很想住,小孩子嘛这里住住那里住住总换地方也不太好,不过一想到可以在刘菊花家里住上一周时间,他的心情顿时就好了些。
厂里还说要给他颁发奖状呢!
刘菊花拉着他的小手,高高兴兴的说:“回头咱们去菜市场买只鸡,庆祝一下,待会儿小帅他们回来了,没准多高兴呢,你也不要不自在,晚上你就跟小锦小帅他们睡一屋,待会儿奶奶回去了给你单独铺个小床。”
平常小帅跟小锦都睡张让的床,但那两个小东西就够闹腾的了。
王志杰小声说:“我睡地上也行。”
刘菊花笑眯眯的:“也不麻烦的,你叔叔自己就有个小床。”
张让突然发现,他没地方睡了。
几人顺道去了趟菜市场,买了一只鸡,又另外买了点别的菜,刘菊花显得最高兴,晚上就准备炖鸡吃了。
今天一天折腾到了这个点,她本来想去银行存定期的都没顾得上,等回到家以后,又去忙吃的了,吃晚饭的时候看电视新闻,银行又又又宣布降息。
刘菊花心口有些闷:“怎么又降息?”
她这心里哦,贼巴拉不舒服。
几个孩子完全感受不到奶奶的伤心,他们不仅吃鸡吃的很开心,听说王志杰能在这里过夜以后,兴奋的几乎都要跳起来。
他们聊他们的,大人们聊大人们的。
张让问:“你还是打算存定期?”
去年的五年利息还有六个点,今年就只有五个点了。
家里那一百多万,光存定期利息都有五六万一年,放在当下是一笔了不得的收入。
刘菊花叹气:“也怪不得别人,前几天我就该去存的。”
她对六个点的利息心心念念,还以为现在经济形势好转了些,利息应该也会更高,谁知道会降息啊。
这一降息,一年利息损失一万块,她又要犹豫到底要不要存个五年了。
五年,五年以后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呢。
几人吃完了饭,刘菊花说心口疼,于是回屋里躺着去了。
楼小乔带着本书进屋,背书去了。
厨房里头,张明远父子两个在说存款的事。
张让是没想到,这笔钱会成为父母的烦恼,想想没钱时候的老妈,那会儿多开心啊,现在为了点钱,整天跟耗子打洞一样,光银行都跑了好几回,他倒是也想拥有这样幸福的烦恼,可惜他没有。
张明远说:“你妈妈让我问你们,要不给你买个小汽车?”
儿子大学的时候就学了开车,但后面一直都没买车,倒是见过他几次开单位的公车,只可惜那是公家的,私人用途很少能开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