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厂时髦亲妈[九零](381)

是的,在他研究了一个多小时以后,总算是把洗衣机的功能搞定。

搞定了洗衣服这件事,但后面的事情也让王健很抓马,他发现家里离开了齐老师是真不行,没过几天家里就乱七八糟的像狗窝,洗完了的衣服没人洗,吃过的饭盆没人洗,他吃完饭以后放在冷水水龙头下面冲,结果猪油给冻起来了,他忍着恶心用丝瓜瓤子擦,越擦冻的越厉害。

对于男人来说,他们需要的不仅是个老婆。

还需要一个可以包揽家务,能赚钱能带娃,抗住压力不发脾气的保姆......

嗯,找保姆都不带这样全方位服务的。

所以王健刚起了的要签下来离婚协议的心思,又弱弱的退却了。

现在不是齐老师离不开他,是他不能离开这个妻子。

傻子才会离婚!

连王郁琦都知道了,不是妈妈离不开爸爸,是爸爸离不开妈妈。

王健还想让女儿劝齐老师,王郁琦拒绝了。

“妈妈做这样的决定,肯定有她自己的考量,她有决定她自己的人生的权利。”作为女儿,王郁琦更能体谅母亲,她拒绝了:“不管妈妈选择继续跟你在一起,还是要离婚,我都尊重她的决定。”

王健被气的要死,本来打算不回来过年的,但还是回到了下井村老家过年。

王郁琦母女一回去,就收获了一个乱七八糟的家。

齐老师还在修养,不能做家务,王郁琦收拾了一天,才把爸爸留下的烂摊子给搞清楚了。

楼小乔在接到了七八个编辑打来的电话以后,终于是忍不住了,去南江拜访了齐老师。

“这本书,您还想出吗?”楼小乔问。

比起以前来,齐老师更想出这本书,出院以后她明里暗里也收到了不少威胁,但更多的是支持的声音:“出啊,为什么不出,这本书是我的心血,我一定会出的,我想借着这股子力,离开南江。”

楼小乔已经猜到了,齐老师不止是在南江有了名气,在全国都小有名气。

齐老师想调回京市多年,之前不走是有调动困难的原因,也有家庭原因,早几年王郁琦还在准备高考,父母分居对孩子不好,再说了有她看着,对孩子的学习也好些。

这几天母女两个也深入探讨过这个问题,王郁琦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她支持也理解了母亲的决定。

齐老师说:“这几天我想了很多事,也怕这本书不能出版了,不管怎么样,只要有出版社愿意出,我都没有意见,既然之前的教育出版社说没有问题,就赶紧出吧,他们也联系过我了,说你那边没松口。”

楼小乔清了清嗓子:“我是想问问你的意见,如果你没有意见,我们就先印刷两万册。”

销售出货的事情,楼小乔找了造纸厂的几个销售帮忙联系,他们有自己的渠道,厂里也不拦着他们赚外快,不过是两万本而已,交给了印刷厂那边负责。

跟楼小乔接洽的是杜娟,这个单子并不小,印刷厂找了几个人专门做排版,赶在了过年前定下版本,然后就是印刷。

安排好这些,就已经是过年了。

今年是在卷烟厂宿舍那边过的年,楼小乔狠狠的睡了几天懒觉,啥也没做纯放空。

大年三十就是吃,正月初一也是吃,初二开始去拜年了。

张让家里这边没什么亲戚在这,初一那天张明远就打电话回去,给家里的几个兄弟拜了年,然后刘菊花也带着一群孩子,这家走走那家走走,后来楼小乔才发现,像他们这种没有亲戚在这边的家庭也很多,喜欢热闹的话,大家就凑在一起互相拜年,并不在人家家里吃饭,也不拎东西,上人家里吃点点心喝个茶,就算是走亲戚了。

这种活动楼小乔参加过几次以后,就不想再参加了。

倒是刘菊花乐此不疲,初二就被人拉去打麻将,她也没什么瘾,更喜欢打斗地主,如果是被人叫去打牌,能在人家家里打一整天,于是楼小乔跟张让两口子做饭。

他俩做饭就比较敷衍了,楼小乔会抓只土鸡炖个鸡汤,切点腊肠炒炒,再炒几个青菜就算完事。

初三开始,开始去楼小乔家亲戚们家里拜年,先是楼父楼母那里,新女婿第一年回去,买了一堆东西,然后吃了一顿饭,到下午就走,顺便把大姨和舅舅们走了,并不留饭,喝点茶就走。

楼大姨现在乖乖的闭上了她的嘴,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犀利的,但看着张让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她是有点怨念的。

这么好的女婿,怎么就让楼小乔给截胡了呢?

要是以前,她肯定要阴阳怪气一番的。

但现在对上楼小乔的眼睛:“大姨,怎么了?”

楼大姨自己家就一堆烦心事,烦的要命:“没事。”

初四早上去了小姨家,中午留了一顿饭,对于这样的“区别对待”,楼小姨表示很高兴,楼小乔跟他们家亲近,这是好事情,她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小乔以后混的好,肯定对她的子女也好。

再说了楼小姨也不是没有自己愁的地方,前段时间儿子结婚,她都把注意点集中在儿子身上去了,等她发现女儿身边有个追求者的时候,人都傻掉了,她去问了女儿,徐媛媛大大方方的承认,这人正在追她呢。

但再问更多的,连她自己都不知道。

徐媛媛懂事晚,正当年的时候也没什么谈过,后来忙起家里的生意来,就更没功夫谈恋爱了。

“我就想让张让帮个忙,看看这个小伙子是干嘛的,他要查是不是也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