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手机我今天夺嫡成功了吗(71)

作者: 孜然咩 阅读记录

小夏子的话没有说完,嘴里猝不及防地被塞了一包药粉,呛得他咳嗽起来。

薛瑾安将包药粉的纸捏成团重新塞回了探子的手里,正是探子的软筋散。

之前薛瑾安就注意到探子的动作,倒不是知道探子提议的让小夏子失去力气就是指用软筋散,其实如果没有寿全提出的更一劳永逸的方法的话,薛瑾安说不定会点头同意他的提议,可惜那只是如果。

薛瑾安会找他要药,只是觉得一直维持这个姿势太累了,等会断对方筋脉的时候,还得防范他挣扎,就想着能不能喂点什么东西让小夏子暂时老实下来,至于为什么找探子要……因为小说里,探子身上总是藏着不少东西。

事实证明,小说诚不欺机。

东西入嘴,小夏子下意识咽了咽喉咙,反应过来之后,作为细作的本能让他立刻就想把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然而已经晚了,有一部分药粉早在嘴里化开。

药效发作的很快,浑身的力气都被抽走,首当其冲的舌头在口腔里快要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但他还在坚强地试图说些什么,然而薛瑾安一个字也没有识别出来。

寿全对薛瑾安提议道,“主子,既然他已经没有了反抗的力气,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我们吧,不要脏了您的手。”

他说完眼神看向旁边的两人。

“是啊。”福禄自然也跟着点头。

然后两人的眼神齐齐看向了唯一沉默的某位探子。

探子:“……”

为了融入集体,探子默默地也跟着点头附和,“是啊。”

“好,小万子,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福禄欣慰地拍了拍他的手,这回是寿全跟着点头,“很好,我们很看好你。”

探子:“……”突然有一种上当受骗了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算了,小夏子落在自己手里也好,反正他被喂了软筋散跑不了,也不着急处理,先赶紧回去问问陛下该怎么办再说。探子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他道,“我知道了,他就交给我吧。”

薛瑾安再次看了看时间,还等着充电看直播,点头同意了。

离开前想了想对小夏子说道,“我今天行程已满,你有事就预约明天吧,我给你定午时之后的时间,我没有安排,你可以来找我。”

小夏子泪流满面地目送他进房间的背影:“……”我怕是等不到明天了。

可恶,因为一口吃得翻了车,他死不瞑目啊!

第34章

薛瑾安说自己行程很满, 倒也不算错,虽然他出门只去了怡和宫这一个地方,但是却获得了1个G的信息数据, 可以说非常充实了。

然后健康软件就给他后台弹出消息, 告诉他今日步数两万八, 排名第一。

薛瑾安:这文字看起来好疲惫。

明明电量还有三分之一可以造作, 薛瑾安充完电却只想安静地躺在床上,如同下班回家的打工人只想躺着什么也不干,面对日历弹出的行程提醒,看着时间说,“等到申时一刻再做。”

然后申时一刻过了约等一息,又说:“到申时半, 等到那时候一定……”

反正就是要凑一个整点,少一秒都不行,如果不幸多出了几分钟,那就凑下一个整点, 一直错过一直下次一定……直到实在拖不下去的时候。

工作如此, 健身如此, 就连睡觉也是如此,只要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就逃不过被拖延的命运,这似乎是全人类群体中广泛流传的的症状, 就算是成为了修仙者也无法摆脱——看死宅就知道了。

人类有句俗话叫学坏容易学好难,躺在床上打开直播软件的薛瑾安想,他一个手机器灵会偷懒拖延,怎么想都是机奴的错。

薛瑾安生出一些名为惆怅的情绪来,找到本地缓存里的录播视频点开。

视频是从大臣们进入听政殿开始的, 此时还没有到正式上朝的时辰,大臣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交头接耳,氛围看起来颇为松散。卯时正的晨钟悠长回荡,像是被敲响的上课铃声,朝臣们迅速归位。

之前被叫进皇帝寝宫看“打卡撒花按爪”六字的内阁首辅、三法司衙门、六部尚书等大人们也快步走出来站到自己的位置上,所有人都整理衣冠拿好笏板低头噤声,整个听政殿的氛围立刻就肃穆起来。

“皇上驾到——”随着李鹤春一声尖利的唱词,满殿朝臣叩首三呼万岁,一身玄色龙袍头戴十二旒帝冕的皇帝龙行虎步而来,甩袖而坐,“众卿家,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臣,有本奏。”两道声音交叠在一起,都察院两位御史大人齐齐越众而出。

都察院是大启的最高检察机关,职责便是监察百官,谁家纳了小妾谁家二世祖出门吃饭不给钱,只要是和当官的有关的,不管是多么鸡毛蒜皮的小事,有事没事就写一本折子递上去,就仿佛部门有什么参人的指标一样。不过平常出面的都是小御史,今天这两位话事人出来了,这事情小不了。

上书房刺杀的事情才发生,薛瑾安早便猜到早朝肯定会热闹,容贵妃和贞妃这两个处在漩涡中心的人,包括他们身后的世家必然是要挨一顿参的,就是不知道重点会偏向哪个了。

果不其然,两位御史大夫一前一后地站出来,右都御史参贞妃,左都御史参容贵妃,可谓是分工明确。两人的文本内容从风格到遣词造句都相差无几,一看就知道是一个模板出来的。

【端水大师X2】

薛瑾安弹幕刚发完,端水的场面就被打破了。

这边老态龙钟的右都御史上完了折子就一脸“今日KPI完成可以撤了”的表情,皮肤黑黑才至中年的左都御史却张口继续延长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