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可爱值爆表[快穿](316)+番外

即使白头海雕现在受到保护,从人类那里获得‘食物’,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人类垃圾桶能够找到食物,同样能够找到毒药。

许多添加剂对人类无害,对动物而言却是致命的。

稍有不慎,DDT造成的悲剧就会卷土重来。

白头海雕作为鹰科猛禽,经历过那么多年繁衍进化,肯定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找到更加适合的生存方式。

经过云云老师耐心教导和鼓励,哥哥和姐姐经过多次尝试、晒毛、再尝试、再晒毛……

某天中午,姐姐先完成第一次狩猎,爪子擒住鲑鱼的腹部。

鲑鱼用力摆动尾巴,试图从鹰爪挣脱。

但白头海雕脚趾根部的凸起和肉垫,能够紧紧‘锁’住光滑的鱼,让它无法挣脱。

看到姐姐紧紧擒住鱼,高高飞向天空,喻以筠确信:海雕是天生的狩猎者!

所以,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在自然界获得立足之地。

即使不从人类那里得到食物,白头海雕肯定绝对能找到新的机会。

“叽叽?”

“叽叽!”

正在晒毛的哥哥,看到姐姐抓到鲑鱼,感觉天都塌了。

海雕天生看不得同类吃独食,如果换成其他海雕,现在肯定冲过去抢夺。

出生至今的朝夕相处,已经彻底改掉哥哥‘抢食’的坏毛病。

他小时候因为抢食太多,天天被渡鸦啄脑袋,导致现在头羽稀稀拉拉的。

小小年纪,秃得特别成熟。

此刻,哥哥看到妹妹成功抓到鱼,脑袋瓜只有一个想法:

我也要抓鲑鱼!

抓两条!

羽毛刚晒干,哥哥就迫不及待出发,贯彻家族特有的内卷风格。

又经过两次尝试,哥哥也抓到鲑鱼,扯着嗓子跟妹妹炫耀。

雌鹰不甘示弱,即使肚子不饿,依然跳进水里抓鱼。

两只海雕battle似的,你一条我一条,撑得旁边渡鸦游隼和小胖啾,靠在一起打嗝。

“唧唧。”别抓了。

“唧唧……”我真的一口也吃不下了……

小肥啾教会哥哥姐姐抓鲑鱼,自己心安理得开始寄生。

每天张嘴就有鱼鱼吃,把自己喂得差点飞不起来。

等到鲑鱼季结束,他带着哥哥姐姐飞离河岸。

沿途遇到的人们,瞧见三只圆润的小海雕,已经见怪不怪了。

甚至还有滤镜八百层厚的网上饲养员,赞美小肥啾是聪明的鸟儿。

提前把自己喂得这么胖,冬天呆在阿拉斯加就不怕冷啦!

阿拉斯加州位于美国西北端,部分区域位于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冬季气温偏低。

水面结冰后,鱼群往往会呆在温暖的深水区,大大增加海鸟的狩猎难度。

野生动物应对极端天气,都有自己的方式。

栖息在阿拉斯加州的白头海雕不属于候鸟,只要有足够的食物就不会迁徙。

而他们的南方亲戚,吃完鲑鱼就会飞走,迁徙到美国南部和墨西哥,躲避寒冷。

清楚白头海雕习性的动物专家,认为小肥啾狩猎能力很强,且身体拥有足够的脂肪御寒,应该不会选择向南方迁徙。

按照自然规律,他应该像同类那样,转移到海岸边不结冰的水域。跟亚成年海雕群抱团取暖,共同应对寒冷。

哪知道,阿拉斯加的第一场雪还没降落,就有网友拍到圆嘟嘟的小肥啾驮着渡鸦,飞出海雕群的栖息地。

专家的猜测,至少猜对了一半,小肥啾确实没有选择南迁。

他竟然在如此寒冷的冬天,展开翅膀一路向北,朝着加拿大飞去!

要知道,加拿大比美国更接近北极圈,国境内地广人稀,大部分区域会出现极夜现象。

白头海雕不属于夜行性鸟类,即使加拿大境内也有同类,但特意飞到加拿大过冬的小海雕,怎么说呢……

49年入国军?

网友们并不知道,喻以筠目标并不是加拿大。

之所以一路冲向加拿大,纯纯因为——

“嘎嘎?”鸦鸦,你确定往这边飞吗?

“嘎?”你说啥?

初次启动的鸦鸦导航,磨合程度不够,引路效率太低了。

鲑鱼季结束,喻以筠把最后两条鱼分别送给隼隼和爹爹妈咪,然后跟哥哥姐姐告别,原本打算独自启程。

如今小肥啾羽翼已丰,可以长时间飞行。

世界那么大,他想去鬼混~

启程到一半,喻以筠意识到严肃的问题。

我……不认路啊。

该怎么办呢?

喻以筠认识的海雕,都是阿拉斯加本地鸟,没有迁徙习惯。

隼隼已经适应城市环境,即使冬季也能够找到食物,因此不会长途迁徙。

就算游隼决定迁徙,喻以筠也跟不上它。

两只鸟同时起飞,隼隼已经飞到巴西了,小肥啾才到夏威夷。

思来想去,喻以筠向原本就有迁徙习惯,每年会飞到美国南部过冬的渡鸦,发出旅游邀请。

渡鸦感动极了~

阅尽千鸟,宝宝最爱的果然是我!

两只鸟一拍即合,高高兴兴上路了。

由于小肥啾体型庞大,迁徙的渡鸦群体都不愿意带他一起飞,两只鸟便决定单独上路。

飞着飞着,喻以筠感觉温度没有升高,反而还降低了。

“嘎嘎?”宝宝?

“嘎嘎嘎?”你确定要带我去过冬吗?

鸦鸦总算意识到不对劲,发出灵魂质问。

“嘎?”你说啥?

“嘎嘎,嘎嘎嘎!”继续往前飞,我懂啦!

喻以筠擅自曲解鸦鸦的意思,展开翅膀加速飞行,升上高空俯瞰下方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