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同人)我在综武侠世界当姐姐(308)
王羲之这个名字, 在岁月的长河从不间断的冲刷下,仍然历久弥新。
“羲之墨池”和“入木三分”描述的都是他练字的刻苦,这样一个书法天赋绝佳的人在练字一途都要花费如此多的心力,更何况天赋远不如他的人呢?
知道自己会在古代世界长长久久的生活下去, 难得遇上这么适合练字的生活环境, 月月决定自己必须得把握住。
此时距离蔡伦革新造纸技术,推动纸张普及不过两百多年, 便是世家手中的书籍数量也十分有限,更别说书法家亲自撰写的书法教程了。
王家所藏的《笔论》一书,王羲之想要从父亲王旷王处借阅,都是下跪请求才被应允的。
月月想要借到《笔论》自然不可能,但是其他从石碑拓下来的经文、书法,她因为嫁入王家,倒是比寻常人多了许多阅览的机会。
*
搁置尼山书院的邀请函两个月后,主仆二人谈及的谢夫人突然登门造访。
一笔写不出两个“王”,谢夫人全名谢道韫,是王羲之之子王凝之的夫人,王凝之和祝英月的夫君王与之是同辈,她和月月算起来也是妯娌。
谢道韫出身与琅琊王氏齐名的陈郡谢氏。
她年幼之时参加家庭聚会,她的叔父谢安指着外面的大雪考校一众孩子,问他们白雪和什么相似。谢道韫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拔得头筹,后被传出“咏絮之才”的美名。①
嫁入王家的人对外都可称一句王夫人,家族内部为了方便区分,多连其本姓称呼,比如谢道韫就会被称为谢夫人。
“英月妹妹可真是难请,尼山书院送了三封帖子相邀,你次次都婉拒。”谢道韫自幼习武,行走间衣袂生风,传话小厮同传刚到,她人便已来到月月面前。
谢道韫因为欣赏月月制香的本事,一年之中总会造访月月一两次,论起来谢道韫还是月月比较熟悉的同辈妯娌。
月月听了她的调侃,轻轻一笑:“我一个孀居女子跑去尼山书院给一群男学生上课,毕竟于理不合。”
若是她月月一人,自然是偌大江湖就没有她不能去的地方。
但是她还用着祝英月的身份,就不得不顾忌祝英月本人的想法,以及她的众多亲人。
所谓限制,是这个时代的限制,是对祝英月的限制,而不是对月月的限制。
月月自己是自由的,她会选择十年如一日地就留在这座宅院,除了因为祝英月的愿望,还有就是她在江湖上漂泊许久,想找个不费心神的地方好好歇歇。
只有待在这个世界的时候,她才能体会到坐在窗前发一天的呆,也不会对自己的懈怠产生愧疚情绪是一种怎样快乐的体验。
说白了,她的话都是借口,主要是她自己不想去。
带学生?
不巧上个世界月月为了尽移花宫宫主传承移花宫武学的义务,不得不收下一名学生。
这名学生的母亲说起来月月也认识,她就是当年月月从江玉郎手中救下的慕容山庄九姑娘慕容九。
后来慕容九经过一系列的治疗恢复了神智,并嫁给她在外流浪期间结识的一位江湖侠士,继承了慕容山庄庄主之位。
由于修习明玉功条件苛刻,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修习,月月费了许多时光才找到这么一个符合条件的徒弟。
诚然这孩子天赋异禀、天资聪颖,但是月月在教她习武期间仍由衷地感到痛苦。
她是真心实意地佩服所有愿意以教师作为终生职业的人,并且坦然承认自己不在此列。
“你是去教人知识,行正正经经的事,旁人有什么资格乱嚼舌根?”谢道韫听月月此言,柳眉一竖,并不赞同。
“我还是觉得不可。”月月拒绝。
“有我在你前面,你怕什么?”谢道韫傲然道。
她于一年前接受尼山书院邀请担任客座教席,教授学子诗文,是真真正正地女夫子。
月月推辞道:“我毕竟是王家妇……”
上虞祝氏虽然勉强列入世家之名,但和陈郡谢氏之间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听到“王家妇”三个字,谢道韫自然想起丈夫王凝之,她的脸色瞬间黑沉了许多,但她还是在认真劝说月月,想给自己在尼山书院找个伴:“我去做客座教席,王氏家主也是极为认可的,这对于王谢两家的名声亦是好事。你不用担心王家阻拦,我今日来此之前,已提前问过你的婆母。”
月月其实没怎么见过她的婆母,自她来到这个世界后,她就搬入了这座宅院,还日日为王与之抄经祈福(顺便练字),王与之的母亲自然对月月这个幼子的儿媳十分满意。
而且月月三拒尼山书院,足以证明她的心性,她这个做婆母的还有什么要求呢?
谢道韫三两句话就将王家这层阻碍消弭于无形,令月月无法以此为借口。
“我没教过别人,也不知道能教给他们什么。”月月开始从自身找问题。
谢道韫笑道:“谁都不是天生就会当老师的,都是一点一点摸索的。英月的制香之能远在他们之上,指甲缝漏出来一些,都能令他们受用不尽了。”
时人热衷香道,不论是谈玄、念佛、讲经、习字、品茶有爱燃香助兴,甚至还会举办专门的香席,用以品香。
月月名下的寻香阁就在这种环境下拔擢而出,成为最受追捧的香药铺子。
世家大族举办宴会,若是没有点上寻香阁的香,是会遭到参会众人笑话的。
寻香阁是月月的私人铺面,王家对她这些年来具体赚了多少钱并不知晓,但是粗粗计算也能猜到她早已赚得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