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武侠同人)我在综武侠世界当姐姐(312)

作者: 阿不不知道 阅读记录

她自己没得选,所以她更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有选择权。

祝英月被王家选中时,祝英台生着大病,正怀着祝英民的滕氏强忍身体不适日夜照顾女儿,等她稍微缓过神来,长女和王与之的亲事都已没了转圜的余地。

滕氏一遍遍向祝英月确认可有人强迫她答应这场婚事,心疼母亲、从一开始就对这次议亲十分配合的祝英月自然回答没有。

这世道对女子的限制远多于男子,滕氏对此虽然不满,但以她从小到大都待在后院的见识,她也不知道能为女儿提供怎样的帮助。

她能做的不过是在祝英台一心想要去尼山书院求学时,努力劝说祝公远答应。

因为月月当初是自己选择为王与之守寡的,尊重她决定的滕氏现在自然也不会去劝说她改变心意。但这并不影响她努力为女儿和两个弟弟加强感情联系,让他们多念着点月月这个姐姐,待她年老后能成为她的依靠。

正在喝汤的祝英民听到滕氏这般说,忙忙下碗问道:“六姐要去尼山书院教书?谁陪她去?”

因为他才十四岁,是祝家最小的一个,根本就没人特意想起要和他说月月要去尼山书院授课一事。更没人告诉他,祝英齐准备送月月前去。

“六姐、八哥、九姐都去尼山书院,我也要去!”祝英民立刻争取外出的机会。

他刚得了小黄马,满心满眼都惦记着要骑着它跑一跑。正瞅着没有外出跑马的机会,机会就突然出现在他的眼前,他是万万不肯错过的。

“胡闹!”祝公远把筷子往桌上一拍,“该读的书你都读完了吗,就想着往外跑。”

祝英民眼睛一转,忙跑到祝公远身后为他捶背:“爹,四书五经我跟着先生念得差不多了,他都说没什么可教我的了。我本想着请您帮忙为我请一位水平更高的先生,现在一想,不如我直接跟着六姐、八哥他们一起去尼山书院,和九姐一样在那里跟着周士章老先生读书。”

祝公远听了直吹胡子:“你哪里是想去读书,我看你就是想跟着你哥哥姐姐出去玩!你怎么不想想你也跟着出去,我和你娘两个人在家里多凄凉!”

“那你给我请一位学问更高的先生,我就不去了。”祝英民捶背的手一停,向祝公远提出要求。

祝公远心里一阵恼怒,他若是能请到学问更高的西席先生,祝英台也不至于非要去尼山书院求学。

可他现在毕竟不是祝家家主,祝家原本的资源他卖出一张老脸或许有人理会,但是王家倾斜过来的资源却是只会给到流着王家血液的祝英和身上。

他暗中扯了扯滕氏的衣袖,并道:“夫人,你看这该如何是好?”

“英民既然想去尼山书院读书,那就去吧,”滕氏不理会祝公远的小动作,“反正有你哥哥姐姐看着,我也放心。”

“尼山书院要求学子得到十六岁之后才能去,英民才十四岁。”祝公远轻咳一声提醒。

滕氏却道:“我怎么听英台说,和她一同上课的同学就有个年纪只有十五岁的?”

她仔细回忆了一下祝英台信中提到的人名:“就是那个谢家的谢玄!”

滕氏看向月月道:“他是你的妯娌谢道韫的亲弟弟,他是陪着他姐姐同去的。”

祝英民听到“谢玄”两个字,立刻双眼发光:“娘,你说的谢玄,就是那个谢玄吗?”

滕氏不懂小儿子在打什么哑谜,只道:“什么这个那个谢玄,谢家不是只有一个谢玄吗?就是那个被称作谢家宝树的谢玄。①”

--------------------

作者有话要说:

注:

①谢家宝树: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唐·王勃·《滕王阁序》

晋朝谢安曾问子侄:“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别的子侄都不能回答。只有谢玄回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有出息的后代像馥郁的芝兰和亭亭的玉树一样,既高洁又辉煌,长在自己家中能使门楣光辉。

————

感谢在2023-01-31 23:55:07~2023-02-01 23:58:4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叶子菌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73章 祝家女化蝶飞5

祝英民一听谢玄也在尼山书院求学, 登时坚定了要去尼山书院的决心。

祝公远连祝英台为了求学女扮男装住在尼山书院都能答应,又岂能做到坚决不允正儿八经的男儿郎祝英民前去?

四对一的结果,自然是祝公远败退。

祝英民心愿达成, 脸上的笑容遮都遮不住,直说要骑着他的特勒骠一起去尼山书院。

祝公远见他这副模样,登时绷着脸行使父亲的权利, 好好教育他一番,说了一番诸如:提醒他在外求学不可贪玩,要勤加学习之类的话。

*

待滕氏为两个儿子收拾好行囊,月月便领着两个弟弟一同前往尼山书院。

到了会稽附近,祝家的队伍正好与同样刚到此地的谢家队伍汇合。

谢家队伍中有两个主子,一个自然是邀月月一同前往尼山书院授课的谢道韫,另一个正是祝英民心心念念的“谢家宝树”谢玄。

谢玄今年十六岁,身姿挺拔、容颜清俊,尽显世家风骨。

祝英民一见到他,哪里还关心兄姐在做什么,只顾粘在他周围。

谢玄作为谢家这一代最出众的小辈, 从小到大身边就没有少过围着他讨好的人。

对于这些人, 他向来应对得宜,既不会惹人不快, 也不会让人轻易占了便宜,觉得可以借谢家的势行自己的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