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快餐店[美食](167)
羡慕斜对面一人作战的多宝大佬。多宝大佬已吃完,拿上手机云台,拆下打光灯放进包里,拎上打包盒子,仍旧身轻如燕。
在众人的目光中推开玻璃门,跨下台阶,又被外面众人的手机举着连拍,毫不影响多宝轻快的步伐。
陈佳乐和盛雨晴这些自习室的小伙伴们轮到的算是第三批吧,中间等的时间里,嘴里一直嘀嘀咕咕背着专业课,但一直这么下去不行啊,等待的时间太焦心。一次还好,背背专业课时间就过去了,天天这样受不了。
看这架势,以后是要天天这么多人了。
关键就算赶来排队,也不保证一定能排上啊。排不上怎么配合沈老师发的那条微博。
沈老师比他们更焦急,因为他今天没叫到外卖,他整天除了出试卷,研究高数相关的题型,根本没时间去关注奇迹快餐店直播间人数或短视频,按照往常的速度已经抢不到了。
为了不和同学们失约,他立马出门打车。出租车上的沉前程焦急地看着前方红灯,有如当初考试交卷前一分钟的紧张。 “师傅,您帮我开快一点。”
“好嘞,保证您安全的情况下最快速度。”
盛雨晴点的尖椒酿肉,卤鸭腿,麻酱大拉皮,酸辣土豆丝。被陈佳乐拉着,“要不再打包一份晚上吃吧,晚上我们就不过来排队了。反正这么冷的天气,菜也不会坏。”
好主意,盛雨晴又打包了一份。这回可以把腐乳烧肉打包上了。
轮到陈易,失业两年,一年前开始做美食吃播,十五万粉丝,小有成绩,已经很满足。华市本市人,赚的钱够吃喝就行。并且觉得越做越有意思,打算长久做下去。
这种生存还没有迫在眉睫的,对视频质量还是有一定要求的。只去自己感觉有意思的店。奇迹快餐店为啥让他感觉有意思呢,不是因为直播间那么多人,也不是因为网上大家都说好吃,而是因为名字中的“奇迹”两字。
终于不是唐氏,李记,张记了。
陈易胃口不大,他自己本身就走精致风,拍的吃播也不是以吃的量取胜,而是实打实的味道。味道不过关,拍了也会删掉。 “阿姨,给我来份腐乳烧肉,麻酱大拉皮,尖椒酿肉油球塞肉各一个,还有白斩鸡,酸辣土豆丝,凉拌海带丝。卤鸭腿和六个虎皮鸡爪打包。谢谢。”
陈易是店里举着手机的人里点的最少的。高脚桌那儿没有空位了,只能站着先等,四人座可以和人拼桌,但陈易不想影响人家的用餐体验。他就先把小酥肉和炸地瓜拿了。
眼睛扫一圈就知道高脚桌边哪个人快吃完了,紧紧盯着那一个空位,再找一个备份。也就三四分钟的功夫,座位就空出来了。
架上手机支架,打上灯光,不急不慢按照自己构想的视频风格来。
陈易吃饭慢,细嚼慢咽,“腐乳烧肉的颜色看上去调色盘都很难调出来、哎,不知道味道怎么样?”然后,他咀嚼的状态停了两秒,接着换大拉皮,也就吸溜三条,白斩鸡蘸了一块来吃,“朋友们,有被惊艳到哦。”
接下去,在他形容大拉皮的口味时,舌头在不停分泌口水,“不行了,我今天的脑袋里都没办法正常思考了,我先把大拉皮吃完吧。”
这可能是他话说的最少,食物吃的最多的一期。结束后擦擦嘴巴,“明天再来。”
一个中午,朱莉进去做菜,齐豫代替她的位置,朱莉出来盛饭,齐豫和王琴一起打扫桌椅,刘敏秀与朱春华轮换着盛菜和收银,脑子里全是几加几的数字。
最开始被朱莉劝退的一些顾客,逛了一圈后接着回来排队,也有不回来排队的,螺蛳粉过桥米线吃上了。螺蛳粉店家外卖生意做的多,不愁没生意。虽然也对奇迹快餐店嫉妒吧,但螺蛳粉毕竟算小吃,和快餐不算同一类,不存在多大竞争。
吃多了饭总有想吃螺蛳粉的时候,要是同样卖饭的,那一定是选味道好的一家。螺蛳粉店老板对他的手艺也很有自信,毕竟是自己老家的特色。
过桥米线店老板也不太愁,吃多了饭,总有想吃过桥米线的一天。这几天生意就比以前多些,一个饭店多一倍的翻桌率他也是赚了的。
过桥米线店与螺蛳粉店老板对奇迹快餐店没意见,已打算什么时候有空过来尝尝。大家都做吃食,饭点最忙,过来吃这个愿意还真不容易实现。
最愁的是红烧肉面店老板和猪脚饭店老板,红烧肉面只要家里愿意烧,都能烧出来的,他们店倒是一如既往的生意不好。猪脚饭店老板损失最大,已在想出路。
这条街的倒数第二家,门面不大,二十平方最多,招牌已做出——刘记炒饭。还在装修中,没开始营业。老板已不打算营业,装修也到此为止,及时止损。
这样装修到一半的小店面在万里小区,明珠小区外不是头一家,近几年都是这个趋势。稀里糊涂听信谁的话,以为开店能赚大钱,就盘下一家店面,盘下后,从装修开始才发现一系列想法落地不了,再找下一位来接这家店,用同样的话语先骗进下一位来,好减轻点自己投入的损失。
上班能够被人轻易取代的人,开的店同样能被人轻易取代,还要承担赔钱的风险。
沉前程下车,立马排进队伍里。不能失信于同学们,这是他唯一的信念。尽管此时已经一点。
前面坚持的,多是举着手机拍的,他们今天是要拿素材回去的,去别家吃就失去了今天来的意义。但说实话也不多,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么大的毅力的,在外面拍段视频,证明自己来过,或者就拍个人山人海,里面坐着吃的人,就有一点流量了。